材料为王吧 关注:4,990贴子:66,060

第二百二十九章 没有人是可以轻松打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3.01.02
18:46
兄弟,加油续写啊! 黄元明 +2.00 交易成功
2013.01.01
09:13
看书 李洪 +1.00
交易成功

2013.01.01
23:13
加油,今天才发现。虽不多但是以后会在给的 郑洋 +1.00
交易成功

2012.12.31
20:52
我也是屌丝,用我哥余额意思一下 陈琦 +2.00
交易成功

2012.12.31
感谢吧友的赞助。
12月31日到1月3日,整整四天,就是这个数字。

一个星期三更,让2D我严重超支了。别扯蛋,以后一个星期一更吧。大家都是惯性看书了,有的是书看。正好剔除一些骂人的吧友,能等一个星期的,才是真正的书友。如果以后开新书绝不用这个名字,好像不太有吸引力,也不是借此书攒人气,决不会通知别人新书名的。
在网吧里数着时间写作,我可受不了,还激情呢,能写出来都了不起了。好多九零后的哥们象是大脑发育不全似的,说话都不利落。八零后的也吓人,挺大个人玩伪3D游戏至于那么兴奋嘛?CF那是个什么玩意儿,84年有的主观视觉游戏,现在还玩的欢。还组织这个枪队那个战队的,关键是用的着狂呼乱叫嘛。
网吧挺乱,以上感言纯属个人放屁,匆怪罪本小子。
希望您能给与些许赞助。 淘宝支付宝:736544121@qq.com
袁德利和张晓丽吧友再看一下帐目


1楼2013-01-03 09:25回复

    杜晓庆抱着胳膊,站在东芝公司展示厅的录像放映台前。他反复看着东芝录制的节目,画面上是五轴数控机床车着各种精密零件的片断。
    录像放映台前有两部播放机,另一部播放着,一把日本军刀的刀刃上,有一个移动的陀螺的画面。杜晓庆看都不看第二眼。那是什么?0.01毫米的轨道上,运行着0.005动平衡点的陀螺。吸引科技盲的眼球可以,想让我们超精密加工组多看一眼,都是给你面子。知道吗?你那都是10微米和5微米的关系!我关心的是纳米级别。不是资料上说老美在平面抛光上达到了1纳米的水平吗?怎么没有看到?整个世博会就属东芝展出了点东西。
    杜晓庆在精密组一直是最低调最踏实的,他比谁都关心精密加工方面的信息。不过,商情部的人不太喜欢他,因为他总喜欢反复认证别人得到的情报,他那双怀疑的眼睛,让人看了不舒服。
    郭所长在临行前,把全实验大楼人数最宠大的精密加工组分成了两部分。主体部分不变,又选出了一些骨干,组成了一个超精密组。让一直表现优异的杜晓庆领导。
    杜晓庆叹了口气: “不过如此------都没有亮绝活。”
    他旁边的助手邓刚轻声说:“郭所长派我们来时不就说过,让我们散心来的吗?他也不是很关心的样子。”
    杜晓庆淡笑了一下,说:“郭所长是郭所长,我们是我们。你不是也笑话过他用数控机床雕了一朵檀木玫瑰吗?”
    “我只是说别把高科技当成儿戏------哈哈,郭所长的实际操作能力都比不上------新来的技术员!哈哈!”
    “对了,新来的那帮小子跑哪去了?”
    “让赵坤领着去看机器人。全是液压和励磁有刷电动机控制的机器,没什么看头。”
    此次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示了由日本、美国、瑞典等国机器人公司研制的十几种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大部分是蓝领机器人,有能够爬楼梯的机器人、清扫机器人、机械零部件分类机器人、甲板除锈机器人,还有排险机器人。
    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和日本研制的两足步行机器人成了本届世博会焦点。各国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兴奋地观看机器人的表演,赞叹不已。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上帝创造人类,两条腿是最美妙的杰作。因为两条腿不但要支撑全身的重量,而且还要保证身体的平衡。”


    2楼2013-01-03 09:26
    回复

      一个多世纪来,全世界的机械学专家们把攻克两条腿的机器作为机械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最高目标,研制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机器人成了人类的梦想。
      更为独特的是,还有一位用钢琴演奏古典音乐及其它乐曲的音乐机器人,“她”还能现场即兴谱曲并实时演奏。由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设计的Wasubot,和NHK交响乐团共同演奏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迷倒大批观众。
      赵坤等三个人正在观看机器人的现场表演和部份录相。过了一会儿,赵坤对着自己的伙伴郭梦煜和金昊愤愤不平地说:“他们就这些?全是程序控制下的系统行为!连三维激光定位技术都没有,动平衡处理能力低下!还人工智能,骗鬼呢!”
      郭梦煜和金昊一起白了他一眼。
      金昊说:“不是你要来看的嘛!从它们的运行动作看,它们的传动效果还没有我们设计的好,我怀疑关键是它们的控制芯片没有我们的好。”
      郭梦煜补充到:“有道理。也就是日本那个Wasubot执行程序能力强一点,其它机器人的控制芯片-----处理信息的能力太差了,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停滞现象,还得技术员重新输入命令,明显是芯片主频低嘛!------早知道,我们应该也整一个两足机械人来展示------
      赵坤想了想说:“没有办法,我们精力有限,光忙活自动化生产线去了------只是为CR85CPU生产线上设计的的十七个机器人,我们若大的一个组,两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了。我们是放了假,可还有许多同事忙着手提计算机的生产线呢。”
      郭梦煜叹了口气,说:“是啊,还有第三代三星手机芯片生产线、液晶显示器生产线还有扩建VCD生产线,真够他们忙的。”
      金昊眼尖,看到远处的组长村晓庆向他们这里走来了。金昊说:“要不我们一起鼓动组长,回去后,我们也设计一个,单独弄个展示会,好不好?”
      还没有等赵坤说话,郭梦煜泼了盆冷水。“我看不太可能,郭所长临行前开过会,要我们以解决生产任务为重,以技术积累为重,如果真花力气和资金搞这个华而不实的两足机械人,恐怕会被否定。至少现在不是时候。”
      赵坤点点头说:“小郭的话有道理。相关的技术积累,那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就够用了,两足机器人,无非就是再多加个动平衡程序运算,不是大难题。我们这次来是以参观东芝的自动化生产线为主,看来回去后,还会是以设计自动化生产线为主的。”


      3楼2013-01-03 09:26
      回复


        五月份,日本东芝又拿出了两项产品。
        第一个就是号称世界上最便捷的手提式计算机。
        它净重6.8公斤,显示器外形为165,面积为十英寸大小,分辨率为640200TN液晶,内存是256KB3.5寸软盘驱动式启动,DOS操作系统,它的长是37CM宽是28CM高是6CM
        在手提计算机的旁边,东芝还别有用心的把IBM四月份发布的手提计算机的数据列了出来,还按一比一的比例设计了模型。无耻的写着,“向伟大的IBM致敬。”
        无数日本计算机迷,络绎不绝地来到了东芝的计算机产品展示厅。
        虽然它没有硬盘,没有内置电池。但是,美国IBM不是也没有嘛?我们日本的产品的所有数据不是全面击败了美国的嘛!什么IBMINTELDW联盟之争,我看是美国和我们日本之争!
        噢,我们日本人的手提计算机,是世界上最好的!无数日本青年男女,为此欢呼。
        尤其是东芝宣布七月份正式发售后,日本计算机迷们做雀跃状,立刻有近万份预订单交到东芝的手里。
        东芝相关的技术员们,集体来到展示厅,不停地向预订的游客们鞠躬致谢,所有的技术员们,无一不是热泪盈眶。三年多的辛辛苦苦终于有了回报,日本人民的认可和预订就是最好最好的奖赏!
        “谢谢你们,我们还会努力的!加油!加油啊!”
        技术员们集体左手插腰,右手高举,大声高呼。
        那一刻,化成了大幅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条。
        加油啊,日本。
        成为了此时的主旋律。无数计算机迷们被这种摧人泪下的励志精神感动地号啕大哭。


        4楼2013-01-03 09:26
        回复

          只有那几个一看穿着就知道是中国人的家伙,围着看了一会展示的手提计算机台,神情怪异地离开了。
          哈哈,东芝负责人忍俊不禁。嫉妒吧?高科技,你们可不行。不过他们那个VCD还真不错,索尼和松下那帮家伙都在干些什么!对,我们也要到美国香港欧洲去预订销售,你们的饥饿销售法效果不错,故意造成供应紧张啊。

          他还真高估了华粤的销售部门,哪里能发明出什么饥饿销售法!真是供应紧张。
          无数零配件从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向香港运来,组装,运走,再组装再运走,人停机器不停,一切先紧着日本人民的需求!
          深圳的钱老大更是忙得要死,前期的厂房刚建好,从大陆订制的十几条生产线刚调整好,立刻就同时开工。幸好有CD碟的生产经验,有一帮子老员工们帮衬着,要不然得急死他。原料他不愁,要多少有多少。母碟他不愁,一直在源源不断的送来。他愁得是技术工人太少,要不然他还能上几条生产线!

          东芝展出的第二样东西,是1M的内存。严格地说是1024KB的内存。这意味着什么?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每平方厘米的集成度达到40万个元件了。
          在上海的郭所长知道这个消息后一楞,85年就有1M的内存了?他努力回忆了一下前世,但什么也没有想出来。这时奥尔森来电话了。
          “郭,我听说IBM决定用日本的内存了,你有什么打算?”
          “日本达到了1M,这让我没有想到,放心奥尔森,给我两个月,我会无限量供应1M内存的,还有少量的2M。”
          “嗯,你决定放开我们的技术啦?如果他们不在乎成本,我们也不在乎。
          现在构架进展的怎么样?”
          “好极了!我现在被你送来的CR85CPU迷住了。太好了,真没有想到内置一个小小的4KB静态内存,竟能对整体性能提高这么大!才两千条常用指令,两千条常用数据,一下子就使整体能力提高了百分之十一------我整个构架都在为你的CPU服务!”


          5楼2013-01-03 09:26
          回复

            “他们在忙些什么?”
            “他们正在精简指令集和集成度上和我们拼命呢。太有意思了,如果没有我们,他们的路子似乎是对的!哈哈!”
            郭总把手机离自己耳朵远了一点,这个老东西笑起来声音震人。
            “对了郭,你送来的那些东西太好了,整合在一起也不算太费劲儿。光驱和液晶显示器,真是好东西。”
            郭总跳过光驱,问道:“黑白液晶显示器也好用?”
            奥尔森惊异地说:“难道你不知道?我手下的CAD技术人员爱死了它!它是完全平面的,没有一点类似于CRT显示屏的弧形影响,再加上它的灰度表现力足够用了。对了,你让我找到CRT技术人员,我已经派往DW实验室里。”
            可以这样?郭总前世真不知道可以这样用。
            奥尔森可没有时间和郭总交流了,他说:“好了,只要你能供货及时,打败他们不是问题。这可是生死之战。”

            在东京的集成电路组沉不住气了。围观完东芝的1M内存后,他们一改悠然的参观态度,匆匆回到香港。现在大陆的设备生产能力与日俱进,基本设备的生产毫无困难,至于关键设备,我们自己搞定。原先的帝都材料所也发来了传真,说是还要联合生产。
            身在上海的郭所长立刻同意,并发出的两个月内看到2M内存的指示。2M意味着每平方厘米有五十万元件的集成度!
            天啊,这还让不让人松口气了。又开始回到起点,研发吧,没有人能一劳永逸。

            这些是后话,还是让我们回到郭逸铭刚到上海的时间点吧。


            6楼2013-01-03 09:26
            回复

              (说来也怪,别人升级那是张口就来,到他这儿还得一步步发展,让人看了心里郁闷,有吧友说,屁,就你一步步来吧,让人看了憋屈,一点也不爽,还要赞助!我们要的是一出产品,全世界跑着抢购,举世震惊!坚决不给赞助,我宁可多买一碗拉面倒了,也不给,这是原则问题!
              这是废话,不计入七千字内。)
              至于有没有有关部门看出可以深挖掘,顺便弄出六N以至七N级别的,那就不是他郭总操心的。那么高的成本,他可是够不上的,也用不到的。当然,如果有人突发奇想,航天器材哪里还顾得上成本问题啊,那该郭总什么事儿?郭总就想挣钱。再说他现在心情也不算太好。
              设备一点点吊装到电解炉里,各种层次的传感器也一一安装到位。表面上,与世界主流的铝提纯方法一模一样,无非是美国的底部冷凝法,或是日本的横向冷凝法,利用温差采用区域偏析。就是一个巨大的搅拌器,伸入炽热的炽热的熔液中,通过内部输入低温惰性气体,一边搅拌,一边使熔液冷凝。一大炉的铝熔液,常常冷凝一部分后,再白白倒出一部分。想纯度高,那么就倒出的更多。六N级别的最多要白白倒出百分之四十!七N级别的,你自己算去。高纯铝成本高,也是有原因的。
              当然,续作者说的简单,这里面还包含了热力控制,传动控制,传感控制等一系列相应技术。要不然1985年的国内还只能生产4N级别的产品,还不过二千吨。
              大部份生产设备是美国订购的,与主流提纯技术改动不大。但核心部份是华粤自己生产的。与主流提纯技术,只有三点不同。我们可以从名称上看出。
              郭总给这种技术起的名字叫:磁控温差梯度提纯法。
              这就意味着,首先我用励磁磁体控制你的凝结晶象,纯度高的一致性相同的,优先凝结。然后其次的,然后是最次的。它省掉了倒掉熔液的环节,采用凝固后分割的办法。这省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整个过程是受计算机的专门软件控制,所有凝结的数据都存在数据库中,完全根据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来控制,由计算机发出命令控制励磁的强度,温度的高低。核心技术说出来貌似简单,但它又是一个全方位的技术要求。
              郭总自己心里感叹,仅仅一个数据库的建立,可把华粤软件数据公司的那帮小子累坏了。关键是郭总总是给思路,不提措施。这样的老板可是会累死员工的。
              郭总问满总道:“两个星期后能投产吗?”
              满总说:“不能,调试就要两个星期。”
              郭总无语,在现在的人看来高科技的东西,在他的眼里都是太可笑的东西。若大的一个铝提纯生产线,他用的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芯片控制,独一无二专门打制的,主频为66MHZ。可是如果,如果,他能在2012年,随便带过来一个小本本,他会让所有的研究员们晕过去!
              郭总长叹一口气,说:“科技上的事,来不得虚假,我们不着急。”
              看到郭总有些萧索,满总心情也不好,他强做高兴地说:“其它的铝业生产厂家马上可以投入生产了。”
              “哦,没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的。硅铝生产、铝镁生产还有其它铝合金都没有什么困难。”
              满总心想,郭总这是建了个铝业生产标本馆呢,很多不是一样技术的事儿,只要带铝字,就很一块凑。







              9楼2013-01-03 09:29
              回复
                支持更新


                10楼2013-01-03 10:05
                回复
                  沙发!!!!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3-01-03 10:18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3-01-03 10:2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1-03 11:14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1-03 11:22
                        回复
                          谢谢


                          16楼2013-01-03 13:07
                          回复
                            我发现,其实我喜欢的是人而不是科技,


                            17楼2013-01-03 1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