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吧 关注:107贴子:251
  • 6回复贴,共1

【介绍】中国佛学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佛学院,是培养中国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1956年创办于北京,院址设在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在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由院务委员会负责教学、行政一切事宜。学僧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分设本科、专修科2班,共100多人。1961年设研究部。次年开办藏语班,学员来自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省。


1楼2013-01-01 15:27回复

    培养中国佛教专门人才的院校。1956年创办于北京,院址设在法源寺。在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下,由院务委员会负责教学、行政一切事宜。学僧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分设本科、专修科2班,共100多人。1961年设研究部。次年开办藏语班,学员来自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省。10年间共培养300多人,现大部分在各地寺庙任住持和管理工作,少数从事佛学研究。1966年停办。1980年复校。设2年制专修科1班,1982年设本科2班。又在苏州灵岩山和南京栖霞山各设分院 1所。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和寺庙也先后成立佛学院和培训班。现已招生开学的有上海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厦门南普陀佛学院以及各地的佛学培训班等。


    2楼2013-01-01 15:29
    回复
      中国佛教僧众办学始于20世纪初。1903年,湖南僧人笠云得日僧水野梅晓之助,在长沙开福寺首创湖南僧学堂。继起的有扬州天宁寺的普通僧学堂和南京三藏殿的江苏僧师范学堂。1907年,杨文会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又创办只洹精舍(又名梵文学堂)。上述学堂为时不久即告停办。辛亥**后,佛教各类院校再度勃兴,其中较著名的有1914年创办于上海,专研华严教义的华严大学;1918年创办于浙江宁波双宗寺,专研天台教义的观宗学社(后改名弘法研究社);1922年创办于武昌,师资、课程设置比较完备的武昌佛学院;1925年创办于福建厦门南普陀寺,丛林化的闽南佛学院;还有1922年成立于南京的支那内学院、1927年创办于北京的三时学会以及1932年成立于四川重庆缙云山的汉藏教理院。这些院校大都在30~40年代先后停办。
      此外,尚有北京广济寺的弘慈佛学院,法源寺的中华佛学院,瑞应寺的中国佛教学院,柏林寺的柏林佛学院;开封的河南佛学院;安徽九华山的九华佛学院,安庆迎江寺的安徽佛学院;浙江普陀山的南海佛学院,杭州的武林佛学院;湖南宁乡的沩山佛学院;江苏常熟的法界学院,泰县的觉海佛学院(后改名光孝佛学院),常州清凉寺的清凉学院、天宁寺佛学院,镇江的竹林佛学院、焦山佛学院,苏州灵岩山佛学院;福建福州的鼓山佛学院;广东湖州开元寺的岭东佛学院,以及上海玉佛寺的上海佛学院、静安寺佛学院等,办学时间大都不长。


      3楼2013-01-01 15:30
      回复

        历届院长
        喜饶嘉措大师 1956—1966
        法尊法师1980.9—1980.12
        赵朴初居士1980.12年—2000.5
        一诚大和尚2003.2—2010.2
        传印大和尚2010年至今
        历届副院长
        法尊法师(1980.9—1980.12) 巨赞法师 (1956—1984) 赵朴初 周叔迦(1956—1966) 李庚生 李时雨 明真法师 正果法师(1980—1987) 海明 传印法师 周绍良 明学法师 圣辉法师 姚长寿 学诚法师 湛如法师(2010— ) 张厚荣(2010— ) 向学法师 宗性法师(2010— )
        历届教务长
        周叔迦 明真法师 传印法师 徐季良 倪强 叶庆雨 圣辉法师 向学法师 宗性法师
        历届副教务长
        关松 张林翰 明哲法师 徐季良 白光法师 灵光法师 向学法师 广如法师


        4楼2013-01-01 15:31
        回复
          中国佛学院新一届领导(2010至今):

          院长 传印长老
          第一副院长 学诚法师
          常务副院长 湛如法师
          副院长 张厚荣 向学法师
          副院长兼教务长 宗性法师
          副教务长 广如法师
          教务处主任 理证法师
          研究部主任 园慈法师
          教务处副主任 永兴法师 觉灯法师
          办公室主任 张军
          办公室副主任 张凤刚


          5楼2013-01-01 15:33
          回复
            中国佛学院 - 校风校训
            校风 和合 ——团结协作,携手并进
            和合,是佛教教义、教规的重要内容,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和合就是团结协作,和合就是力量。
            团结协作是生存和发展的交响乐。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无序的力量是散乱的,只有和合的力量才能产生如铁似钢、百折不挠、战胜一切困难的巨大力量。通力合作,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培养有大愿心、有德行、有修行、有文化、高质量僧才的根本任务,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意识,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进步。
            精进 ——勤奋勇猛,锲而不舍
            精进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勤奋勇猛,锲而不舍,奋进不止。作为佛学院的任课法师和教师要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所擅长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水平,了解最新动态,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佛学院的学生,要养成爱好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断全面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作为出家僧侣的僧格,成为对佛教有用、对社会有用的栋梁。
            严谨 ——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严格管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严净毗尼,是学僧僧格完善的前提条件;同时,在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学院的教学和宗教等活动有序开展。
            奉献 —— 追求卓越,崇尚奉献
            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更是佛教菩萨行的根本旨趣。培养学生树立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众生的服务中去,甘为人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精神,培育学生为了追求真理和三宝的事业义无反顾、在所不辞,为了佛教的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的热情。
            院训
            “知恩”位列校训之首是期望全体法师、老师、学僧及员工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自己应怎样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要做感知和报答四恩的人。《大智度论》云:“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开善业之初门,人所爱敬,名誉远闻,死得生天,终成佛道,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可见,知恩的重要性。“报恩”,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利益他人,来回馈社会。具体到佛学院里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来说,就是教职员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学生志存高远、勤奋修学,为将来走出校门发挥住持正法、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大用储备资粮。
            院训


            8楼2013-01-01 15:38
            回复
              中国佛学院 - 历届校友名录
              明学法师
              传印法师
              昌明法师
              常明法师
              明哲法师
              净慧法师
              圣辉法师
              学诚法师
              湛如法师
              戒忍法师
              明生法师
              向学法师
              广如法师
              界诠法师
              理证法师
              昌明法师
              明学法师


              9楼2013-01-01 15: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