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未寒吧 关注:10,416贴子:231,300

我又想发战帖……某教主及教众们止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寒山谷雨
@红日破茧
@唯他魅
@东君再临
@圣斗士狒狒
@沐风jt
暂时先@这几个人吧,某教主及教众们止步。
能在这里混迹的,想必凤歌步非烟方白羽啥的看的也不少。
既然你们看得多,那求你们给我发几个你们觉得评述得比较得你们心的书评。我看能不能给我什么启发。
当然你们若是自己能写更好,甩舟吧去吧。
@东君再临 兄要考研,可以择日再找,别人同样可以。
当然本贴没点到的人们也能发帖子给我看,只有一个要求,别是某相鼠教的教主跟教众就好。
你们要发正文可以,直接甩链接也行。你们若能加你们自己对于评价的评价就更好了。
新旧不拘吧。
原本这帖子我准备扔舟吧,不过想想我舟吧人不多,能看到的大概也少。所以扔到这里了。
只要我不被封号,长期有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2-12-29 21:40回复
    目前暂且限定在凤歌步非烟跟方白羽范围内吧。
    我自认对这仨还算了解。虽然肯定比不了时未寒。
    当然了如果你们觉得有评述别的比较好的书评也能发给我看看,如果我觉得书评不错我说不好抽空去看看,也算是找个契机增加阅读面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2-12-29 21:43
    回复
      呃,说实话我看过新武侠倒也不多,这样,我贴看过的一篇比较昆仑和英雄志的贴子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2-12-29 21:59
      收起回复
        还补一句吧,既然说到了文字的好坏,估计急了的话有可能骂上。我说话不甚留情,类似“凤歌就是个渣渣”这种句子能算是我的常用句式,虽然现在我越用越少,但是确实在我心里凤歌的昆仑是被不正常拔高了的。
        具体的书评我提一个吧,类似这个:
        http://tieba.baidu.com/p/2033408054
        这个书评我的概括及总结评价是五个字,“一粉顶十黑”。
        因为这个书评完全是无视了很多别的小说乱在那儿吹捧,我看的时候简直是每一段都能找出无数个槽点。要是纯粹是作者本身阅读量比较小那也就罢了,可是作者的阅读量也没有少到别的都没有读过的地步,而是完全靠乱踩来提高凤歌小说的档次,或者靠盲目地乱捧来提高凤歌小说的档次。
        所谓一粉顶十黑,意思是一个脑残粉无意识地各种吹捧或者比对,会造成别人的强烈反感,以至于他所吹捧的那个作者虽然是被吹捧了,但是实际造成的效果跟黑他没什么两样。这种手段也经常被很多“高端黑”使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2-12-29 22:01
        收起回复
          某蛮眼中的【英雄志和昆仑】
          现在的大多数读者,心气太高,对前辈们还是低估了。
          新武侠作者中,真正能够称得上【自成一派】的宗师寥寥无几,孙晓和马舸算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但两人的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英雄志如果真的登堂入室,早就引起那些知名武侠评论家的主意了。可惜老一辈的武侠宗师对于英雄志基本上采取了无视的态度,这就是因为孙晓写文章托于拖沓了,16年了还没完结一部小说;而且英雄志硬伤太多,纵有无法遮掩的闪光点,还是称不上一部巅峰之作。
          马舸曾经评价金庸:如以“出神入化”评之,亦不为过。【武侠至此登峰造极,金庸堪称武侠界唯一集大成的一代宗师】。 
          奇才和大师是不同的,【大师好比巍峨的山脉,既无异峰凌空,亦无低洼幽谷,通体浑浑融融,无凹凸,无缺欠,雄厚壮阔】,这是任何奇才也做不到的。 
          同理,一本真正登堂入室的佳作,必然是圆润饱满,无明显缺点的,而英雄志前后期文笔相差较大,其中硬伤太多(伍定远化身真龙的情节荒诞不羁,使得整本书下降了一个档次),线索多而且凌乱。 
          所以,我不认为英雄志能与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天龙八部】相较(鹿鼎记的艺术价值未必在天龙之下)。
          孙晓的同行,新武侠的另一位作者【杨虚白】曾经评价:【英雄志超越了黄易】。
          这是同行作者对英雄志的最高评价了,且不说黄易距离金古本身就有较大差距;再者,黄易的很多优点,是值得所有新武侠作者学习和借鉴的。仅看【战争描写】和【武打场面】,黄易就比孙晓强多了。英雄志是否可以超越黄易,要看后三卷的具体水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2-12-29 22:03
          回复
            另外,我不建议将孙晓和凤歌两人强行比较,因为【两个人走的根本不是一条路子】。
            孙晓看清了金庸武侠的一些缺点之后(其实也不是缺点,金庸也是人,也会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孙晓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创作英雄志),试图从【思想性和创作技巧的复杂性(深埋伏笔,多线索创作)】两方面完成对金庸武侠的颠覆。当然,仅凭一部英雄志说他超越金庸无疑是痴人说梦。
            凤歌打从一开始就是【故意】选择金庸的传统武侠路子,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刻意模仿】+【一系列有利的客观条件】(比如:武侠版的大力宣传与推广;新武侠在当时发展渐至顶峰,需要一部扛鼎之作),是可以一炮走红的。
            昆仑当年创造了新武侠单行本出版市场的神话,沧海单行本的销量也很好。
            可以说凤歌凭借昆仑和沧海赚到的稿费,是目前的孙晓所无法企及的。
            昆仑之后,凤歌可能是对于外界的吹捧有些自我认知不足。当年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输给黄易了。现在看来,他当时的想法未免有些简单。
            沧海中,文笔更加凝练,情节也更加晓畅,纯粹从创作技巧来看,沧海无疑比昆仑做的更好。
            但是凤歌因为急于想摆脱金庸的烙印,写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武侠,又使得沧海偏于【奇幻】,显得失真,这也是我对沧海评价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是孙晓和凤歌,都是有思想有见识的年轻一辈作者,新武侠的希望就在与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2-12-29 22:04
            收起回复

              另外此文作者认为英雄志完本水平略胜射雕倚天,不及笑傲天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2-12-29 22:06
              收起回复
                @寒山谷雨
                那我先说马舸。
                马舸具体写过什么,水准如何我不太清楚也不好多说,希望后面能有专门的转载评点帖吧。不过就我看过马舸的一篇曾经登载在武侠版上的文章,你转载的那个作者的说法是过誉了。不排除马舸别的写得不错可惜我没看到的可能,但是因为我没看到别的,也就只能立足于我看到的评价。
                再说孙晓。
                说到孙晓,有一句话伴着他……我不知道多少年了,自从我知道孙晓这个名字起到现在是六年,六年来我所知道的《英雄志》连一个字都没有多。那句话叫“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怎么说呢,因为有昆仑的前科,我心里一直都有个看法,说得越是不可一世无比高大,反而越是没有什么真正值得一说的。
                越是说得吓死个人,反而实际上还真不如啥都不说。
                时未寒首发偷天换日的时候什么都没说,但是偷天换日让我学了十年还没能学会。凤歌首发昆仑的时候声势浩大,没过多久就被我看穿了,以至于十年后的今天凤歌一直都是我口中的反面教材。
                英雄志的话,我的评价确实不太高,反正不如偷天换日——当然了在我这里除了杯雪,大陆新武侠范围内能跟偷天换日一拼的,连有让我能弯手指算算的资格的小说都没有了。
                英雄志在我看来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长处,是作者在小说之中暗藏了各种草蛇灰线的许许多多的“象征”。
                就凭那些“象征”跟草蛇灰线,你都能知道作者写作的所有不易。
                很多东西确实很奇诡,比如“神剑擒龙”。但是你如果把这个形状像铁胆实际上却是剑的道具提炼出一个象征的意象之后,它就会是另一个样子。而这种“象征”,在英雄志里比比皆是。不仅仅道具可以提炼象征,人也可以提炼象征;甚至包括武功,依然可以提炼象征——华山派的“智剑平八方”“仁剑震音扬”“勇剑斩天罡”,都是象征。我就不提那个比神剑擒龙还奇诡的“一代真龙”了。
                接下来是凤歌……
                你转的作者没说多少能让我吐槽的话。
                不过有一条我必须得说。
                凤歌还真是学的金庸,那种“学”跟抄几乎没两样。
                我看从前版本的昆仑跟沧海的时候老是莫名其妙地觉得有既视感,后来发现是金庸的既视感,再后来我买了本修订后的昆仑的第一卷,看到楚仙流讲起自己先祖抢纯阳铁盒的经历的时候我恍然大悟,那不就是金庸的《连城诀》的桥段么,梅念笙的三个徒弟为了抢他手里的连城剑谱,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说个昆仑的花絮:
                我朋友@迷雾小凡 跟我说过笑话,“你看看昆仑的名字跟偷天换日的名字就知道凤歌跟时未寒差距有多远”
                他提到的是昆仑的花无媸,花清渊,花慕容三个人,以及另一个他想到就会笑得打跌的那个“花流水”。
                跟这几位花家的比,偷天换日的花家的名字就好看多了:花嗅香,花想容,花溅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2-12-29 22:44
                收起回复
                  这压力山大啊,我就去过方白羽吧,方吧比本吧还水,基本不干正事儿,根本无从谈起啊。凤歌的完全读下来就只有铁血天骄,就是那个前传,水平真心一般。步非烟的语言功底确实不错,但明显不是我的口味,为了虐而虐的文章不是我的菜。方白羽挺喜欢,看过千门和智枭,看法基本在那个帖子里都说过了,就没了。小椴的书评倒是有印象,在武侠版上看过,就是开唐连载的最后一期,写的挺不错的,不过书丢了。。。真没法帮到你了,舟姐


                  IP属地:广东9楼2012-12-29 22:51
                  收起回复
                    凤歌的只看过《昆仑》,步非烟的只看过《玫瑰帝国》,方白羽的看过《游戏时代》几章,看过《千门》的一章。(高中时放假回家随手买两本武侠和奇幻看到的)
                    书评说真的,没看几个,所以没什么印象,也就不特意百度去找了。
                    记得当时看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昆仑》看得没有金庸小说那令我喜欢,金庸的几部小说主角如张无忌童年有着良好的启蒙教育,张翠山夫妇和谢逊,殷素素骨子里还是善良的,只是不相信世人而已,张翠山不用说,谢逊虽然很极端,当是行为光明磊落,以及后来的张三丰。《昆仑》主角梁萧,父严母宠,还没怎么了解世界,父亲就不知道的过世了,后面流浪于江湖。
                    梁萧跟杨过经历蛮像的,都有一个红颜知己端正自己,不过杨过不蛋痛,对小龙女专一。
                    词穷了,墨水太少,周姐见谅。在写最后点吧,《昆仑》是让我看得蛋痛的一本小说,对于主角的拖泥带水,我能理解,但我个人相当不赞同。敢爱敢恨才是我最喜欢的。


                    IP属地:湖南10楼2012-12-29 23:35
                    收起回复
                      教主是谁啊


                      11楼2012-12-30 04:13
                      回复
                        舟姐回来了啊!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12-30 11:46
                        收起回复
                          “挑战”的意思是针对新武侠,目的是想获得启发,顺便给无聊的生活加点调味剂。加上舟姐执怮的性子,一般情况是挑刺吐槽,可惜我看书凭个人感觉分个喜恶,不曾写什么书评,不能参与


                          13楼2012-12-30 13:58
                          回复
                            根据自己的阅读按作者分依次排下来:时未寒(偷天换日)、江南(缥缈录)、小椴、沧月、燕垒生、马舸、方白羽、沈璎璎、凤歌、王晴川、小林寒风、九把刀……
                            个人感觉时大太过细致作品较少;江南喜欢煽情;小椴大局把控能力出众;沧月、沈璎璎女儿气太浓;燕垒生的作品度过破浪其它读不下;马舸人性描写深入但是动不动就横空出世个大罗金仙般的主角太蛋疼;方白羽构思新奇瑕疵也颇多,如果他的作品许多情节能拿捏的更准点我会将他与椴公并列;凤歌、王晴川、小林寒风、九把刀就不多说了,消遣娱乐的时候读读。


                            14楼2012-12-30 14:47
                            收起回复
                              说英雄志比昆仑好,说明将军比昆仑好,好比红楼梦确实比水浒传好,可毕竟喜欢水浒快意恩仇的泱泱大众始终比寻章摘句研究红楼的老雕虫多啊。


                              IP属地:重庆18楼2013-01-01 2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