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上的树吧 关注:7贴子:213
  • 13回复贴,共1

我的新疆之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月12日--9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行程万余公里,拍摄千余张图片。


IP属地:山西1楼2012-12-29 15:36回复
    8月12日大巴侯马到西安。K169西安到库尔勒的火车晚10点50发车,


    IP属地:山西2楼2012-12-29 15:41
    回复

      这一站一过,放眼就全是戈壁了


      IP属地:山西3楼2012-12-29 15:45
      回复
        到达鄯善的时候,好象是早晨5点多钟,那里还是晚上,星星和月亮在头顶,一出站,逮住一个车站的工作人员给拍了一张,这是落地新疆的第一张照片。




        IP属地:山西4楼2012-12-29 15:56
        回复









          葡萄沟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我赶在这个时间来,就是想吃葡萄的,我还是来的早了点儿,葡萄节在月底开,现在的门卫也不管事儿,我们开着车径直走进去,没买票,每人省60块...


          IP属地:山西6楼2012-12-29 15:59
          回复




            这里是柴窝堡,也是风力发电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不仅有风车,还有驰名中外的达坂城大豆,当然了大盘鸡也是少不了的啦。






            IP属地:山西9楼2012-12-29 16:01
            回复
              后峡还有一家不错的叫做江生的烤馕,这个烤馕可是新疆地道的特产,以前咱们兴隆西街也卖过。
              维吾尔族的馕在全国食品中来说,要算一个独特的食品了。在天山南北,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香脆的馕。烤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馕在新疆的历史也很悠久,在我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自治区博物馆陈列的吐鲁番出土的唐朝的馕,说明在两干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馕,古代称“胡饼”、“炉饼”。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在他们的诗篇中还描写过馕。自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求》中摘录了“食经”关于做馕的技术资料,可见馕在我国食谱中由来已久。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用馕坑(吐努尔)烤制。馕坑呈圆形,以土烧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普通的芝麻的2块一个,加肉丁洋葱末的3块一个,口感很好,非常适合长途旅行,我返回山西的时候就带了它当干粮,上图......







              这两个小伙子红衣服的是师父,黄衣服的是徒弟,天不亮就起床,一天一袋面,做完就休息,收入还行。真是老天饿不死勤快人


              IP属地:山西16楼2012-12-29 16:12
              回复







                马肉不错,马**更好喝,爽!


                IP属地:山西26楼2012-12-29 16:21
                回复

                  上一盘石花草,大家尝尝鲜


                  IP属地:山西28楼2012-12-29 16:23
                  回复
                    上一组在山顶的大棚里拍到的福建人种的白灵菇,因为此菇对温度和光照时间有要求非常高,所以福建人选择了在这里建了七个大棚,佩服呀。这菇厉害,天天坐飞机,飞往全国各地......想想吧,这价钱会低吗?


                    IP属地:山西30楼2012-12-29 16:25
                    回复
                      吧友一直念叨香梨,我给大家来点好看也好吃的,10块钱能买三个的梨。





                      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瓜果和瓜果之乡。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如石榴、葡萄、无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浑子、核桃、沙棘、伽师甜瓜、哈蜜瓜等。
                      石榴:维语称“阿娜尔”,以“石榴之乡”叶城县的石榴最为有名。叶城县地处昆仑山北麓,霜期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好,非常适合石榴的生长。叶城石榴色红汁甜,深受人们喜爱。
                      葡萄:新疆有两千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吐鲁番、喀什是葡萄的盛产地,除城郊有大面积的葡萄园外,家家庭院里都种植葡萄,“城在葡萄中,人在葡萄中”。现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个优良品种。
                      无花果:喀什盛产无花果,它可与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齐名。无花果果形扁圆,果肉细软,果味甘甜,营养丰富并有药用价值,含糖量高达24% 。由于无花果枝干光洁,树冠整齐,人们还把它栽在庭院里美化环境。
                      巴旦杏:喀什的名贵特产,是维吾尔族人民最珍视的干果,常用它待客赠友,还把它的图案绣在衣帽上,雕刻在建筑物上。巴旦杏属落叶乔木中的桃类植物,它的果肉不能食,但果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在喀什的维吾尔医药中,60%的药里都配有它。喀什巴旦杏远销国内外,在国际市场干果交易中售价很高。
                      杏:维语称“玉吕克”,是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果实之一。新疆杏子品种繁多,肉厚汁多,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杏子除鲜食外,还可以晒制杏干,有的地方还加工制成杏脯、杏包仁。
                      桑椹:喀什土沃泉甘,宜于植桑 ,故桑椹很多。桑椹是喀什成熟比较早的果实,被称为“瓜果中的报春花”。喀什桑椹有白、紫两种。因桑椹性寒、味甘,除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能和对阴虚、头晕目眩、失眠等症有明显疗效外,还含有芸香苷、花色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成分而深受人们喜爱。
                      蟠桃:较珍贵水果,蟠桃是桃子的一种,形状扁圆 ,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味甜汁多,不愧为“仙桃”之称。
                      梨:新疆梨的资源十分丰富,共有60多个品种,其中砀山梨(从安徽砀山县引进)和库尔勒梨较为有名,都有果大、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的特点,极受人们的喜爱,梨含糖量高,维生素 C 、磷、钙含量也较丰富。
                      阿月浑子:维语称“皮斯特”,是一种稀有名贵果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夏秋间果熟,果实呈乳白色,尖端开裂有红晕,果仁香脆可口,营养丰富,果仁含植物油54%至68%,还含有维生素A、B,阿月浑子在国际市场上与巴旦杏同被视为坚果中的上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核桃:又名胡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被公认为“长寿之果”。核桃仁含脂肪65-70%、蛋白质15-27%,碳水化合物16%,还含有维生素 A、B、C 、E、K 、胡萝卜素、核黄素、钙、磷、铁、锌、碘等多种元素。叶城县是新疆重要的核桃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年总产量在1200吨左右。
                      沙棘:新疆沙棘资源十分丰富,营养丰富,果味酸中有甜,内含多种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以沙棘为原料,制成的各种饮料,深受人们欢迎。
                      伽师甜瓜:新疆甜瓜有近百个品种,其中数伽师甜瓜(因产地在伽师县而得名)为最佳。伽师甜瓜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代就被列为贡品,后来经过不断改良,瓜质越来越好。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伽师县具有适宜甜瓜生长的独特气候与水土条件,当地瓜农和维吾尔族群众有贮瓜过冬的习惯,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
                      哈密瓜:俗称甜瓜,世称“名贵之果”,哈密的瓜最为著名。哈密瓜外形呈椭圆形,果皮为黄色或青色,有网纹,果肉较厚,呈白色、青色或红橙色。它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晋代,而得名于清代。哈密瓜的品种有“黑眉毛”、“黄金龙”、“香梨黄”等二十多种,其中“红心脆”为珍品。它甘美肥厚,芳香醇郁,细脆爽口,哈密瓜皮厚肉美,极易保存,在当地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IP属地:山西31楼2012-12-29 16:25
                      回复









                        最隐秘的美丽所在, 喀纳斯,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流光溢彩,喀纳斯是一副精美的油画。阿尔泰山深处密林中的神秘高山湖泊喀纳斯湖更是因为“湖怪”而扬名天下,吸引众多旅游探险者。这里也是图瓦人部落,一直在水草丰美的喀纳斯地区过着几平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过去和将来。


                        IP属地:山西35楼2012-12-29 16:34
                        回复
                          如果说布尔津县在中国地图上是鸡尾巴的顶端,那么,喀纳斯则相当于鸡尾巴最顶部的一株绫毛,而我们要去的白哈巴村位于雄鸡尾部最西北一个地图上也没法标出的地方。


                          一路上,原木垒起的小木屋依稀可见,朴素的近乎原始,保持它原有的木纹。周围用栅栏圈着牛和羊,还有准备过冬的牧草。一群群的牛羊在牧场上游荡,
                          一株株白桦林活在了朴树质朴的歌声里: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
                          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她说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
                          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
                          "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
                          "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白哈巴村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蒙古族的支系图瓦人居住的村落,和哈萨克斯坦国遥遥相对,只一条河之隔。这里原始、自然、悠静,风光优美,图瓦人的民风民情浓郁、纯朴又神秘,被称之为“西北第一村”。




                          IP属地:山西36楼2012-12-29 16:35
                          回复
                            这里是哈萨克的墓地,其中一块墓碑上还写着故者生于1903年,卒于1995年,至于故者的名字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看不懂哈萨克的文字,但我知道他生前活了92岁,也算是高寿的哈萨克了,我想他生前 一定会在放牧的时候弹着冬不拉,唱着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


                            IP属地:山西43楼2012-12-29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