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儿吧 关注:32贴子:3,671

嘿嘿,发些试题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年级(下)期末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7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真谛(dì)  犀利(xī)  执拗(ǎo)  憔悴(jiāo)
B、积淀(diàn) 荸荠(bó)  伛偻(qū)  宠辱(chǒng)
C、折戟(jǐ)   绮户(qǐ)  林霏(fēi)  蜈蚣(gōng)
D、提携(jùn)  经纶(lún) 呻吟(shēng)屏障(píng)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是叫我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
家醅:自家酿的酒。
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家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这里是指别处的咸鸭蛋都没有高邮的鸭蛋好。
C、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生面别开:即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风格。这里指对歌的场面与众不同,较别处的新颖。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是。
3、对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猛浪若奔(快速奔驰)            负势竟上(依仗地势)
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策之不以其道(驱赶,使用)
B、然后有千里马(这以后)           其能千里而食也(食物)
   朝晖夕阴(日光)                 薄暮冥冥(迫近)
C、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或置酒而招之(有的,有时)
   若人之俦乎(类)                 把酒问青天(端着酒杯)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次)         不敢稍逾约(约定的时间)
未尝稍降辞色(欢悦)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4、选出和例句中的“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或置酒而招之。
5、选出下列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    )(2分)
A、引经据典  龙吟虎啸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B、囊萤映雪  云南歌会  贯穿古今  不求甚解
C、呼朋唤侣  张弛不定  招徕顾客  肃然起敬
D、盛会难逢  德隆望尊  十分精彩  邀饮春酒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1分)
A、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分别生活在18世纪的德国,中世纪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俄国。
B、历来都认为草书(今草)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到东晋,有二王草书佳作问世,草书发展到第一个高峰。
C、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关系不和等许多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
D、大自然和它的规律深藏在黑暗里。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就都在光明之中。
7、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B、《吆喝》——萧乾
C、《春酒》——沈从文
D、《俗世奇人》——冯骥才
8、依次填入下列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屈原》一剧,叙述了屈原的一段生活经历,他爱国忧民,坚决反对王后郑袖等人的卖国阴谋,受到他的敌人的  ,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真“疯”了,他的爱徒宋玉也  而去,只有他的学生婵娟对他  ,屈原愤然离家而走,  ,最后屈原一曲“雷电颂”,激昂悲愤地召唤风、雷、电,把世界的黑暗污秽消灭干净。
A、造谣污蔑 趋炎附势 笃信不移 行吟泽畔
B、猖狂攻击 吹牛拍马 笃信不移 行走泽畔
C、造谣污蔑 趋炎附势 依然崇拜 行吟泽畔
D、猖狂攻击 吹牛拍马 依然崇拜 行走泽畔
9、指出下列句子所描写的人物是谁,并写出出处、作者。(8分)
①她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     )(     )



IP属地:江苏1楼2005-06-24 10:49回复
    ②“你从元贞那里把拿半本书拿来。”(    )(     )(     )
    ③“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    )(    )
    ④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    )(    )
    10、默写。(5分)
    ①《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   代人,是“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位是      
    ②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
    ④《马说》中揭示统治者愚昧无知,不能发现人才的句子是:          。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抒情句是:
    二、语言运用(6分)
    1、我奶奶已经80岁,明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在她每年生日里,我仍是祝福她老人家                       。
    2、伊拉克战争以美军控制伊首都巴格达而告终。但战争初期,美军曾遭遇伊军顽强抵抗,一度在巴格达城外受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摆出了要与美军在城内决一死战的架势。对此,各国媒体纷纷认为美军“速战论”遭到了挫败,有的媒体甚至干脆把巴格达称之为“萨达姆格勒”。(人名加上“格勒”是前苏联给城市命名的常用方式。)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不涉及战争的性质,仅就媒体对战况的预测,说出“萨达姆格勒”的含义。(4分)
    材料一: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德战争期间,希特勒北方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突破苏军抵抗后,侵入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湖一带。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1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872天,德军参战兵力有4个集团军,一个装甲集团群和部分空军。苏联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困斗争,终于挫败德军封锁,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到220~280公里外。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这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德国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目标。7月17日,德军集中100万优势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9月中旬攻入市内,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1朋19日,苏军开始反攻。次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等全军覆灭,损失官兵达150万人。


    三、阅读理解(47分)
    (一)大自然的智慧(节选) 严春友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肌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②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甲]的苍蝇蚊子,还是[乙]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丙]的星空,还是[丁]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③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人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人的嘴来表现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人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人8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人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于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IP属地:江苏2楼2005-06-24 10:49
    回复
      ⑦“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是生态的一种大美!我们对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和田园牧歌式的关怀,就是在对地球这颗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更是对未来的zhěng救。而蝴蝶,这五颜六色美的精灵,这空中飘飞的绚丽花朵,正是与我们人类共存共舞的朋友呵,守护好它们,也是守护好我们人类自己永远的家园……
      19.根据拼音写汉字,书写力求美观。(2分)
      和xié 咬shì shū 然 zhěng 救
      20.仿照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形式,再造一组排比句。(2分)
      护一片绿叶,惜一朵鲜花,爱一株小草。
       
      21.第③段“此是亡羊后的补牢”中的“亡羊”和“补牢”各指什么?(2分)
       亡羊: 
       补牢: 
      22.品读第⑤段文字,说说为什么“我们的精神生活里不能没有蝴蝶?”(2分)
       
       
      23.文题“家园”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24.本文与朱自清《春》中都写到“蝴蝶”,试比较其写作目的有何不同?(2分)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本文: 
       
       《春》: 
       
      25.除本文所说的“亡羊补牢”“庄周梦蝶”等寓言故事外,你最喜欢的一个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它有何寓意?(2分)
       名字: 
       寓意: 
       
      三、作文。(50分)
      26.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感谢 
       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作文(2)阅读下面的故事,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古时候,有兄弟俩奉父亲之命,千里寻师学手艺。兄弟俩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一起出了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弟弟想:要不是各自为了自我前程,哥哥一定会帮我的。后来,哥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人的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弟弟觉得幸福极了,而哥哥挑着两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比一只箱子轻松了许多。
       作文要求:①选择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2分)hàn xī pì wù duō suì wù xìng
      2.(2分)盟 顾 机 桑 绌 冥 覆 凌
      3.(1分)C
      4.(2分)A.反语 B.夸张 C.反问 D.借代 对偶
      5.(1分)D
      6.(1分)如:北京是您的家。
      7.(2分)略
      8.(4分)(1)独怆然而涕下 (2)长风万里送秋雁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分) (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其真不知马也
      二、阅读(35分)
      (一)(19分)
      (甲)(12分)
      9.(1分)北宋 文学
      10.(2分)(1)通“俱”,全、都 (2)诗人 (3)消散 (4)归依
      11.(2分)(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2分)三段:阴晦萧索的景象,情感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四段:明丽祥和的景象,情感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3.(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是圣贤姿态,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但我们应有接近圣贤思想的愿望并不断付出努力,战胜自我,摈弃私心,胸怀天下,做一个豁达而进取的有益于社会的人。
      14.(2分)(1)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2)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乙)(7分)
      15.(2分)喜欢 亲人 关系疏远 都
      16.(2分)生活俭朴,乐善好施,关心百姓疾苦。
      17.(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8.(2分)略 言之成理即可
      (二)(16分)
      19.(2分)谐 噬 倏 拯 
      20.(2分)如:①赏一轮明月,品一杯香茗,忆一段真情。
      ②献一份爱心,抒一片真情,洒一腔热血。
      21.(2分)亡羊:人类饱尝自然无情的报负。补牢:实现美善共衡的自然本质
      22.(2分)它是美丽的精灵,是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
      23.(4分)家园指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和田园牧歌乃至地球,保护人类共存共舞的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
      24.(2分)本文写出蝴蝶,意在表现蝴蝶与人类关系和谐、友好,是人类朋友,从而说明人类要守护好自己的家园;《春》中写蝴蝶,是为了侧面表现春花的繁茂、鲜艳、甜香,从而写出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25.(2分)如画蛇添足 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作文(50分)
      评分标准略


      IP属地:江苏8楼2005-06-24 10:50
      回复
        2004—200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综合测试题(二)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甲]
        烦恼、苦闷常常像夏天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卒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哄然击倒。[乙]
        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丙]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丁]
         (1)选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 — 
         (2)结合你对人生的认识,按文中画线句式仿写。(1分)
        人生的路上, , 。
         (3)“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的正确位置应该在哪?( )(1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政通人和 春和景明
        C.佳木秀而繁阴 阴风怒号 D.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欲辨已忘言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其真无马邪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在湍急的河流中,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竹筏,以防被巨浪打翻。
        B.近来他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不知有什么事。
        C.雨后初晴的湖面,晶莹澄澈,油光可鉴。
        D.他引经据典的一番论述,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5.对联“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中“杜诗”是指 的《 》;
         “范记”是指 的《 》,“一楼”是指位于 省的
         楼。(3分)
        6.默写。(5分)
         (1)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
         (2)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4)最喜小儿亡赖,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5)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杜牧《赤壁》诗中运用议论,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评判的句子是:
         , 。
         (7)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自己避世隐居思想的句子是:
         , 。
         (8)《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月亮的句子是:
         , 。
         (9)《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
         , ; , 。
         (10)好友即将远行,分别之际,若让你用两句诗作为临别赠言,你想说的是:
         , 。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诗词,回答问题。(4分)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丝方尽”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什么?(1分)
         
        8.试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2分)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拓展意义?(1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IP属地:江苏9楼2005-06-24 10:51
        回复
          ⑥我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师。他老年中风,半身不遂,其妻每于晨昏便搀扶着他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动。老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师母每天教他重新学说一二三、认字读词。老师的儿子是个愚型儿,一个记不清楚,一个不会记忆,父子俩也常坐在一起扳手指头。每当出现这情景,师母的心情特别愉快,她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她分承一份重负,她的丈夫终于可以跟儿子比划了。在她眼里,儿子、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老师和他的儿子呢?不也是由她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养育着么?
          ⑦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彩虹,有了彩虹也就有色彩。
          ⑧人若能对所面临的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
          1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贬谪( )  诠释( ) 苍穹( ) 撷取( )
          16.第②段列举苏、柳两人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17.第④段中起思路转换作用的两个词是什么?找出能体现“风景是精神的诠释”的句子。(2分)
           词语: 、 。
           句子: 
           
          18.从老季身上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19.你如何理解第⑥段的最后一句话?(2分)
           
           
          20.④⑤⑥段的三个例子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1.结尾两段的句子,对你有何启示?(2分)
           
           
           
          22.文题“风景在心”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23.读完本文,请你给坐在“小石潭”边的“柳宗元”与上几句话,劝慰他从忧伤中走出来。(2分)
           
           
          24.在你的心中,一定也有一处最美的“风景”,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2分)
           
           
           
          三、作文(50分)
          25.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讲给 的故事
           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作文(2)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较量因此无处不在。小时候,我们在故事里听说道与魔的较量,今天世界正在上演战争与和平的较量;宝马与奔驰的较量,势均力敌,在切磋中更上一层楼;青蛙与水牛的较量,不自量力,撑破肚皮留下逞强骂名;拔河比赛较量的是力气,运筹帷幄较量的是智慧……其实,我们身边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较量:与他人的,和自己的;暗地里的,桌面上的;考场、操场,竞技场……请以“较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选择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综合测试(二)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4分)(1)(2分)卒—猝 哄—轰 (2)略 (3)C
          2.(1分)D 3.(1分)B 4.(1分)C
          5.(3分)杜甫 《登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湖南 岳阳楼
          6.(5分)(1)终岁常端正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无言独上西楼 
          (4)溪头卧剥莲蓬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略
          二、阅读(35分)
          (一)(4分)7.(1分)对情人的思念
          8.(2分)含义: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特色: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9.(1分)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二)(11分)
          10.(2分)晋(东晋) 陶渊明 唐 欧阳修
          11.(2分)(1)处所 (2)舍不得 (3)茂盛的样子 (4)靠近
          12.(2分)(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3.(1分)宅边有五柳树;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4.(4分)(1)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2)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3)评价略
          (三)(20分)
          15.(2分)zhé quán qióng xié
          16.(2分)两人虽遭贬谪,居穷乡,但海南竹韵、粤犬吠雪却成了他们心头一道最美的风景,有力地证明了上段“风景因人……变得滋润”。两人例子是对这句的最好诠释,同时也为下段“风景是精神的诠释”作铺垫。
          17.(2分)然而,转而 “继而又慰”之后的句子
          18.(2分)扣住“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来答。
          19.(2分)人才是最美的风景,老师,儿子是她的风景,在她培育风景的过程中,自己成了最美,最珍的风景,风景真的是精神的诠释。
          20.(2分)我山区扶贫,老季父子安居山沟,老师的故事,三个例子都是自己的创造丰富了风景,同时因风景的陶冶滋润了心田,面对困境,坚韧、快乐、美好精神才是最美的。
          21.(2分)如面对坎坷等,要有自己的认识,能揭示出一定的人生道理。
          22.(2分)风景实在是情思的寄托,悲观的眼睛看到最靓丽的风景也是灰色的,乐观的眼睛看到黑色的风景也炫目,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因此,风景实在是在个人心里。
          23.(2分)略 24.(2分)自然的,人文的风景均可。
          三、作文(50分)
          评分标准略


          IP属地:江苏11楼2005-06-24 10:51
          回复
            • 218.94.125.*
            好累


            12楼2005-06-25 17:08
            回复
              天。。。我手翻得都算了。。


              13楼2005-06-25 20:20
              回复
                • 221.0.216.*
                那么多啊!!!!!!!!!!!!!!!~~~~~~`


                14楼2005-08-25 15:38
                回复
                  • 218.2.150.*
                  复杂...


                  15楼2005-08-28 12:12
                  回复
                    • 221.214.137.*
                    你们好我是林俊杰叫哥


                    16楼2005-09-22 19:58
                    回复
                      • 220.200.28.*
                      大自然的智慧怎么没有答案


                      17楼2006-01-31 10:41
                      回复
                        • 58.50.229.*
                        作文以"优势''为话题 要求600字左


                        18楼2006-05-10 22:25
                        回复
                          • 221.210.132.*
                          太多


                          19楼2007-02-09 15:01
                          回复
                            • 221.210.132.*
                            诶,给你们多发点


                            20楼2007-02-09 15:02
                            回复
                              好古老~~~~


                              21楼2007-02-27 2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