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盟会酱油组吧 关注:67贴子:2,327
  • 12回复贴,共1

【板砖】(明妃) 身为酱油不能不知道的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


IP属地:江苏1楼2012-12-20 23:10回复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 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 有老抽和生抽两种:生抽较咸,用于提鲜;老抽较淡,用于提色。


    IP属地:江苏2楼2012-12-20 23:11
    回复
      2025-05-29 06:25:06
      广告
      1.品牌特色
      草菇老抽/生抽(海天草菇系列)、厨邦生抽/老抽(美味鲜系列)、
      酱油的成色
      面条鲜(加加面条鲜系列)、薄盐老抽/生抽(李锦记薄盐系列)、头道鲜(淘大头道鲜系列)。


      IP属地:江苏3楼2012-12-20 23:11
      回复
        2.其他分类
        黄豆酱油、红烧酱油、餐厅酱油、鲜香酱油、酱香酱油、脂香酱油、一点鲜酱油、味级鲜酱油、蒸鱼豉油、卤水汁酱油、原汁窝油、原生态酱油、有机酱油等。


        IP属地:江苏4楼2012-12-20 23:11
        回复
          按照制造工序分
          主要从发酵方式进行分类。(另外还可以从无盐、低盐、高盐、固稀、温酿、消化等方式加以区别。)此处只以业内最普遍的习惯区分方法加以分类。


          IP属地:江苏5楼2012-12-20 23:12
          回复
            1.低盐固态工艺:相对高盐稀态工艺,低盐固态发酵采用相对低的盐含量,添加较大比例麸皮、部分稻壳和少量麦粉,形成不具流动性的固态酱醅,以粗盐封池的方式进行发酵,大约经过21天保温发酵即可成熟。提取酱油的方式为移池淋油或原池泡淋取油。


            IP属地:江苏6楼2012-12-20 23:12
            回复
              特点:发酵时间短,酱香浓,色泽深,氨基酸转化率较低。


              IP属地:江苏7楼2012-12-20 23:12
              回复
                2.浇淋工艺:以发酵池进行发酵,发酵池设假底,假底以下为滤出的酱汁,经过用泵抽取假底下酱汁于酱醅表面进行浇淋,实现均匀发酵的目的。是低盐固态酱油 的改良工艺,之所以单独区分来讲,是因为他越来越有取代低盐固态酱油的趋势,并且因其较低盐固态工艺原料利用率高、风味好、改造投资小的优势而为多数生产 企业所接受。


                IP属地:江苏8楼2012-12-20 23:12
                回复
                  2025-05-29 06:19:06
                  广告
                  3.高盐稀态工艺:以豆粕和小麦为原料,经原料处理、豆粕高压蒸煮、小麦焙炒、混合制曲发酵、压榨取汁的一种发酵工艺。
                  从发酵过程又可分为“广式高盐稀态"和“日式高盐稀态”。
                  广 式高盐与日式高盐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发酵方式不一样。广式高盐采用常温发酵,自然晒制,风味一般,颜色较好,但受发酵设备及天气影响较大。其中以海天为代 表,多以生产上色酱油产品为主。日式高盐采用保温、密闭、低温发酵,发酵周期较长,颜色较淡,风味香浓,一般以制作生抽、味极鲜等较合适,在添加焦糖色素 后的老抽产品不但颜色好,风味也很突出。目前以欣和、鲜咔、统万珍极为代表。
                  特点:原料采用高蛋白豆粕和北方硬质小麦;采用稀醪发酵和压榨取汁工艺。原料利用率高,风味好,但发酵时间长,一次性投资大。


                  IP属地:江苏9楼2012-12-20 23:12
                  回复
                    明妃的呢喵@明妃是我爸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IP属地:澳大利亚10楼2012-12-21 12:47
                    回复
                      板砖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12-21 13: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