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礻我吧 关注:335贴子:3,552
  • 3回复贴,共1

【后妃】清朝后妃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沿革
关外
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
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
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4名,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IP属地:湖北1楼2012-12-18 15:29回复
    后妃等级
    在清朝,将之分为八等级,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还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陪皇帝过夜的宫女)

    每个皇帝的
    妃嫔数目有很大差异:康熙皇帝拥有后宫嫔妃等79人,而光绪皇帝只有一三人。


    IP属地:湖北3楼2012-12-18 15:32
    回复
      【后妃下场】

      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
      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
      因为这里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嫔、妃们。她们当中主要是通过选秀女而入宫的。
      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
      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居住。
      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IP属地:湖北7楼2012-12-18 15:38
      回复
        【清朝公主和格格等级】
        满人早期对国君女、酋长女或一般妇女的称呼。
        皇太极即位后,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或作固龙、古伦,满语,译成汉语即国家)公主,妃嫔所生女及中宫抚养者称和硕公主,格格遂成为皇家贵族小姐婚前的统称。
        清制中,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之女,未予封号者均称格格,若加封,秩分五等,即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封郡主;封郡王女为多罗格格,封县主;贝勒女为多罗格格,封郡君;贝子女为固山格格,封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为格格,封乡君。以上五等或为侧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
        格格于许婚后,报宗人府,查明合例奏请受封,已受封者不随父升降。另外,在清初后妃制度不健全时期,后宫中没有其他的位号,也称皇帝、皇子的伺妾为格格正宫皇后所生之女,封公主,称固伦格格,品级相当于亲王;
        嫔妃所生之女,封公主,称和硕格格,品级相当于郡王;
        亲王之女封郡主,称和硕格格;
        郡王之女封县主,称多罗格格;
        贝勒之女,封郡君,亦称多罗格格;
        贝子之女,封县君,称固山格格;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封乡君,称格格。


        IP属地:湖北8楼2012-12-18 15: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