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吧 关注:187贴子:1,992
  • 111回复贴,共1

不知各位朋友对“汉藏语同源”理论有何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言学家最先注意到的是,藏语有着和(古)汉语非常相似的数词1~10,继而发掘越来越多的同源词。
汉语、藏语词汇从古至今都是呈单音节形式发展的;
古藏语的语音特点和上古汉语相似,有复辅音声母及韵尾,无声调,音系结构相类;
今藏语(拉萨话)的语音特点和近古官话相似:单辅音、有声调,有入声、塞擦音声母三分(卷舌/舌尖/舌面),有鼻音声母ŋ、ȵ,基本是宋元官话的水平。
汉语、藏语演变层次不同,从音系上讲,七世纪的藏语就相当于上古汉语层次,而今拉萨话仍可相当于汉语宋元官话层次,但藏语和汉语的演变历程仍能保持某种默契,如均发生复辅音崩溃、均分化出四种声调,均发生全浊声母清化,均有三类相似的的塞擦音,塞音尾均弱化或消失等等。
诚然,汉语与藏语有语法上的巨大差异,有文字上的阻隔,而且同源词似乎无整齐的对应规则,这些事实又使得一些人怀疑汉藏同源理论的正确性。
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


IP属地:湖北1楼2012-12-17 00:29回复
    对汉藏同源中抛开客观研究以外的任何东西不感兴趣、
    尤其是在一些吧里看到诸如“藏服属于华夏之华服的一种、藏服有汉服发展而来、藏汉有共同的祖先、汉藏是亲兄弟、(以上的理由均采用,汉藏语系。)”等等,所以让我非常厌恶这种用学术服务政治的做法、呵呵 汉藏语系?也许是吧,也许不是,不在乎,也不想在乎、但从心底,若有真实依据,尊重之!


    来自贴吧神器3楼2012-12-17 17:25
    收起回复
      本人初步考证,【华】对应藏文 བཀྲ་བ 或 བཀྲག “美丽”,【夏】对应藏文 རྒྱས 或 རྒྱ “广大”。


      IP属地:湖北4楼2012-12-18 21:04
      收起回复
        “藏语和汉语的演变历程仍能保持某种默契”——我一直在想,这种默契是元清造成的还是自发的?


        IP属地:河北5楼2013-10-07 01:31
        收起回复
          在我看来汉语有点像藏语罢了。同源词的构拟上有很多出入,语法上的差别太大。反而,阿尔泰语系和藏语在语法上有同源关系。还不如信混合语那一套,我不知道,大家对“汉语杂交理论”怎么看?


          6楼2013-11-29 16:57
          收起回复
            不管现代或古代的汉语,拿它与周边的其他语言一比较,都是自有特色的。因为汉语句法上,“主谓宾”语序结构总与“饰中”语序结构并存。
            而且从商代甲骨文就是这样的了,随便举些甲骨文卜辞的例子,比如:“土方侵我田”,“王勿作邑在兹”,“今日不遘大风”。其中与主谓宾结构并举的即是“土方、我田、今日、大风,勿作、不遘”等修饰语前置于中心词的结构。
            这种情况却跟周边语言是都不相同的,试看下表:

            汉语修饰语在中心语前,跟同语系的“侗台、苗瑶、藏缅”都不同,但跟阿尔泰、南岛相同,而阿尔泰句法是主宾动,南岛是动主宾,又跟汉语差异更大,所以《淮南子·齐俗训》说胡貉匈奴“箕倨反言”,就是冲着那阿尔泰语“主一宾一动”句法说的。
            胡貉匈奴当操阿尔泰语,其宾语前置于动词,此类语序对于动词后缀变化多的语言是很必要的,但在说汉语的人听来,却是很不顺耳的“反言”了。
            而“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也证明了“汉语是藏缅语+苗瑶/壮侗混合论”是不可能的,因为藏缅、苗瑶、壮侗都是“中心语在修饰语前”


            IP属地:北京8楼2013-11-30 23:10
            收起回复
              楼主坚持“混合论”,我有点担心被人喷的


              13楼2014-01-16 11:09
              收起回复
                楼主啊。。我是藏族的。。然后。。表示。。对这种说法完全不排斥。。然后~尤其是南方汉族我觉得因为受北方民族影响少~光从一个疑母字〖尤其是“我”字儿发音〗就和藏语很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2-19 22:14
                收起回复
                  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陈其光《汉语源流设想》,其中如此说:
                  甲金文缺少形态变化,也没有表示句子成分的格助词,为什么它的宾语可前可后,
                  名词、数词定语也可前可后?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不同的语序来自不同的语种:其中后置
                  宾语来自东夷语和苗蛮语(今侗泰语、苗瑶语),在甲金文中已占优势;前置宾语来自
                  西羌语(今藏缅语),在甲金文中是残存现象;名词前置定语来自西羌语,已占优势;
                  名词后置定语来自夷语和苗蛮语,已成劣势;数词前置定语来自东夷语和苗蛮语,后置
                  定语来自西羌语。雅言语序不定型反映了语法上的多元性。
                  总之,根据甲金文可以推断,早期的雅言,语法方面东夷、苗蛮格式占优势,西羌
                  格式也有所保存;词汇方面西羌成分占优势,但东夷、苗蛮成分也不少。既然语法和词
                  汇都有不同来源,而且主次不同,所以笔者认为雅言是聚合而成的,是多元一体的交际
                  系统。


                  15楼2014-08-10 10:45
                  回复
                    宋元官话?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4-12-27 09: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