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咏春总会吧 关注:110贴子:710
  • 5回复贴,共1

梁潮伟跟叶准学咏春,成效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梁潮伟跟叶准学咏春,成效如何?
2010年2月19日下午4:03公开累积浏览 2913

某八卦杂志:「练了8年咏春,梁朝伟虽然打到全身伤,左手都断掉,但有指王家卫依然不满意梁朝伟进度,甚至考虑改剧本,让梁朝伟不用打太多。最近“一代宗师”於东北沉阳正式开拍,身为主角的梁朝伟竟然还不用开工,滞留在香港去买拳套,似乎要为梁氏咏春拳做最后恶补,相信甄子丹好快又有金句送赠伟仔了。」
功夫好睇就唔好打,好打就唔好睇,冼国林道长就深明此理,所以徒弟杜宇航都可以成为世界武术冠军(即系打套路的功夫表演),更可以在叶问前传做埋主角添,虽然老实讲演技麻麻,但功架十足。最可悲的是又唔好打又唔好睇的功夫。
梁潮伟学了八年咏春,做唔到助教,都做到经验的师兄,一招膀手,全不是咏春一回事,膀手虽分低、中、高膀,但实战是按处境而定,很难话对定错,但梁潮伟的后护手却告诉我们这是高膀,这样一高一低,全失咏春奥义。
首先,咏春高膀,只需平肩即可,前臂开展135度,后护手在肘处,高度在肘处只露小许手指即可。因为膀手接拳位置在手腕位,后护只不过作第二重防御,当膀手防不了时,作出保护。
梁潮伟要中膀,保护心脏,则请将后护手放低一点,如果要高膀,不是护手提高,而是膀手提高至与肩水平即可,护手只露指小小即可。
若照这样架式,打中路,只要肘底力强,便可突破膀手打中,打上路,护手亦未必保得住。
传统咏春的问题,在於手法松散,不够精准,亦没有实战检证,所以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不出问题,因为根本不战。
终日叫徒弟放松D才可感受对方的力,才可以变招制胜,但不知结构有问题就已定败局,即使盘手练习,膀要膀足,摊要摊足,不能「求其」。
外国人学咏春胜中国人,除了他们比我们更勤力、更有热诚、比我们更大只、手长外…,对每一个动作十分讲究,重覆练至精准为止。试问这些手法怎会胜外国人呢?
我们可以做的,除了手法考究一点外,技术的变化巧妙亦是重要关键,重覆练习可以令手法精准,但问题是十分死板,灵巧欠奉。不过如果手法在技术上结构上已有问题,就好像地基有问题,兴建几多也会倒塌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2-12-16 10:46回复
    不是跟叶准学的吧


    2楼2013-02-01 14:2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还有梁绍鸿


      IP属地:广东3楼2013-02-01 20:31
      回复
        护手完全错了


        IP属地:广东4楼2013-02-09 22:11
        回复
          拍个电影而已,何必太较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4-07 16: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