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跨万里长城,以阴山余脉与内蒙古接壤,自古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汇之地,向以“山西之肩背,神京之屏障”而为兵家所注目。全县总面积1674平方公里,现辖 7镇13乡,人口25.13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战国时,起武灵王二十年,打败林胡、楼烦,扩地千里,置郡筑城,此置高柳,西汉为高柳县,为代郡属县。后魏永熙于县置高柳郡,唐称清塞军,辽置长青县,金、元两代改为白登县,明设阳和卫和高山卫,清雍正三年改称阳高县,今因之。千百年来,阳高虽废置无定,但一直是汉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生息、繁衍之地。1993年 7月,原雁北地区撤销,阳高县划归大同市所辖。
阳高县三面环山,北有云门山,西有采凉山,南有六棱山、殿顶山,平均海拔1900米以上,其中以六棱山最高,海拔2375米。六棱山,云门山为东西走向,采凉山为南北走向。县城周围与天镇合为一个小型盆地。南部的桑干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该县的主要农业区。境内河流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黑水河,均属永定河水系,以白登河最长。该县属内蒙古大陆性高原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年均气温 7度,一月均温--11度,七月22度,平均降雨量 400毫米,初霜期为 9月下旬,无霜期 130天。
该县现有耕地81.18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黍子、豆类、莜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葫麻、葵花、花生、甜菜、瓜类、蔬菜等。另外,绿肥、白麻、烟草、药材等也有种植。
阳高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铝、锌、钼、铜、金、铁等多种金属矿和煤、泥煤、石英石、石灰石、油石等非金属矿。山区铁矿分布较广;现正在勘探的长城乡堡子湾金矿,品位10克每吨,储量约 5吨;六棱山下的石灰石储量巨大,钙含量高达95%,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是该县工业腾飞的基点。目前该县主要工业行业有机械、化肥、建材、皮革等。
该县交通状况良好,京包铁路、大秦铁路横穿县境。公路交通也很方便,张家口至大同,大同至河北宣化、阳高神泉堡至内蒙丰镇,大同至天津塘沽干线公路在县境内纵横交错。起于神丰路陈官屯东至天镇唐八里、王官屯至河北阳原、吐泉、大白登至大同县西坪、大同县养老洼村至神泉堡等县级公路与上述干线公路一起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目前全县各乡镇间均可通行汽车。
阳高县境内采凉山区盛产杏子,加工成的杏脯以色鲜、形整、肉厚、耐贮而驰名,远销海内外。此外,“冰淇淋”西瓜也是该县一方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