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懒的大树熊吧 关注:145贴子:209
  • 4回复贴,共1

渴望生活—梵高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简介 · · · · · ·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欧文·斯通仅二十六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七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也成为欧文·斯通的成名作,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感动亿万读者。


IP属地:山东1楼2012-12-11 14:04回复
    作者简介 · · · · · ·
    欧文·斯通(Irving stone, 1903-1989),美国著名传记小说作家。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先后做过报童、推销员、牧童等。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于印第安纳大学任教。欧文·斯通一生创作二十五部传记小说,传主包括杰克·伦敦、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其作品在欧美各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更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


    IP属地:山东2楼2012-12-11 14:05
    回复
      2025-05-15 01:32:34
      广告
      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油画在拍卖行以天价成交。你问他们最喜欢哪一个画家,他们总是说梵高啊梵高啊。但是,他其实相貌平平,有着棱角分明的大下巴,并不讨人喜欢。他偏执孤独,嗓门粗大,举止无礼,招人厌烦。他被小孩子称作红头发的傻瓜,被大人称作三十岁的白痴。他割下自己尖叫的耳朵,却毫无知觉。为了表达自己的爱,任烛火将自己的手掌灼烧至暴皮起泡……
      在他出生的前一年,他的母亲生了第一个男婴,取名文森特,但不幸夭亡。一年以后,我们认识的画家梵高出生,父母就把他那夭折的小哥哥文森特的名字,连同对这个哥哥的哀悼与忧郁,一起给了他。除了弟弟提奥,他始终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兄弟姐妹的包围。
      人们总是说,梵高是一个疯狂的天才。似乎我们有意无意地认为,天才总是和疯狂脱不了干系。他步行数百里去看自己的初恋乌苏拉,他追求自己的表姐把手掌烧烂,他拿着刀子追着朋友高更,他用剃须刀割掉自己的耳朵献给一个妓女小鸽子……这一切,难道还不算是疯狂?可也许,在疯子的眼里,最正常的人才是最疯狂的。疯子没有我们这个文明社会所有的逻辑。疯子惟一的逻辑,就是可以不必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行事。


      IP属地:山东3楼2012-12-11 14:06
      回复
        关于梵高,正是一个专业学画画的朋友刺穿了我的虚伪。当我对梵高赞不绝口的时候,她突然问我:你看过他的画么?你知道他的《星夜》怎么看才是效果最好的呢?我当场呆住,哑口无言。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八卦野史我早已熟记于心,但我肉眼凡胎,他的画对我来说,只是一团厚厚的颜料。那我瞎扯淡什么呢?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是的,他是一个画家啊。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了,我最初爱上的不是他的人格,也不是他的画作,更不是他相伴一生的苦难,而是他的伟大。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死死盯住他的伟大,像一群喜欢荤腥的苍蝇。为什么我们中间的这么多人当初没有一丝犹豫的就认可了他的伟大?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皮笑肉不笑:“如果梵高活在这个时代,我一定要嫁给他。”省省吧,我亲爱的小白们,我敢打赌如果他真的活在当下,你是断然不会爱上他的,你只会爱上一具死了一百年以上声名显耀的干尸。
        《立春》里的黄四宝和王彩玲,就是当下的梵高,受难的梵高。你还爱么?你敢爱么?你屑于爱么?不用脸红,我们都是选择性的动物。只不过,我们选择了伟大,而梵高选择了苦难。关于事实种种,书里都有,不想多说。


        IP属地:山东5楼2012-12-11 14:06
        回复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梵高的不完美?是想破坏凡高的伟大的形象吗?不是,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他的另一面,只有了解他的疯狂,才能洞悉这个苦难的生命背后隐藏的意义。他很伟大,但他并不完美,完美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误解。歌手周云蓬说:爱上梵高,其实是爱上了虚妄中的悲剧英雄。而现在我们要知道:惟有清醒的爱,才真实可靠。
          有空看看他的画吧,画才是他真正的救赎,真正的伟大。在浓烈得刺眼的色彩里, 你会看到到那个迷惘的梵高,那个痛苦的梵高,那个热爱太阳的梵高。他对自己说: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萎掉。但他还是枯萎了,这么多这么多的苦难,一个平凡的生命不能承受。1890年7月29日,他用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腹部。他走的那天,夜晚繁星点点。
          后来在朋友的相册那里看到一张图片:无情的烈日照射着奥维尔的一片麦田,田里一座小小的墓园中间,是文森特与提奥。兄弟俩在常青藤与向日葵的庇护下,安然长眠。间或有人来这里哀悼,却从来不带鲜花,代以一小束金黄的干麦穗,中间包着一只用得断残的油画笔。就像圣经里大卫王的做哀歌吊唁扫罗及其子一样:他们活着的时候相亲相爱,死时也不分离。


          IP属地:山东6楼2012-12-11 1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