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了"外侧发光"效果的层好像下面多出了一个层,这个假想层的填充范围比上面的略大,却省混合模式为“屏幕”(Screen),默认透明度为75%,从而产生层的外侧边缘“发光”的效果。
由于默认混合模式是“屏幕”,因此如果背景层被设置为白色,那么不论你如何调整外侧发光的设置,效果都无法显示出来。要想在白色背景上看到外侧发光效果,必须将混合模式设置为“屏幕”以外的其他值。
外侧发光可以设置的参数包括:
结构
混合模式(Blend Mode)
不透明度(Opactity)
杂色(Noise)
渐变和颜色(Gradient or Color)
图案
方法(Technique)
扩展(Spread)
大小(Size)
品质
等高线(Contour)
范围(Range)
抖动(Ditter)
混合模式(Blend Mode)
默认的混合模式是“屏幕”,上面说过,外侧发光层如同在层的下面多出了一个层,因此这里设置的混合模式将影响这个虚拟的层和再下面的层之间的混合关系。比如

不透明度(Opactity)
光芒一般不会是不透明的,因此这个选项要设置小于100%的值。光线越强(越刺眼),应当将其不透明度设置得越大。
杂色(Noise)
杂色用来为光芒部分添加随机的透明点。杂色的效果和将混合模式设置为“溶解”产生的效果有些类似,但是“溶解”不能微调,因此要制作细致的效果还是要使用“杂色”。

扩展(Spread)
“扩展”用于设置光芒中有颜色的区域和完全透明的区域之间的渐变速度。它的设置效果和颜色中的渐变设置以及下面的大小”设置“都有直接的关系,三个选项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下面的例子中,前一幅的扩展为0,因此光芒的渐变是和颜色设置中的渐变同步的,而第二幅的扩展设置为20%,光芒的渐变速度要比颜色设置中的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