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所见种种,我也能够有些体会,能知些世事人情故理,所以我列三人,他们都是在这个无奈的社会无奈的群体里工作的高尚的人。
第一,陈上合。有些人会往高处去,附着一处,臭味相投,只为所谓的一些虚无的意义,从而显得很。。怎么说呢,在我看来是很可笑的,让人厌烦的。但是我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此种迹象,反而是清幽高雅。 有时他会在不同几个地方打太极,全然不受外界影响,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他教诲人不会用最近几十年发明的政治概念来灌输你我们应该做一个好好青年,他从骨子里透出的是很古雅的文学气息,有种观念说人都是读书人,文化人,只不过这种概念还有完全与否的差异。他很接近清静无为的状态,他是个好人。对于我的意义来说。
第二,修东星。自我进入高一第一次听他的课来,我就能体会到他跟别的老师都不一样,其他的老师虽然口中没有说出那些话来,但心里对这个【】都是有抱怨的,是很低沉最后接近与同化的抱怨,他上课时经常没有带着课本,弓手直腰,在教室里幽默诙谐的讲些很深刻的问题,他有时会说民国的时候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大洋是很多的,但是【】之后就变成了臭老九,工资没几个钱,当然他是以一种很无奈又诙谐的语气说的,我知道其他他也没有多在乎这个,他真的不把这个当做吃公饭的职业,反而是毕生的事业。也行他们两个人都是老教师了,不像刚被招进校的那几个人,带着很重的孩子气。可以说是老来老成吧,一辈子了对什么事都有些体会,所以都能看淡些,就没有透出很强的功利进取的气氛,也就没有那些戾气了,与他们相处,自己也会变得平和成熟。反而,另一部分人也许要经历“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当和尚”这些过程才不会像现在这样让人讨厌吧。
第三,陈伟真。每次在学校走廊遇见他与遇见其他大部分老师的情形完全不同,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很浓烈的自由主义的气息,在这个个时代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喜欢他的,因为他自然的更像一个你的同学,朋友,而不是带有阶级色彩的“老师”,不是需要一句体制化的问候,完全当做是你生活中的艺术落脚的地方,尤其在这样一个尴尬的时代里面。他是个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