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这部电影一上映我就去看了,本来是很早就想写一下这部电影,但是因为忙给搁弃了,今天到办公室复印东西的时候,听到杨普和占锋在议论这部电影,其中占锋说:“看了这部电影,好像没什么 又好像有什么”,这句话最能说明这部电影。
先说这个故事的基础吧!
主人公印度少年因为家人给取了一个法国巴黎游泳池的名字,在印度语中直译成中文就成了小便,很让主人公烦恼,所以在上学中,强行把自己的名字改为π (读"派pài"),而其中,主人公竟然把3.14后边的数字能不停的写下去,一下在学校出了名,自然,主人公以后的名字就是“派”。这也说明主人公的记忆力是相当历害的,那么对以后的海上遇险经过,他自然是记的一清二楚。
主人公和父母之间有许多对话,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母亲是名牌大学毕业,最主要的就是:母亲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却很传统的信仰印度教,是有宗教精神的人;父亲是信仰科学和实证的人,并不相信宗教,因为他小时候得病宗教没有救好他,而西方医学救好了自己,所以父亲没有再信仰宗教,他也不断的教“派”要怀疑,要实证,要现实。
通过“派”自做主张喂老虎,父亲亲自实证,拉来一只羊在老虎面前,自然,羊被老虎吃了,父亲告诉派:“这就是事实”,派说:“但是我能从老虎的眼睛里看到灵魂”父亲说:“你看老虎的眼睛,他眼睛里反射给你的是你自己的灵魂,是你自己认为的东西”,派的哥哥也是一直在嘲笑派,说派信仰三个宗教:印度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于说派是一个很容易相信的人。就像在父亲对他说:“你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只有母亲一直在安慰他,而派通过老虎这个事件,也终于明白现实的残酷,变的沉默寡言,生活已经不是那么有趣了。
父亲的动物园生意不再好,于是想把动物卖到北美,而他和家人准备移民加拿大,结果在海上遇到大风浪,父亲和家人全部遇难,只有“派”和一只小救生船,也就是我们故事的开始,其中整个电影所讲的一个多小时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派”和小救生船上的幸存者老虎、鬣狗、猩猩和斑马,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最后老虎咬死了鬣狗,而“派”在以后的二百多天里要面对老虎一起生存下去,在这里,海上的狂努和平静以及奇妙全部展开,在电影一个多小时里,李安营造的3D场景让人难忘,这也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3D电影,从未想过李安对色彩的运用会如此漂亮。终于,“派”学会了和老虎相处,正是时时警惕这个同伴,才能在这么长无聊的时间活下去,并且获得了生存的力量,很多时候,正视邪恶和敌人,也正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好办法,“派”和老虎都活下来了,到他们到达墨西哥海岸时,“派”和老虎都已经虚弱不堪,“派”爬在沙滩上,无力的看着老虎头也不回的进入丛林,“派”这时才明白,虽然他把老虎当成了朋友,但是在老虎的世界里,从未把他当朋友,“派”伤心的大哭起来,也许正像他父亲所说的:你看到老虎眼睛里的灵魂,正是你自己的灵魂在他眼里的倒影。很多时候只是人自身一厢情愿罢了,而他父亲教他的正是:生存、现实、怀疑和理性。
第二个故事:获救的“派”被日本轮船公司询问船遇难的原因,“派”不知道,然后将海上的事情讲给日本公司的人,日本公司的人不相信:请告诉我们真相。
于是“派”说:救生船上幸存了“派”、他的母亲、船上的厨师、一个佛教徒,厨师杀了佛教徒和他的母亲,而“派”杀了厨师。那么等于是:厨师是鬣狗、佛教徒是斑马、猩猩是母亲、“派”是那只老虎。日本公司的人冷漠的说了祝您健康,就没有了,走了。
按照第二个故事,一切都是那么了无生气,前边一个多小时里海洋的奇妙和事物的奇妙全部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冰冷的现实,而“派”在海上遇到的奇妙的小岛,名形却像是个女性,而我们只能这样理解:当这几个人在海上漂着时,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就是吃和喝,那么小岛的隐喻很可能就是,杀掉别人,获得食物,而“派”很可能是吃掉了他人(包括他的母亲)而活下来。
先说这个故事的基础吧!
主人公印度少年因为家人给取了一个法国巴黎游泳池的名字,在印度语中直译成中文就成了小便,很让主人公烦恼,所以在上学中,强行把自己的名字改为π (读"派pài"),而其中,主人公竟然把3.14后边的数字能不停的写下去,一下在学校出了名,自然,主人公以后的名字就是“派”。这也说明主人公的记忆力是相当历害的,那么对以后的海上遇险经过,他自然是记的一清二楚。
主人公和父母之间有许多对话,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母亲是名牌大学毕业,最主要的就是:母亲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却很传统的信仰印度教,是有宗教精神的人;父亲是信仰科学和实证的人,并不相信宗教,因为他小时候得病宗教没有救好他,而西方医学救好了自己,所以父亲没有再信仰宗教,他也不断的教“派”要怀疑,要实证,要现实。
通过“派”自做主张喂老虎,父亲亲自实证,拉来一只羊在老虎面前,自然,羊被老虎吃了,父亲告诉派:“这就是事实”,派说:“但是我能从老虎的眼睛里看到灵魂”父亲说:“你看老虎的眼睛,他眼睛里反射给你的是你自己的灵魂,是你自己认为的东西”,派的哥哥也是一直在嘲笑派,说派信仰三个宗教:印度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于说派是一个很容易相信的人。就像在父亲对他说:“你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只有母亲一直在安慰他,而派通过老虎这个事件,也终于明白现实的残酷,变的沉默寡言,生活已经不是那么有趣了。
父亲的动物园生意不再好,于是想把动物卖到北美,而他和家人准备移民加拿大,结果在海上遇到大风浪,父亲和家人全部遇难,只有“派”和一只小救生船,也就是我们故事的开始,其中整个电影所讲的一个多小时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派”和小救生船上的幸存者老虎、鬣狗、猩猩和斑马,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最后老虎咬死了鬣狗,而“派”在以后的二百多天里要面对老虎一起生存下去,在这里,海上的狂努和平静以及奇妙全部展开,在电影一个多小时里,李安营造的3D场景让人难忘,这也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3D电影,从未想过李安对色彩的运用会如此漂亮。终于,“派”学会了和老虎相处,正是时时警惕这个同伴,才能在这么长无聊的时间活下去,并且获得了生存的力量,很多时候,正视邪恶和敌人,也正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好办法,“派”和老虎都活下来了,到他们到达墨西哥海岸时,“派”和老虎都已经虚弱不堪,“派”爬在沙滩上,无力的看着老虎头也不回的进入丛林,“派”这时才明白,虽然他把老虎当成了朋友,但是在老虎的世界里,从未把他当朋友,“派”伤心的大哭起来,也许正像他父亲所说的:你看到老虎眼睛里的灵魂,正是你自己的灵魂在他眼里的倒影。很多时候只是人自身一厢情愿罢了,而他父亲教他的正是:生存、现实、怀疑和理性。
第二个故事:获救的“派”被日本轮船公司询问船遇难的原因,“派”不知道,然后将海上的事情讲给日本公司的人,日本公司的人不相信:请告诉我们真相。
于是“派”说:救生船上幸存了“派”、他的母亲、船上的厨师、一个佛教徒,厨师杀了佛教徒和他的母亲,而“派”杀了厨师。那么等于是:厨师是鬣狗、佛教徒是斑马、猩猩是母亲、“派”是那只老虎。日本公司的人冷漠的说了祝您健康,就没有了,走了。
按照第二个故事,一切都是那么了无生气,前边一个多小时里海洋的奇妙和事物的奇妙全部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冰冷的现实,而“派”在海上遇到的奇妙的小岛,名形却像是个女性,而我们只能这样理解:当这几个人在海上漂着时,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就是吃和喝,那么小岛的隐喻很可能就是,杀掉别人,获得食物,而“派”很可能是吃掉了他人(包括他的母亲)而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