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吧 关注:597贴子:6,763
  • 2回复贴,共1

数英雄人物,还需看今朝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人不会没有侠客梦,就如同不知道《红楼梦》的不能算中国人一样。 
我多少年前曾经流连于香港那些电视剧,却对原著嗤之以鼻,理由很简单,大人管的紧,不准乱看书(后来发现大人自己要看得,藏起来然后告诉你读这样书的小朋友是考不上大学的)。那个时代啊,教育是多么矛盾而复杂,“离离原上草”紧跟着“ABCD”;马克思后面紧跟着司汤达,我的意思是上政治课上,课桌底下却是《红与黑》;心目中的英雄是孤傲不羁、侠骨柔情,作文内歌颂的却是舍身炸碉堡,总之是千奇百怪,光怪陆离。 
 
后来上了大学,图书馆里却有大量的武侠书籍可借,开始想只随便看看的,后来就像每一个武侠爱好者一样,一发而不可收了,当然看得最多的还是金庸,老金都看完了,才开始看古龙,只看了几部,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开始觉得金老的好,看了古龙,觉得老金略微世故而虚伪,后来还是喜欢他的微言大义,把艺术和人生完全分开是需要有大智慧的,金老智珠慧剑在握,是让人感佩的。 
 
其实说了那么多,并不是要谈古金,只不过作为一个引子想说说另一部小说《英雄志》,古金是报刊时代的传奇,《英雄志》是网络时代的传奇,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各有特点,各有长处。我觉得《英雄志》虽然并没有能够超越前辈,带上了时代的很多特征。  

在思想气质上,《英雄志》的作者孙晓是更加接近于金庸的,实际上他是继承了金庸的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中“侠之反”的路数的,大家想想韦小宝奇人奇事,深具暗讽中国社会文化暗流之道,但是慧剑在握如金庸者也没有办法解决其中的问题,“以文乱法,以武犯禁”,唉,任你惊才绝艳,心比天高,入世出世,都不如一个没有灵魂的小混混吃得开,故事讲到这里除了长叹一声,如之奈何。这也正是中华文明日暮西山的一刻真实写照,事情到了这一步,武侠江湖之梦,不醒也该醒了。 
   
  孙晓并不是这样,他把一个真正的儒生卢云推向了前台。 
   
  泼墨汉家子,走马鲜卑儿。在汉人的传统中,好文是一个重要传统,但是在对文化的失落感中,使得在我们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饱读诗书的文人形象也日益堕落,他们或优柔寡断、或首鼠两端,更有甚者卑怯懦弱至于贪生怕死者,都是不足道啊,在金庸的小说中,处处可见“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形象,饱读诗书的儒侠像陈家洛、陈近南等等伟则伟矣,都是不能成事之人,可爱点的文化人多是近道而非儒。 
 
 
但是大家想想,人人避世,何人治世? 
   
  难不成个个都成韦小宝,韦小宝迟早都要长大,长大以后的韦爵爷一天一天的不可爱下去,破坏性却是与日俱增。 
   
  《英雄志》的意义正在于此。 
 
 



1楼2007-05-19 11:21回复
    好帖


    IP属地:广东2楼2007-05-24 14:07
    回复
      板凳一个 扫楼路过


      3楼2007-09-09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