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吧 关注:1,008,586贴子:14,794,605
  • 14回复贴,共1

【偶发空缺书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偶发空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2-12-04 21:17:03   来自: 可可白兰地偶发空缺》的评论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84134/
  五年前,J.K.罗琳结束了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全世界的粉丝都在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会写些什么。2012年秋,罗琳的新书带着两百万册的首发量告诉了你答案——一部封面扎人、内容更扎人的chengren小说《偶发空缺》。说它是chengren小说有两层意思:首先,一代“哈迷”都已长大,他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魔法、英雄救美、邪不胜正、黑白分明的童话,而是说不清道不明、亦正亦邪的现实世界。再者,小说从各个意义上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暴力、**、卖淫、吸毒、自残、恋童等具有冲击力的成人主题贯穿故事始终,渗透进字里行间,叫人躲闪不及。在罗琳跨出这勇气十足的一步的同时,你是否也准备好了接受挑战?
罗琳自称并未想要刻意制造惊奇,她描写的英格兰南部小镇反映的也是千万个微小社会所发生的一切,这股生长在基因里的写作动力已成为必需。美好宁静的外表之下,究竟藏着多少恬不知耻的秘密、丑陋的人性,“那些被否认的事,未曾告知的事,被隐藏和伪装的事”?这是一幅不那么悦目的写实画卷,你可以说某些人物可恨,他们的心理阴暗至极,但不能否认这些人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IP属地:上海1楼2012-12-06 11:04回复

    读者总期望能在小说中看到善良的人——堂而皇之的正义使者,蒙着面纱的神秘骑士——你若戴着“哈利•波特”的有色眼镜,盼着这些可恨嘴脸的背后只不过是被误解的天狼星和操控黑魔法的斯内普,那必定是要失望了。没有人当真坏到了杀人放火的地步,他们也不是苦楚满怀、含冤受辱的英雄,结局也不会是在堕落的深渊中得到救赎。
    他们都是普通人。
    这一印象已经借特莎的心里独白呼之欲出。“科林总是喜欢凭第一印象或一次表现就对人一锤定音。他似乎永远也不明白,人性是多面的,每一张平凡的脸孔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片郁郁生长、独一无二的原野,跟他自己一样。” 小镇人物虽多且杂,但罗琳显然并非随性设定,她要描写的小镇,自然不缺小镇应有的元素,那些从事五花八门职业、怀揣着各种烦恼的演员依次登场,而作者早在这切换分镜式的人物白描中埋下伏笔。
    身为女性作家,罗琳不会错过这些表现人天性注重外表的细节:特莎在镜前观察自己老去的容颜,思考如何让拉皮手术做到不让婆婆察觉的效果;安德鲁骑车在寒风中琢磨冷风对紫红的青春痘会起什么作用;萨曼莎觉得自己松松垮垮,**不成形状。得体的外表纵然不可或缺,社会地位乃是更深层次的攀比项目。“义工的工作为雪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光荣世界”,她幻想着与女王亲临现场的景象,手持这把“寒光闪闪的武器,随时能将莫琳那股子自命不凡一剑斩断”。那些伪善的面具在道德底线之下猖狂,晚餐邀请成了解闷和报复的手段,嚼舌根、捉弄人变成头等大事,一个个似妖魔鬼怪,却又真实地展现了平凡的人性。
       


    IP属地:上海2楼2012-12-06 11:06
    回复

      与成年人的矫揉造作形成鲜明对比,受罗琳青睐的孩子们便显得格外无辜。副校长之子肥仔虽是个无视纪律的学生,“对校服不屑一顾,就像囚犯对囚衣的心情”,他的肆无忌惮受同学仰慕,令老师为难以至于视而不见。但他如此注重诚实,在他看来,“人类所犯下的错误中,百分之九十九是出于为自己感到羞愧,撒谎遮掩,想要变成另一个人。诚实是肥仔的金钱,是他的武器和盾牌。……他喜欢即使丑陋但却真实的东西,喜欢让他父亲那样的人感到害羞恶心的一切。”讽刺的是,他本身却是个最大的谎言。他一直被自己的身世囚禁,当他的叛逆行为逼母亲愤怒得道出真相时,他反而从这身囚衣中得到解脱,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施予了最大的宽恕。作者还让他的好朋友安德鲁,一个暗恋漂亮姑娘的少年去质疑外貌与内心的联系。“如此美好的躯壳之中,究竟有没有可能只住了一颗庸常的灵魂。……他(安德鲁)从来没想到过身体和灵魂会不会两相独立这件事情。”
      坦诚也许会让生活更容易些,因为伪装并没有带来幸福。那些挥之不去的阴影,如同毒气散布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每个人都在试图掩盖伤疤。社工凯第一次拜访克里斯塔尔的母亲时,她看到了一个吸毒者的不堪窘境,却深深地感到其实这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瘾君子要比自己快乐——她可以为了海洛因卖淫、偷盗,连孩子也不管不顾——没有了对现实深刻的感知力,也就不再在乎。加文参加教堂里那场在他看来别扭无比的葬礼时,怀着一个对死人的妒意暗想:“他没有巴里那样的运气,感情经历说不成一个如此美好的故事,从来没有走进酒吧就发现一个完美的太太人选站在吧台后面,金发碧眼,温柔微笑,还准备给他倒上一扎啤酒。”更叫人触目惊心的是苏克文达的生活,这个在学校里被冷嘲热讽,回到家还要接受匿名攻击的女孩,只能通过自残来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悲哀。“上一次开心是什么时候?她记得仿佛已是前世。”“那逐渐升级为需要的、去划割和流血的渴望,却无法在天光还亮时得以满足。”
         


      IP属地:上海3楼2012-12-06 11:07
      回复

        在充斥着性与死亡的绝望氛围中,小镇居民的幸福究竟该如何争取?《偶发空缺》不乏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要分辨哪种治理方式更好却是一种徒劳,就如同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缠绕纠葛,没有是非黑白。不同于霍华德持有的“贫民窟”丛地居民应该切断救济、自谋生路的主张,自己便出生于丛地的巴里则更关切于谋求那群人的幸福。“劝科林只把肥仔的举动当做青少年的正常行为,而不要以为他是反社会,这样的口才是唯巴里独有的。”巴里有着一切受人爱戴的品性,他的死引发了一场空缺议席的争夺战,而且他的影子并没有随他肉体的消逝而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在第一部中,特莎就曾看到和巴里长得很像的人,还以为是他兄弟。后来帖子风波更是真实地显现巴里的鬼魂。在巴里的葬礼上,牧师的祷告也算是一种提示: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耶稣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他的死生出了一个偶发空缺,导致的结果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它意味着新的选择、新的机会、新的形式。这个空缺势必要有人重新去填补,使它看起来完整,殊不知人们内心的缺憾却是一直存在的。“围观的那些贪婪的秃鹫与真真切切的尸体,之间的间隔何其微薄”。
        受巴里恩泽颇深的小女孩克里斯塔尔是一个毒瘾患者的女儿,表面上脾气粗暴、不知羞耻,却把一个母亲未能承担的责任扛到了自己的肩上,并且做得极好。她怕弟弟再次被送进福利机构,便用心应付社工的到访。“她带凯进了客厅,等着她看房间变得多整洁,虽是仓促而为,但也还算焕然一新:烟灰缸里烟灰倒掉了,地上乱扔的东西基本上都塞到破旧的架子上。”然而巴里的死让她失去了一个精神导师,她之后的生活便是接二连三的悲剧,被毒贩强奸,而罪犯很可能就是她三岁弟弟的亲生父亲;诱骗肥仔让她怀孕,为了得到弟弟的福利保障,不幸疏忽之下害弟弟溺水身亡。罗琳说,如果把小说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我们该拿克里斯塔尔怎么办?”
           


        IP属地:上海4楼2012-12-06 11:08
        回复

          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小说中每个隐约透着主角气质的角色到头来都只不过是骗子、罪犯、坏蛋、受害者、盟友、情人,被读者戏称为“新面具下的魔鬼”。而克里斯塔尔的各个棱角似乎也在相互强烈地冲撞,有关她的流言蜚语满天飞,她成了忍耐与坚韧的化身;她对弟弟的爱毋庸置疑,但那份爱最终却害死了他;支离破碎的家庭让她成为同情怜悯的对象……可以说巴里的死也是发生在她身上的空缺,但在她的生活中,在巴里之前,她或许已是偶发空缺的受害者。
          最后,如果你不想满怀沮丧地合上这本书,那么在这个有关丑恶与悲惨的故事中,仔细找找的话,还是会发现不少幽默的调味剂。比如,在巴里的葬礼上突然响起有失体统的音乐时,“大家依次往教堂外走去,小心自己的脚步不要踩成了这首歌的节奏”。以及罗琳从《地方议会管理条例》中摘录的一句话:“根据习惯法,弱智者永远不具备投票的合法权利,但精神状况不稳定者可以在清醒的时候投票。”罗琳在玩味一把黑色幽默的同时,扔下了一枚值得思考的重磅炸弹。
          读完这部震惊青少年心灵的小说,偶然清醒,偶发感慨,只因心里存在着一个偶发空缺。
          


          IP属地:上海5楼2012-12-06 11:09
          回复
            前排


            6楼2012-12-06 12:37
            回复
              99读书人啊 这是在哈吧....不是偶吧


              7楼2012-12-06 12:37
              收起回复
                顶。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12-06 12:40
                回复
                  表示还没看完


                  IP属地:上海9楼2012-12-06 13:03
                  回复
                    99读书人,别瞎忙乎了,哈巴里很少《偶发》的读者,与其在这里发帖,不如多在现实世界中策划几个营销活动。读《偶发》的哈迷基本都是不上贴吧的啦。


                    10楼2012-12-06 13:04
                    回复
                      在看偶发,看了两章觉得不知所云,看过吧主的书评后,决定看完它,我是一个长大了的哈迷,期待在这本书里发现另一个世界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9-15 18:57
                      回复
                        恩,为了这篇书评我决定去看看


                        14楼2014-09-18 12:17
                        回复
                          好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9-09 1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