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049贴子:353,338
  • 2回复贴,共1

求助:传习录中对于“求中”“宁静”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陆澄录中 先生先说“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又说“只有潜伏在 终不能绝去” 既然推崇了“喜怒不表现出来” 为何又要反对“将病痛隐藏在内心”呢?我感觉这两者方向一致阿。


IP属地:日本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12-04 23:50回复
    其一,一个人静坐时那种心灵宁静的心态,不是未发之中。因为未发之中不是气,故也不是气平稳未发时的气象。所以阳明说:“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
    其二,儒家不推崇所谓喜怒哀乐不表现出来,此是楼主理解错误。儒家推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三,喜怒哀乐之发正有所谓的
    病痛,即如上言,乐而淫,哀而伤,即是病痛。故有所谓隐藏之说。静坐时,只是养静坐时之气定,而当发之时,则人难免有所控制不了,所以阳明要人:“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静时须养,动时须磨练。才能达到喜怒哀乐发而和的目的。


    2楼2012-12-05 00: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