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2日漏签0天
李宇春吧 关注:1,335,685贴子:72,396,79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123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李宇春吧
>0< 加载中...

【LEE周刊 总第5期 文字版】全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感谢 @lee周刊 的同仁们及 @ 春色满天下 的辛苦工作


  • chris小葱wac
  • 知名人士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SF


2025-07-22 18:32: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编者的话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封面报道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皇后为谁狂
  文 / D调无比D小D、京城黄鼠狼、上凤一、宇谧
  资料收集:米穗儿、崤枞、子墨new、李二飘、年年为票
  “可能因为一首歌的感动而买了专辑,也可能是因为喜欢某个明星而买了专辑。那么,大家买的第一张专辑是什么呢?”在微博上,有人发起“你买的第一张专辑是谁的”的话题,引来了众多参与者,答案五花八门,也满载回忆——邓丽君、小虎队、张学友、罗大佑……中国的流行音乐,已经从邓丽君时代所称的“靡靡之音”走上了“台面”,买唱片也曾是件很风靡的事。然而,在互联网的电子时代,“唱片已死”的论调却占据了主流。当我们习惯了电脑、习惯了互联网、习惯了手机,实体唱片似乎在慢慢走远。
  幸运的是,华语乐坛中有一批人仍在坚持着,他们怀抱着对音乐的敬畏,献出自己的诚意之作。比如林夕,比如陈辉阳,比如张亚东,比如,李宇春。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实就在实体唱片业萧条之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数字音乐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尼尔森公司的统计显示,在美国,2011年数字音乐销量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0.3%,首次超过实体唱片销量。在华语乐坛也是如此,唱片业似乎日薄西山。
  ●数字时代的亮眼成绩
  传统的线下实体专辑购买愈发呈现出小众化的特征,歌迷购买专辑往往只出于收藏的目的,这类人群在购买时出于价值大于价格的心理,会因获得实体的满足感而大大提高价格的可接受范围。然而,音乐爱好者终在向线上不可逆转地迁移,无论是互联网络还是无线终端。
  国内各大唱片公司大佬近年开始以“开辟者”的姿态积极面对数字化时代,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唱片公司与音乐人积极探索新的音乐发行方式,网络的发展亦要求音乐产业更多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在线数字发行模式。其实,作为中国顶级流行歌手的李宇春一直以惯有的创新精神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实践。早在2005年,李宇春的单曲《冬天快乐》就成为国内首支数字发行的单曲,并创造14小时5万次下载的销量奇迹,至今仍无人超越。
  出道七年后的今天,李宇春带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诚意之作,又在充满变数与无限未知的数字化互联网络打下了漂亮的一仗。这一次,更多人开始正视以音乐人之姿立足乐坛的李宇春。这些转变,无一例外是通过数字化的互联平台完成的。
  《似火年华》作为专辑中首支推出的MV,一经发布便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在内地最具公信度的MV音乐榜“音悦V榜”,总播放次数超180万,下载数亦过6万之多。其于8月20日一经发布即称霸榜单,在榜四周,拿下第35、36、37三期内地冠军,38期位居季军。值得一提的是,38期的冠军之位是由上榜一周的李宇春新专辑中第二支MV《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空降夺得。
  线上试听部分,《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感谢你感动我》等歌曲已数次占据QQ音乐、百度音乐等各大音乐平台新歌排行榜的前十。而凭借新专辑的迅猛势头,李宇春亦成功杀入QQ音乐华语女歌手第九名,排名大幅度上升。
  截至9月19日,QQ音乐试听数据显示,这张新专辑的试听总量超过1600万次,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专辑发行不过两周时间。社交式平台豆瓣音乐上,不乏因口碑慕名而来的众音乐爱好者,不乏被惊艳到的本着打酱油之态去听专辑的人士,亦不乏本就喜爱李宇春的歌迷,149篇高品质乐评,8分超高评分,更是在众最新发布的专辑中独占鳌头。
  这一次,李宇春历经七年磨砺、七年感悟,借着互联网的发展,带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在虚拟数字音乐时代开辟了更大的疆域。而李宇春通过新专辑传递的正能量也因为互联网吸引了更多的人,虚拟互联网络已经构建了完备的交互系统,并不断制造大众流行,实现了对人们真实生活的影响。
  “唱片已死”似乎过于沉重,实体唱片的萧条似乎已成定势,然而,音乐仍在。常说音乐无国界,其实,音乐也不分载体。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此外,还有一位音乐人不得不提——李宇春出道后的第一位导师张亚东。
  有人称,张亚东是现代音乐的集大成者,然而上个世纪很多人认识张亚东,则是从王菲开始。1997年加入百代唱片公司后,王菲的唱片基本都由张亚东打造,从《浮躁》到《寓言》、《将爱》等专辑,他的英式电子摇滚风格使得王菲除了拥有独特嗓音之外,还开拓出有别于当时港台商业歌曲的音乐特质,站稳了天后位置。而王菲给予他的则是宽松环境和不加压力的信任,这些都使得张亚东能够天马行空地实现自己想法,并逐渐以“编曲”和“制作人”的身份走到台前,第一次让幕后制作成为流行音乐中的明星。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连续制作朴树、陈琳、许巍等歌手的畅销专辑,张亚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摇直上,甚至被很多人奉为“内地教父级音乐人”。
  2003年,张亚东给王菲发了一条短信:你是一个逃兵。这一年王菲退出歌坛。此时的内地唱片界正在遭遇变革期:一方面,内地音乐人暴增,并通过网络发表作品,一时间音乐作品泛滥;另一方面,传统唱片迅速式微加之盗版猖獗,数字音乐开始主宰市场。随后,张亚东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厂牌“东乐影音”,并与太合麦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关系,担任其音乐总监职务。
  即便张亚东已是华语流行乐坛的金字招牌,面对萎靡的唱片市场,也仍免不了在此后的两年里没有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直至2005年底,张亚东再次站在聚光灯下,这次他为刚刚签约太合麦田的乐坛新人李宇春担任新歌《冬天快乐》的制作人——这首通过数字音乐发行的单曲,上线20天便净赚人民币60万元,赢得媒体一片好评。紧随其后的便是李宇春首张专辑《皇后与梦想》的制作任务,这张至今仍褒贬不一的专辑大胆地启用了年轻的创作团队,其中就包括彼时的新锐创作者,现今的著名音乐制作人谭伊哲。纵然《皇后与梦想》一时被部分媒体诟病为“曲风庞杂、风格混乱”,但单月43万张的销售数字仍旧对毫无惊喜的2006年内地流行乐坛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时隔一年之后,再次由张亚东操刀制作李宇春的第二张专辑《我的》。相较于前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在选曲和编曲的风格上都明显统一。其中,由著名作词人易家扬(代表作《单身情歌》、《遇见》、《独家记忆》)创作的5首歌曲,更是为这张专辑增色不少。而张亚东也凭借这两张专辑制作人的身份连续两年夺得当年多个榜单最专业、重磅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大奖,在音乐性、商业度等方面全面受到肯定。
  即便张亚东和李宇春磨合了近两年,但日后李宇春再回忆起《我的》这张专辑时,却说它急于强调证明自己,“这不完全是我的方式”。金牌制作人与金牌歌手的发现是相互的,彼时尚在摸索的李宇春不是定位明确的“王菲”,而张亚东也没能成功把她打造成第二个“王菲”式的案例。
  相比早已声名在外的张亚东,谭伊哲和李宇春的合作有些共同成长的意味。谭伊哲与李宇春的结缘大概能追溯到李宇春的第一张唱片,那时他在专辑中出现最多的地方是“编曲”,然后是“吉他”和“键盘”。然而,从太合麦田的张亚东时代到天娱传媒的李宇春工作室,李宇春的专辑里再也没少过谭伊哲的名字。
  2004年在加拿大完成音乐制作专业的进修学习后,谭伊哲便回国成为张亚东旗下“东乐影音”的签约制作人,并以新锐创作者的身份参与了《皇后与梦想》和《我的》两张专辑的编曲工作。在与李宇春的第一次合作中,谭伊哲就凭借《Loving》获得了当年中歌榜的最佳编曲奖,为两人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而《我的》全国巡演则是两人长期合作的起点。
  经过五站巡演的磨合,2008年谭伊哲开始担当李宇春新专辑《少年中国》的制作人,这是李宇春首次参与作品创作并独立企划专辑,也是内地第一次推出迷你专辑,并被公认为奥运年最成功的音乐唱片。从这一年开始,谭伊哲的音乐事业也开始迅速上升,不仅为多位歌手制作专辑,还开始担任那英、李健及多场大型演唱会的音乐总监。
  在谭伊哲的鼓励下,2009年李宇春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最终有了《李宇春》这张真正诠释自己的专辑,也是她向创作型歌手的正式转变。此后李宇春的两张专辑,以及2009年“阿么”北京演唱会、2010年南京WhyMe演唱会都由谭伊哲负责制作及担任音乐总监。而此次《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总制作人,仍是谭伊哲。同校毕业的李宇春和谭伊哲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辉煌,默契程度自不必说。
  回顾七年,李宇春的歌手生涯中从不乏所谓的“大咖”:或是曾经的金牌音乐制作人转行拍电影;或有昔日的唱片界“大佬”日薄西山,体验一把烤鸭人生后,终究免不了“回炉”再战音乐江湖;抑或是往日的“新人”,在磨练中逐渐成为今日的“大咖”。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记”,任谁都无法独立成篇,过去的就过去了,王菲不会再有,李宇春亦不会再有。
  林夕问李宇春:“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找我?”
  陈辉阳说:“这次跟春春合作奇遇的美事回忆,一定可以跻身在自己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三甲前茅。”
  他们或一路追随,或开启新篇,一票“狂”人为李宇春集结,一同疯狂。在这个号称“唱片已死”的时代,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不表达 ,我们就老了
  文 / 雾都黑米
  CARTOON VISION / 依依Louisa
  十首歌,七首创作,三个惊喜合作者,一张完整表达情绪的专辑。
  李宇春也曾质疑过这样的配比,是否自己创作太多,合作太少?可除了自己,谁可以用准确到心的词汇总结这些年的青春与成长呢?于是,还是自己执笔吧。那些想要表达的情绪还别在心里没有化开,而音乐,是一个多么私人化又多么适合的突破口啊。
  这还是一张清脆带着温柔,轻快中暗含感伤的专辑。“再不……就……”的句式出现多年,只是“疯狂”二字总是显得那么血脉贲张,不像深埋于温柔乡里的爱情一样揉入骨髓,所以拿来做一张专辑的标题,效果一定会胜于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出的忧伤文字,被灌上旋律的语言,或张狂或讽刺或安静或舒展,只要有着一层音符外衣的包裹,千变万化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这一次,李宇春不再纠结执拗于某种风格的统一,而是将唱作议题拉回到了概念内核的基准之上,以“疯狂”为题,以七首创作为量,用作品,过着表达一切的瘾。


2025-07-22 18:2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似火年华
  词/韩寒 曲/李宇春 制作人/谭伊哲
  韩寒笔下成名那年,17岁,拒绝高考,握着上百万的书籍销量数字潇洒转身。那一年,李宇春15岁,不知道有没有也捧着《三重门》笑得开怀的岁月,只知道三年后这小姑娘在学校礼堂倒腾出一场个人演唱会,然后满头大汗呲牙咧嘴地应付着四面八方涌来的签名本,一脸懵懂开心。李宇春说疯狂这条路上,韩寒是她的前辈,但其实她也没有被甩下多远。所谓三岁看老,不外如此。
  李宇春+韩寒的组合,新鲜,有趣,有噱头。韩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华丽词人,李宇春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木桩歌手,硬碰硬的结果就是,硬货出炉。
  《似火年华》并没有像名字那样似火,韩寒式的于悲天悯人中流露出的叛逆在歌中无形流窜,披着件正能量外衣,衬着李宇春独特的半平和式曲风,成就了一款说不清道不明的轻摇主打。这歌太抻心,并没有一般摇滚的酣畅淋漓,而是总在副歌的结尾处拉那么一下子,再拉一下子,吼不完全,哭不尽然,留下的就是大把可供回味的空间。直白的词配婉转的曲,扰得你心肠九曲十八弯。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年华似火,燃尽疯狂。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聋子
  词/林夕 曲/陈辉阳 制作人/陈辉阳
  当8月26日,这首浓重港味的前奏在北京巡演的舞台上首次响起的时候,不自觉就随之调整了坐姿,深吸了一口气:果然,“夕阳”来了。
  李宇春为林夕命题的这道作文本是安静甚至悲伤占据多数的情绪,当四周喧哗的声音太多时,当一个聋子,也许更能遵循内心的声音。林夕的词在悲怆中透出了无奈与释然,但陈辉阳却为这部聋哑默剧布了一道恢弘的光。作为古典乐与弦乐的推崇者,陈辉阳在这首歌里将自己的西洋古典流行风运用得淋漓尽致。开场恢弘的提琴合奏仿若拉开了一道音乐剧的大幕,当李宇春一开口,提琴声却戛然而止,密集却清透的鼓点插入,最大程度突出了李宇春声线中最迷人的中音部分。第二段开始后,伴奏逐渐丰富,画龙点睛般的钢琴短音若隐若现,将歌曲氛围渲染得更加空灵隐秘。现实题材衬上复古编曲,眼前呈现出的,就是港乐黄金时代的点点滴滴。
  当“夕阳”遇见李宇春,我们就听到了,经典的缅怀,以及,新鲜的崛起。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海上的月亮
  词/李宇春 曲/郭家铭 制作人/陈冠甫
  在这张崭新的专辑中,早在三月份就曝光的《海上的月亮》是个容易被忽略的存在。在这张以“疯狂”为主线的专辑中,最安静的《海上的月亮》也是个略显尴尬的存在。但它的高质量与出现的转折性意义,却无疑可以在专辑中胜任着这第三重要的位置。早在今年初它作为“WhyMe”演唱会的预热新单出现的时候,就已经以其温柔傲人的姿态向着听众们宣布,李宇春的创作,开始由具象迈向意向,开始了一次跨越式的进阶。
这其实不是一次愉悦的创作经历,颈椎疼痛发作导致被迫静养,对正在努力排练的歌手李宇春而言不外乎是焦人的噩耗,但对创作者李宇春而言,却是突破的契机。抑郁往往是灵感的良药,就如同悲剧总是会更深入人心。被迫“静下来”的李宇春笔下的文字带着内心的情绪流淌而出,低沉的钢琴与轻缓的吉他声交织,开场就滑了一个极低的低音,让听者的情绪也跟着先抑后扬。而前奏与尾音中清脆的钢琴独奏仿若午后窗边的风铃一样,摇荡着治愈人心。
  所以,在这嘈杂的世间,偶尔也让自己安静一下吧,就仿似平静的海面上,那轮皎洁的月亮。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感谢你感动我
  词/林夕 曲/陈辉阳 制作人/陈辉阳
  很想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初听到这个歌名的时候,会自动将其想成一首公益歌曲?
  这名字太不“林夕”了,这歌词太“李宇春”了,林夕太过了解她了。
  不知道两人见面的那个香港的下午交了多少的心,也不知道林夕在以往的日子里,关注过多少这位“这么晚才来找他的”小叛逆歌手,才会写出这样百搭百解的歌词。
  词霸先生交上来的三首作品,唯有这一首不是命题作文。于是这一首歌就变成了可以从任何角度任意解读的作品,在所有试听类网站与投票网站中,名次一路遥遥领先。
  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块软绵绵的地方,等待着这样一个人的守护,或者,期待着这样一份没有牺牲、没有压力、没有捆绑的感情。真正的爱,可以帮助人成长并看清前行的道路,而非令人混沌迷糊,或是心里始终抱着一份亏欠。
  陈辉阳这一次选择用短暂的前奏过渡完之后,将副歌部分直接切入,先点题,再叙述。而李宇春也选择了与《似火年华》完全不同的唱腔,回归了她最本质轻柔的声音演绎,让这首歌曲的风格与主题高度统一:轻松爱,感谢爱。
  而这样的相处方式,又何尝不是这七年来,玉米与她,最想要达成的理想相处模式。
  感谢你,感动我。感谢你们,感动我。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生命线
  词/李宇春 曲/珑哲 制作人/谭伊哲
  本来可以很有质感的话题,又被她写成了调皮的R&B。
  不知道她曾被谁要求过看手相,亦或者这些年也有人没断了想知晓她生辰八字帮她算命求吉凶的念头。所以她可以要求林夕写歌讽刺无处不在的“亲爱的”,自然也可以自己写歌讽刺这些无聊的封建迷信。
  制作人从上张专辑开始坚持不懈使用的电音元素,以及电脑合成的复杂混音效果在这首歌的编曲上登峰造极,开始的特效音切进,中段Rap与复杂和声的加入,以及贯穿整首歌电子合成器的音效,无一不在转移着听众的听觉焦点。而这些特效的应用使得歌词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也令《生命线》这首歌很容易被划进爱好的第二阵营中,要耐心对着歌词本多听几遍才能品出味道。比如夹杂在其中的那句萌爆了的“怎么办呢?”之类的小心思,都需要细心发掘。这首多年前压箱底的创作,如今遇到的曲子未必是最适合它的搭档,却也用俏皮的口吻,把这件严肃的事情说得可爱逗趣,也算物尽其用。
  毕竟信命中注定,不如用力在一起。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ello Baby
  词/林夕 曲/Lee Hyeon Wook 编曲/谭伊哲
  算算,这首词应该是这张专辑里面字数最多的一首。
  一首讽刺胡乱满天飞的“亲爱的”的歌,被林夕写成了一篇杂文,在演唱会现场首次听这首歌的观众们,就算分神盯着大屏幕读词,估计也会被各式各样的Baby冲昏了头脑。这首歌被李宇春带着四处解读主题前,不会有人想到这一层面,就好像“亲”或者“亲爱的”被陌生人彼此间叫得亲密火热也并不会觉得奇怪一样。李宇春不是自来熟,可以礼貌寒暄,不会假笑迎人,这是属于她独特冷清的部分。于是她的讽刺也被林夕写得有趣,各类成语短词的层叠堆砌配上花花世界一样的电子音效,再加上李宇春刻意放缓尾音的飘忽唱法,就勾勒出了一个荒谬无序且随意散漫的世界。Hello宝贝,你好卑鄙。
如果不交心也能喊“亲爱的”,那彼此之间都算什么东西?


2025-07-22 18:20: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燕云三少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时
  词/李宇春 曲/温伟杰 编曲/谭伊哲
  小女儿家的细腻心思,终于在这首《当时》上面,毫发毕现。
  这是一首纯粹的悲伤情歌,连带着李宇春的唱腔也随着歌曲内容改变着,其他歌能听得出来多嬉笑戏谑,这一首就能听得出来多温柔悲伤。
  其实是特别短的词,其实是特别简单的曲,特别简单的伴奏配着特别有感情的声音,就特别能打动人,返璞归真的东西总是更容易入心。李宇春说这首歌是致敬林夕的那首《当时的月亮》,词的头尾都与那一首经典之作相互呼应。这是一首被李宇春抠字眼抠到极致的作品,“化作”还是“化做”?对文字纠结细致到这个程度的人,才有资格谈“创作”二字。当李宇春可以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时候,就又是一次创作的脱胎换骨。
  没有故事的一首歌,居然就被唱出了故事。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123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李宇春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