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难”是近年来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孩子到了入托的年龄,想要上一个理想的幼儿园,那是需要运用金钱、人脉、感情等各种战略才能达成的目标。为什么呢?综合各种原因,“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是首要原因。
资源不足,那是因为投入不够。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为0.0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所以,要解决“入托难”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政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临沂市委、市政府二十件实事之一,“三年完成新建幼儿园430所、改扩建幼儿园923所的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新建幼儿园开工234所,已完成146所;改扩建幼儿园开工208所,已完成176所。同时,全市161个乡镇也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相信,随着这些幼儿园的建成,许多还在为孩子“入托难”而担忧的家长们就可以暂时缓一缓了。为什么是“暂时缓解”呢?那是因为,硬件效用的最大发挥,还需要软件来保证,比如说,幼儿园的收费、招生标准是否统一?管理是否规范?师资力量是否平衡?这些,都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入托难”的问题,除了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之外,还要政府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制订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调配师资力量,以确保孩子们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避免有的幼儿园爆满、而有的幼儿园门庭冷落的现象出现。
政府有位,娃娃们才能个个有位。相信,随着教育资源投入的不管加大,相关制度、标准的不断完善,我们将不再为孩子入托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