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乌苏里江吧 关注:128贴子:16,150

虎林新闻网今天开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10点正式开网,热烈祝贺!


1楼2007-05-15 06:37回复
    情系乌苏里江 
     
     签发时间: 2007-05-11 
     
      作者:李玉兰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数不清,多少次,恬静的乌苏里江水就这样承载着赫哲人的渔舟,流曼着优美的民歌,舒缓地流进我的梦境里。梦里的乌苏里江,细波鳞鳞,笼罩着夕阳的余晖,宛如一幅完美绝伦的水墨风景画,透射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当我循着梦中的呼唤,虔诚地来到她的身边,那在许多人眼里平淡无奇的江水却蓦地牵动了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结:多么朴素无华的乌苏里江,多么宁静淡泊的乌苏里江呵!没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没有烟江画柳,秀女采莲藕。只有这一江春水,承载着历史、承载着传说,缓缓地流淌着;只有两岸苍莽的丛林,如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江这水。

      恬静的乌苏里江呵!你曾目睹了二战的刀光剑影,你曾经受过珍宝岛之战的硝烟烽火的历练,你曾流淌着过中国劳工的血泪,如今,又承载着中苏两岸睦邻和平的使命。你的心有多深、胸怀有多么广博,才会背负如此的沉重,依旧波澜不惊?

      我的心,倏然之间,和这一江春水相通了!于是,我走下堤岸,想和这江这水靠得再近些,再近些,直到清凉的江风吹起了我的裙裾,直到细波微澜淹没了我的足踝,就这样久久地伫立着,品味着,期待着……

      夕阳摇曳着飘飘裙裾,终于姗姗地向西滑落,落日的余辉,斑驳的树影,为乌苏里江披上了一件霓虹羽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不知道,是大自然的美丽开掘了诗人的才思与灵性,还是丹青妙笔赋予了大自然不朽的艺术生命,但我却深知:人与大自然之间原来竟有着如此难以割舍的情缘与默契。我久久地沉醉在这份感动里,极目处,微波轻澜,水鸟低飞,几叶归帆的渔船正悠悠地泊向江岸。呵,这就是我期待以久的时刻么?这就是我梦中的乌苏里江么?情缘一现,而我已等待多年。

      月色渐浓,月下的乌苏里江愈发显得安祥,宁静,昭示着她的与众不同。我的心也因之而淡泊而宁静。我终于明白:乌苏里江的美,并非仅限于我们的视线所及,而是靠心灵的感悟与体会。

      夜色慢慢地袭来,游人已渐渐离去,我依然痴痴地站在江畔,一任这宁静的江水,缓缓地漫过足踝,漫过心灵~~~~

      发表于《鸡西日报》副刊


    4楼2007-05-15 06:41
    回复
      我的祖母 
       
       签发时间: 2007-05-14 
       
        作者:王爱平
        祖母活着该有108岁了。老人家是公元2000年农历正月初九走的,那年,祖母整整103岁。祖母一辈子没得过大病,她是老死的,象灯碗里的油慢慢熬干了。 
        祖母生于清朝光绪末年1898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祖母领着十三岁的父亲和十七岁的三姑,从山东老家掖县来到位于那丹哈达拉岭下的饶河县东安镇,扑奔早年闯关东过来的祖父。饶河地处中苏边境,东安镇紧挨着乌苏里江边,地方不大,但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所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就侵占了这里。祖父当时在东安镇是爬杆子、修电话线的,整天异常辛苦,家里的事很少过问。在山东家时,裹着小脚的祖母就领着几个姑姑和父亲一块耕种着七八亩薄地,种地、拔麦子时起五更、爬半夜遭了不少罪,全家就指望着那几亩地生活。等到了东安镇,大姑、二姑出门子留在山东,三姑嫁给了饶河东安镇上的一户贾姓人家,父亲则在小学读书。1945年东北光复后,父亲辍学到距东安镇三十里外的斯马力山,给一家皮铺当半拉子种地、挑水,夏天种地、冬天到大孤山山沟里打拌子。那时,这个地方家家户户都种植罂粟(大烟)。种大烟是沟里百姓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收获后,就可以拿它到抚远、同江等地换些粳米、白面,家里添置些生活必需品啥的。我上小学时,一次,搞不清咋回事突然肚子疼得要命,祖母就背着我,悄悄从包袱里找出个黑线团,把线团上的线抖搂开后,露出一枚丸药大小的黑褐色的东西。祖母哄我说是熊胆,能治拉肚,用剪刀咔嚓下火柴头大小的一快,急忙再把线缠上。我赶忙放进嘴里吃了,只觉得巴苦巴苦的。服下去不久,肚子奇迹般地不痛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神秘的东西就是大烟。听祖母讲,那时穷苦百姓有个大病小灾头痛脑热的,谁舍得花钱抓药吃,大烟可是家家地里都种,谁家也不稀罕的东西,就成了当时啥病都用它来扎古的药。祖母还告诉我,当时镇上的日本娘们也不少,走路和当地妇女见了面总是客气地点头哈腰。一次,祖母换豆腐过木板桥时,不小心脚蹩在了桥缝里,端的盆子一下子甩出老远,当时脚背就肿起来了,把祖母痛得够呛。附近的日本娘们听说了教给祖母一个偏方:用米醋和白面活得匀溜溜的,不薄不厚的敷在患处,用布条轻轻缠裹可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祖母照着做了,脚伤没多久就好了。后来,这个偏方祖母传了下来,街坊邻居不管是大人孩子谁磕着碰着了,祖母都会主动把这个偏方告诉人家。上初中在虎林二中校办农场学农时,我在公路上被一辆黄河摩托撞飞出去十多米,胳臂挨地重重地摔在路边,骨头没啥大事,但整个左胳膊痛的抬不起来了。回到家,祖母心疼的不得了,忙如法炮制,连医院也没去,过了一阵子胳膊也就慢慢地好了。
        祖母一辈子没念过书,勉强认识自己的名字,但小时侯我最早的启蒙却是从祖母那里开始的。象三字经里的“马牛羊,鸡犬豕”,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三娘教子”的故事,都是从祖母那里听来的。“老莱娱亲”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叫老莱子的人,为了取悦百岁的老母,竟拿着拨浪鼓象个顽童似的佯作跌倒疯疯癫癫地玩耍。
        祖母是个慈祥而又刚强的老人。她为人豁达,与人为善,宁肯自己吃亏,从不占人便宜。祖父去逝后,祖母四十九岁守寡,当时父亲才刚满17岁,孤儿寡母的从苦日子里一步步熬过来不容易。岁月的磨砺使祖母变得十分刚强,打小时侯起,我是很少见她在人前掉泪的。六十年代中期,太外祖母、舅外祖父相继去逝,山东家捎来信祖母得知噩耗后,虽然很悲痛却没见她掉过泪。唯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被人诬陷为苏修特务,在政治上和精神上都遭受磨难时,祖母悄悄地哭了。小时侯,我是祖母一手看大的,又是家中的长孙,所以,祖母对我特别疼爱。自然,我对祖母的感情也特别深。那时,祖母经常领着我到乌苏里江边洗衣服,在江边祖母是一点水也不肯让我沾的,生怕我下到水里有一点闪失,拿脸盆往江里一舀,竟舀上许多快活游动的小鱼,就让我守着这盆鱼儿玩。一次,往江沿走时,看到道边一家门幌上挑着一只很旧的鞋,就问祖母是干啥的。祖母说是掌鞋的,我随口调皮地问:这家是破鞋呀?祖母听了很不愿意,训斥我以后不许瞎胡说,再胡说到哪去也不领我了。往后,碰着啥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我成天跟在祖母身边,到邻居家串门,上街买菜啥的都领着我。跟着祖母上街买东西,从没见她和人计较,更没见她买完菜再往称上扔一把。借邻居家一瓢白面,往回还时挖的面都冒尖。借人家半碗酱油,还时总是装的满满的。一次上街,我看到有个邻居买窝瓜时,没过称就把一麻袋窝瓜悄悄扛家去了,便把这事学给了祖母。祖母说:“这样的人不长俊,咱千万别跟她学。”对别人给的好处,祖母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得,我和祖母打前站从饶河搬到虎林那天,邻居挺胖的郭姨老远就笑盈盈地迎出来,竟然不小心“噗嗵”跌倒了,摔得结结实实的。祖母心里很不过意,直到百岁时一想起来还念叨这事。在老广场边上住时,街坊里有两家阿姨都姓高,一个挺胖的,一个挺瘦的,祖母好奇地瞅瞅这个再瞅瞅那个,干脆就以“胖高”“瘦高”相称谓。祖母这么叫出去了,两家高姓阿姨听了都笑嘻嘻的,似乎对这种称呼很满意。


      5楼2007-05-15 06:42
      回复
         著作权法上的改编,是指在原有的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对音乐作品的改编而言,改编作品应使用了原音乐作品的基本内容或重要内容,应对原作的旋律作了创造性修改,却又没有原有旋律消失。《乌苏里船歌》乐曲的中部在整首乐曲中反复三次,虽然首部尾部均为新创作的内容,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但就乐曲整体而言,如果舍去中间部分,整首乐曲也将失去根本,因此郭颂关于《乌苏里船歌》与《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的乐曲存在不同之处和创新之处且在表达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的上诉理由,并不能否定《乌苏里船歌》的乐曲基本保留了赫哲族民歌基本曲调的事实,郭颂上诉认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所做的鉴定在实体上存在问题,与事实不符。郭颂关于《乌苏里船歌》的首部和尾部均为创作、其整首乐曲在结构上为单三部曲式因而全曲不应认定为改编作品的上诉主张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发表的陈述与事实不符。原审法院判决中央电视台在法制日报上发表更正声明、酌定由中央电视台承担部分诉讼费并无不当。 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郭颂、中央电视台所提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对其上诉请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均不予支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起历经三年,全国首例民族民间文艺作品著作纠纷案终于以赫哲族胜诉划上了句号。


        9楼2007-05-15 06:43
        回复
          不错!
          应该加精


          IP属地:河南11楼2007-05-15 08:55
          回复
            支持!网址是多少啊


            12楼2007-05-15 09:55
            回复
              天下第一虎 
               
               签发时间: 2007-05-09 
               
                虎是虎林市的象征,虎林人民对虎有着特殊的感情,这里又是中俄边境虎头旅游开发区,所以我们在此建了“天下第一虎”,该虎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全部用铜板锻制焊接而成。据专家评定,虎雕之巨大,气势之雄伟,在铜锻虎雕之中首屈一指,并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之书中,堪称“天下第一虎”。该虎雄踞于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的达里涅钦斯克(伊曼市)隔江相望。巨虎昂首长啸、神情勇猛、威镇边关。象征着虎林人民虎的胆识、虎的气魄,和为虎林经济腾飞而奋斗的虎虎生气。


              14楼2007-05-15 10:14
              回复
                • 60.218.214.*
                虎林新闻网今天开网,市政府前正在搞庆典活动.


                15楼2007-05-15 11:10
                回复
                  • 60.218.214.*
                  虎林新闻网今天开网市政府前正在搞庆典活动.


                  16楼2007-05-16 07:36
                  回复
                    • 218.10.249.*
                    虎林新闻网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拜托呀,你挂的可是“虎林”呀…


                    17楼2008-06-25 19:38
                    回复
                      • 222.170.156.*
                      一帮虎林狗卵子


                      18楼2008-08-29 19:07
                      回复
                        • 113.2.141.*
                        恳望虎林像松柏强健常青!
                              绿野蓝天
                            2010.2.9.


                        19楼2010-02-09 17:42
                        回复
                          • 222.135.14.*
                          虎林我的故地、乡情博云海、家爱瀚江峦、虎林爱您想您 。威海-孙家顺


                          20楼2010-03-25 15:42
                          回复
                            • 113.8.225.*
                            有家畜要卖有的请和我联系15146190516谭业臣【猪和奶牛】


                            21楼2010-03-28 19:43
                            回复
                              强悍!!


                              22楼2010-04-14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