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宰相张氏吧 关注:323贴子:4,250
  • 9回复贴,共1

十七世张家驹(字伯泉)及其长女夫妇琐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老家住的宅子叫“相府”,西边相邻的宅子叫“伯府”。伯泉二伯伯就住在伯府,他是我们的堂伯父,也是我们家的常客,每天几乎都来和我爸爸谈诗论画。他很和气,见到七、八岁的我们总会开几句玩笑。在传统的大家庭中,长辈很少有跟晚辈开玩笑的,所以我们对他印象很深刻。后来,从大人们的谈话中,知道他还有一个去“延安”的女儿。我也不明白那是什么地方。总之,大人们说起来都是有点神神秘秘的。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女儿张先华在抗战期间,随老师、同学一起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

49年初夏,父亲去世不久,解放军进城了,相府被征收,我们搬到一个小屋去住,和二伯伯也没有了联系。后来,听说他被大女儿接到外地去了。直到1956年我从北京回家乡桐城探亲,在和母亲聊天时得知:伯泉二伯伯的女婿叫冯国柱,是“大官”,他对二伯伯很好。我母亲说:“你二伯伯的命好。女儿好,还要女婿好。他是地主成分,还当过保长,还能给他养老。说明这个女婿的人性好。要不然,伯泉怎么过呀。”因此,我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堂姐夫有了好印象。

说起二伯伯当保长,其实完全是个误会。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49年以前实行保甲制,我们住的这片地方,大户人家居多,都是些旧知识分子,这个保的名字起得很好听,叫“阳和保”。当年要选保长,让大家去开会。我爸爸(注:张家炽)说:“阳和保都是些‘洋货’,谁愿去当保长?!”他不去开会。二伯伯是个很随和的人,大家就把他推上去当了保长。后来,幸亏堂姐夫妇的保护,否则他当了几个月的保长,罪肯定不会少受。从这点,就看出了冯国柱姐夫的人性。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他能够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真诚相待,毫不歧视,克尽女婿的职责。我还听说他在工作中廉洁奉公、坚持原则。我想,这才是个正常的人,是一个兼有党性和人性的人。

直到1976年以后,我路过上海,才去拜访了这位久闻大名的大姐和姐夫,果然都是平易近人的老干部。先华大姐(参加新四军后改名赵杰)为人耿直、爽快。她问候我的母亲,还记得我母亲是杭州人,并谈到她因为从小丧母,我妈妈每次回桐城都会给她礼物。她说:“你以前从没来找过我们。现在我们靠边站了,你倒来看望了,真是谢谢你。”我说:“以前你们在位,找的人多。我也没什么事,就不来麻烦了。现在你们空了,大家倒可以聊聊家常了。”她哈哈大笑地说:“你姐夫在位,我也不仗他的势。现在是老百姓了,我也要好好照顾他。”

先玲写于201069
(摘自先玲《一个有人性的党员》,原载于冯国柱、张先华纪念文集《香如故》)


1楼2012-11-26 19:50回复

    相府内有大、小花园两处,二园毗连,处于第一路住房的西边后一半(北一半)位置,花园与第一路住房间由一带顶的巷道相通。
    大花园南边是“伯府”。伯府的大门与相府大门并排,位于相府西边。伯府院内的花台里栽有一棵白兰花树,每年初夏,姣细嫩白的白兰花开,浓香四溢。伯府里住的是张伯泉二爷爷。他的祖父张师亮是咸丰年间进士、晚清藏书家,官至江西南昌府督粮同知。他的儿子先培大叔是学农的,解放后一直在南京工作。他的大女儿先华姑姑,早年参加新四军,很少回家。先华姑的爱人冯国柱,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长期分管外事工作他的二女儿是先淑姑,姑父姓卢。我只和二爷爷及先培叔熟,和姑姑都不熟悉。
    (以上摘自张泽士《家世忆述》)


    3楼2012-11-26 20:14
    收起回复
      2025-05-22 05:02:33
      广告


      5楼2012-11-26 21:30
      回复
        这个可敬可爱的老人!


        IP属地:上海6楼2012-11-26 22:57
        回复
          这是个有素质的地主。


          9楼2014-11-12 16:34
          回复
            我外太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04 14: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