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兰王朝吧 关注:236贴子:44,536

【乾元夜兰】转载,关于古代珠宝首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古代头饰精巧华美,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古代妇女头饰的种类,头饰的发展演变,以及古代妇女根据身份,出席的场合来佩戴不同的头饰。
关键词:笄,簪,钗,华胜,擿,花钿,步摇,梳篦
经常可以看到电视剧中古代女子穿着雍容华丽的服装,戴着制作精美的头饰,这亮丽的一幕使我们不禁感慨古代手工技术的发达。但是细细想来,电视剧中呈现出来的只是崇尚简洁的现代人参考史料对古代头饰的仿照品。这就不难想像真正的古代头饰有多么的巧夺天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妇女所佩戴的头饰。


1楼2012-11-22 21:39回复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3楼2012-11-22 21: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5楼2012-11-22 21:45
      回复



        6楼2012-11-22 21:46
        回复
          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7楼2012-11-22 21:46
          回复
            这些形状的发簪,发钗在各地的古墓中时有发现,例如: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
            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8楼2012-11-22 21:47
            回复
              3. 梳篦,钿花
              篦,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三人作角抵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制成的,均作马蹄形,长均8.8厘米,宽均5.9厘米,梳20齿,篦47齿,细密均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西汉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个装饰纽。湖南长沙南门纸圆冲唐墓出土铜梳已残,背上有清晰的纹饰,作双鸟徘徊旋飞。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了精美的骨梳
              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当时,虽不完全是为了装饰(有的和宗教,葬俗有关),但却是后世插梳习俗的源流。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论形制多么复杂,装饰多么考究,它们的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绘画如张萱的《捣练图》,周肪《纨扇仕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壁画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些正说明这种插梳的风尚。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9楼2012-11-22 21:47
              回复



                10楼2012-11-22 21: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笄簪钗
                  笄:骨笄,玉笄
                  簪:玉簪
                  玉搔头
                  玉葱茏,玉茏葱。简称“珑王忽”
                  象帝
                  金簪
                  金凤簪:清。作展翅凤凰形,细部用盘丝,垒丝工艺制作,凤簪稍有摇动,其羽翅便随之颤动。
                  蜂恋花金顶簪:明。顶花以白玉作花瓣,大红宝石做花蕊,傍有金蝶蝶须嵌珍珠两颗,花四周饰红、蓝宝石,簪柄弯处托以“古线”纹。
                  珠簪
                  通簪:气筒。一种空心簪,以鹿角或竹木制成,两端通气,四周有孔,插入发髻间,是髻心通气。
                  犀簪:用于簪发,尘埃不著于发。
                  玳瑁簪
                  虾簪:以虾须制成。
                  钗:古称“蓖”。一股为“笄”,两股为“钗”。
                  玉钗
                  玉鸦钗:“玉丫钗”。形似鸦翅。
                  玉燕钗:“燕钗”,燕形。
                  玉蝉钗:蝉形。
                  金钗
                  金雀
                  金蝉
                  垒丝金凤钗:凤钗为一对,一俯一仰,凤头用金叶制成,颈、胸、腹、腿等全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制成长鳞状的羽毛,整齐排列。背上两翅如刀形,上长下短,尾羽从体后回旋向上,及于讽首。脚胫用蛇状金丝缠绕而成,脚趾抓于云体之上,云体尾尖向后,用大小金丝编组而成,云体下端为钗股,股上端之粗圆形金丝,自云体穿入其内。
                  玳瑁钗
                  银钗
                  花钗:镂金、银花
                  凤钗
                  翠云钗:形如翠云
                  鸳钗:鸳鸯形
                  鸾钗:鸾形
                  灵钗:用大龟壳之缘制成
                  玉制之钗脚,亦称“玉股”。
                  钗之头部饰物,作虫形,“玉虫”。
                  钗上的花状,“钗朵”。


                  11楼2012-11-22 21:48
                  回复
                    2、裹束
                    绀缯帼:用黑中透红丝织品制成头巾或头饰。
                    翦牦帼:细长马尾制成。
                    帼:罩发
                    包髻
                    勒子:头上饰物,如帽绊,帽箍之类。
                    凤环:凤状花纹
                    网巾
                    头巾:头绳
                    簪圈;束发头饰,银、金
                    俪:包发的丝绵
                    3、梳与篦

                    玉栉
                    银:“蓬沓”
                    骨梳
                    木梳
                    玳瑁梳
                    龙凤象牙梳
                    双凤牙梳:象牙
                    鹤顶梳
                    洛成:别称
                    八字牙梳

                    银篦
                    比余:“梳比”,黄金制
                    掠儿金
                    银掠儿
                    鸾篦
                    镊:拔除毛发,夹取小东西。
                    鬓枣:分发具
                    郎当:清除梳子,篦子齿中污垢的用具
                    刷:理发或栉沐之具
                    抿子:使头发光泽帖服的刷子
                    豪犀:刷鬓毛的器具
                    梳头匣子
                    咸妆:“拣妆”,梳妆匣,盛镜、粉及梳具,饰物。
                    钿合:首饰盒,装钿钗。
                    梳:“踯躅”


                    13楼2012-11-22 21:49
                    回复
                      明代已婚妇女要挽发髻,并根据不同喜好在发髻上插有各种挂佩和发簪,发钗作双股形的称为钗、单脚的则称为簪。宋代以前,妇女多戴双股钗。明代流行单脚花簪,它的出现使妇女可以戴更多的头饰。成套的头饰当时俗称“头面”。头面的名目、位置、安插方式各有讲究。梁庄王墓出土的头面多至二十余事。此外,贵族妇女还佩带耳环、耳坠、戒指、手镯、臂钏等。
                      梁庄王墓出土金簪有金凤簪、金花簪、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饰簪、金镶宝石簪和金簪五种,簪头形态多样,簪尾或长或短,扁体尖末,素面。根据簪头形状、纹饰及簪尾微拱面的朝向,推测其插入方式有“直插式”(簪尾自上向下插)、“平插式”(簪尾平行插)、“倒插式”(簪尾自下向上)。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香瓜簪(2件)
                      后:11,通长16,头宽6.8厘米,存镶宝石12颗。
                      后:21,通长13.3,头宽6.4厘米,存镶宝石11颗。戴时正


                      14楼2012-11-22 21:49
                      回复
                        梅花形金簪(2件)
                        通长16.8厘米。分别重28.6、28.4克。戴时竖插
                        梅花形金镶宝石簪(2件)
                        后:1,通长12.7厘米, “爪镶”红宝石1颗。
                        后:57,通长12.7厘米, “爪镶”红宝石1颗。戴时竖插。

                        金凤簪(2件)
                        后:9,通长23.5厘米,重95克。
                        后:10,通长24厘米,重94.6克


                        15楼2012-11-22 21:50
                        回复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鸾鸟牡丹簪(2件)
                          后:29,通长15.8,头宽6.6厘米,存镶宝石9颗。
                          后:30,通长16,头宽6.7厘米,重26.3克,存镶宝石8颗。戴时倒插,用以压鬓。
                          云形金累丝镶宝石簪(2 件)
                          后:50,通长15.3,头宽6.7厘米,存镶宝石6颗。
                          后:51,通长15.2,头宽6.7厘米,重42.5克,存镶宝石6颗。簪头以双层花丝(掐丝)制作。戴时倒插,用以压鬓


                          16楼2012-11-22 21:51
                          回复
                            明代贵族妇女戴的的金丝鬏髻,用金丝编成,将簪钗整套插戴,称为“头面”


                            17楼2012-11-22 21: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唐代女子多挽着高髻,尤其是在宫中,发髻越高象征的权利也越高。首饰以金银铜等质地,镶嵌以白玉,琥珀,绿松石,玛瑙,珍珠等。发钗以步摇为高贵,是宫廷女子的首选之物,步摇,以它随着步行摇曳为命名,因为其垂下的珠串多以玉石为材料,若是行走速度较快,就会发出杂乱之声,这也是对宫廷女子的行为的约束,使其能缓缓而行,步步生莲。
                              步摇多以它独特华丽的外观受到女性的喜爱。


                              18楼2012-11-22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