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吧 关注:592贴子:2,912
  • 10回复贴,共1

陶铸同志的“约法三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陶铸同志的“约法三章”
 陶铸同志生前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下乡蹲点,坚持和贫下中农实行“三同”;到地、县委检查工作,不许大吃大喝;下乡总是坐吉普车,从来不坐小卧车。他特别反对摆阔气、讲排场,坚决反对假公济私,请客送礼。无论是县委或农场送来的食品,或者是工厂送来的试制新产品,他都拒不接受,一律退回,并且要对送礼的单位进行批评。
  他在地方上工作的时候,对北京来的中央各部的负责同志,从来不用公家的钱请客送礼。有时他要请人吃饭,都是自己出钱。
  一九五八年,陶铸同志带领一些干部到粤东检查工作。有个县为表示“欢迎”,大摆筵宴。他见到这种场面非常恼火,匆匆吃碗饭就走了。从此以后,他每次到各地调查、访问,总是事先“约法三章”:不准迎送,不准请客,不准送礼。这个“约法三章”,后来实际上成为一条严肃的戒律,谁也不敢给他什么特殊照顾了。


1楼2012-11-22 13:10回复
    陶铸,1908年1月16日诞生于湖南省祁阳县石洞源陶家湾下院子的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1914年,陶铸随全家迁居武汉就读于私塾。后在父亲陶铁铮创办并自任校长的潘家埠镇文昌阁小学就读。少年陶铸天资聪颖,接受力强,记忆过人,善独立思考,深得老师喜爱。陶铁铮因反对北洋军阀被杀害。母亲董唐姑留下血衣要儿女长大为父报仇。当时,陶铸只有10岁。家庭生计虽然十分艰难,但母亲千方百计让他去上学。次年春,在办新学的乡村进步教师申暄的关怀下,免除学费、膳食费,让陶铸去清水塘申氏小学读书。有一点空闲,陶铸就孜孜不倦地读书。他把父亲的书读完了,又找亲友、师长借。血泪的家史,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丰富的自学生活,把陶铸磨炼成一个勤勉好学、痛恨旧社会和反动军阀、热爱劳动人民的铮铮少年。


    2楼2012-11-22 13:30
    回复
      1940年3月,陶铸奉党中央之命,去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等待开会期间,参加了中央组织部陈云领导的学习小组,前半年学习哲学,以后学政治经济学。陶铸如饥似褐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同时结合斗争实践总结了**经验。
        因为长期阅读和多方面的工作实践,陶铸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和突出的写作才能。据不完全统计,陶铸生前的著述有三百万字。他的著作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艺等各个领域。他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


      3楼2012-11-22 13:31
      回复
        陶铸同志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在4O余年的**生涯里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历史功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楼2012-11-22 13:58
        回复
           陶铸要求自己严格,地、县委的领导当然早就知道,不敢给他摆大盘大碗的筵席。这回的早餐,是一盘肉包子和白粥。在今天看来,简直可以称得上“菲薄”二字。可是,陶铸却生气了:“都什么时候了,还给我们吃这个!”说罢,拂袖而走。
            这一来,弄得县委的同志十分尴尬,向秘书老丁“诉苦”!“我们又没有准备什么,领导同志来,怎样难也得让大伙吃饱呀!怎么办呢?”并要我们把早餐吃掉。陶铸都罢吃,我们尽管确实很缺油水,馋得厉害,却谁也不敢碰它们一碰。老丁给县委同志出了个主意,弄点杂粮来。于是,我们同陶铸一起,吃了一顿红薯、芋头,矛盾才算解决。


          6楼2012-11-22 14:09
          回复
             陶铸要求自己严格,地、县委的领导当然早就知道,不敢给他摆大盘大碗的筵席。这回的早餐,是一盘肉包子和白粥。在今天看来,简直可以称得上“菲薄”二字。可是,陶铸却生气了:“都什么时候了,还给我们吃这个!”说罢,拂袖而走。
              这一来,弄得县委的同志十分尴尬,向秘书老丁“诉苦”!“我们又没有准备什么,领导同志来,怎样难也得让大伙吃饱呀!怎么办呢?”并要我们把早餐吃掉。陶铸都罢吃,我们尽管确实很缺油水,馋得厉害,却谁也不敢碰它们一碰。老丁给县委同志出了个主意,弄点杂粮来。于是,我们同陶铸一起,吃了一顿红薯、芋头,矛盾才算解决。


            7楼2012-11-22 14:10
            回复
              1921年春,陶铸13岁,辞别了祖母和母亲,到安徽芜湖瑞森样木号当学徒。他惜时如金,每当工作有一点空闲,或者遇到刮风下雨,他总是手不释卷。他读到不少介绍新思潮的书籍杂志,一遇到问题就向人请教。他知道了五四运动,听说了中国共产党,还了解了不少工人运动的消息……他的眼界开阔了,懂得了一些反封建、除军阀的**道理,萌发了要为中国**献身的思想。


              8楼2012-11-22 14:24
              回复
                1921年春,陶铸13岁,辞别了祖母和母亲,到安徽芜湖瑞森样木号当学徒。他惜时如金,每当工作有一点空闲,或者遇到刮风下雨,他总是手不释卷。他读到不少介绍新思潮的书籍杂志,一遇到问题就向人请教。他知道了五四运动,听说了中国共产党,还了解了不少工人运动的消息……他的眼界开阔了,懂得了一些反封建、除军阀的**道理,萌发了要为中国**献身的思想。


                9楼2012-11-22 14:24
                回复


                  12楼2012-11-24 05:26
                  回复
                    看完怀念陶铸同志篇章,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陶铸同志学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光辉战斗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去学习!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我们永远深深爱您。


                    14楼2013-02-25 15:27
                    回复
                      陶铸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数十年,深得党和人民的信任。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陶铸同志还曾当先为三届人大代表,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陶铸同志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陶铸同志不幸逝世,我们非常悲痛。我们深切怀念他。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无私无畏,威武不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高贵品质;学习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真理,英勇斗争的革命情操;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发扬民主,敢于独立思考,多谋善断,勇于负责的优良作风;学习他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15楼2013-04-26 1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