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舞技术吧 关注:321贴子:4,334
  • 3回复贴,共1

【摩登舞】教程第六章关键内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摩登舞艺术是引领人们生活在真、善、美快乐境界中的一门学问,它既是娱乐,也是运动,更是哲学。我们人体的美是自然美、健康美、艺术美、运动美的外部表现,人们崇尚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则是美的心灵的真实写照。运动中的人体在“唯美”主义观点的考量下,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与缺憾,因此给予适当的调整和再造用以达到艺术的高度,这既是舞蹈的要求也是艺术的要求,更是我们爱美之心的要求。形体的美、动感的美、内心的美无不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艰苦的训练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基础的学习与实践是极为关键的开始,也是走向摩登舞“圣殿之路”的开始。
系统论知识告诉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此系统中进行内部优化和重新进行有机的组合,可以获得优于原有系统的功能。
方法论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拆分为简单的事物,以满足我们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各个突破的要求。我们在摩登舞的学习与训练中以此方法对复杂动作进行拆分,可以获得简单明了的动作细节与技巧。任何复杂动作的组成,都是一个个基本动作有机叠加的结果,基本动作则是由基本元素所构成,将复杂的动作拆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元素,在拆分的过程中我们把相关的“元素”加以归类、加以组合、加以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新的动作,反复练习这些新“动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功练习的过程。而摩登舞艺术的学习过程更是如此,其艺术动作无不是从最基本的人体自然动作中,经过提炼、感受、加工、放大、组合,从而创造出暂新的、富有美感情趣的舞蹈艺术动作的过程。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实验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
在舞蹈中正确的技术是塑造形体艺术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实现舞蹈艺术目标的根本保证。
第一节 身体框架的划分与控制能力练习
从平衡控制的角度出发,个体数量越少其控制难度越小;从重心平衡的角度出发,个体部分越规整其重心越容易获得平衡。这种划分是符合人体结构垂直组合的基本形态的,因此正确划分和塑造人体的形体框架在舞蹈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形体结构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控制我们身体的重心平衡,把我们的身体划分成上段、中段、下肢三个部分。
(一)、一般形体的划分
1、上体框架(架型)
上体框架是指人体横膈膜以上部分,包括胸腔、双臂、脖颈及头。在摩登舞中称为“上体框架”而“上体框架的外在形态”进一步简称就是“架型”。
上体框架是一个整体,是把我们上体的各个部分通过优化而组成一个整体,在舞蹈中“上体框架”的一切动作,都是以整体框架的形式出现的。无论是俯仰、倾斜还是回还、摆荡都不可分离成若干个个体而去单独的运动,即使是去平衡重心也是整体框架的整体行为,只有这样的整体框架才会在未来的舞蹈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中段(中腰)
我们的中段可以称为“人体运动的方向盘”、“能量传输的中转站”、“信息传导的交换机”。
中段是指人体横膈膜以下至骨盆以上部分,中段对于摩登舞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很多教材中虽有不同层次的介绍,但从整体来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此要明确一点,我们的中段在个体的练习中,只要做到了垂直而稳定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只有在“一体化”舞蹈时我们的中段才真正的需要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进入“一体化”基本功学习与训练时才会涉及这部分的内容,因此我们在个体基本功练习时是不必去分心的。


1楼2012-11-21 07:41回复
    3、腿和脚
    腿和脚是我们运动的基础也是释放身体能量的地方,亦如车轮在地面碾过般的柔顺和自然,关节在运动中变化的角度、速度以及重心移出与接收的时机,都是其细微的变化的结果。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是重点的重点,当然比较高级的能力是把腿变成“弓”的过程,这是重力的冲力使然也是能量释放的必然,人为的故意屈膝、屈髋是典型的错误,即使在升降时也不是以关节“屈伸”为主导的升降动作。
    (二)、舞蹈中的形体
    为了语言交流的需要,我们把人体划分为三段式结构,但是在舞蹈动作的运用中我们的身体则是以两段式结构出现的。由于我们身体“中段”的特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分为“上半身”和“下半身”两部分。
    上半身包括上体框架和中段,下半身包括中段和腿脚,此时的“中段”是“承上启下”的中枢和纽带,在运动中我们的“中段”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其归属是不同的。
    1、装饰性动作:
    所谓装饰性动作既指人们为了塑造身体线条或上体框架间的扇形打开动作。这些动作大多出现在“高点”或相对静止或减速运动时,这时我们的“中段”属于“下半身”(如华尔兹舞蹈中的升起性动作等)。
    2、移动性动作:
    所谓移动性动作既指人们为了产生最大的移动距离,而使身体重心降低而产生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大多出现在“低点”或脚步变化较快时,此时我们的“中段”属于“上半身”(如探戈舞的低点走步等)。
    一般情况下:(重心)高点时“中段”属于“下半身”,随着身体重心的逐渐下降,我们身体“中段”的归属也随之产生逐渐的变化,待身体重心达到最低点时我们身体的“中段”则完全归为“上半身”了,而后随着身体重心的逐渐升高,其归属也由“下半身”逐渐的下移,直至属于下半身(高点)。这种“中段”归属权的上下转移过程是身体能量循环产生的自然现象,也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特征。
    我们要时刻注意在摩登舞中我们的身体是“两分式”结构,且不可依据“三分式”定义来运用我们的身体,否则我们身体的“中段”会在无形中削弱其作用,只有深刻理解“中段”是连接上体“框架”和“下肢”的桥梁和纽带,是身体能量上下循环的“通道”,我们的舞蹈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去进步!


    2楼2012-11-21 07:41
    回复
      2025-05-28 10:01:37
      广告
      本教程第六章导读之二重点介绍了人体站立的基本要素以及站立姿势的易犯错误及修正方法,更对于形体姿态的控制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基本的站立姿势
      站立是人们在生命活动中从事生产劳动不可或缺的基本姿态。生活中的站姿可谓多姿多彩、千奇百怪,而摩登舞中所要求的站姿是经过提炼和优化之后富有美感的外在形体。控制自身形体姿势的能力对于我们学习摩登舞来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控制能力是万万不能的。
      控制身体姿态的练习方法和自身先天控制能力的高低都十分的关键,在此先天的禀赋尤为重要。控制能力虽可在后天的练习中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不得不承认先天的条件是否优越对于摩登舞艺术水平的制约是极为显著的,在体育运动中也是如此注重“身体的协调性”的训练,因此切实的评价自己所处的能力层次,对于我们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计划和手段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站姿:
      1、脚:双脚并拢,重心投影点在脚掌。
      2、腿:膝关节自然松弛富有张力。
      3、中段:挺拔富有活力,中轴与地面垂直。4、上体框架:稳固富有朝气,具有对称平衡性。
      (二)典型问题站姿:
      1、问题站姿:
      有问题的站立姿势可谓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在此仅就常见的、具有类比性的两种典型站姿提取出来加以分析,以求起到警示作用。
      (1)“返古”型:
      返古型站姿的特点是臀部后翘,腰椎前屈重心偏前。此种形体在女士当中存在较多,相对来说对舞蹈影响比男士稍小。
      (2)“孕妇”型:
      孕妇型站姿的特点是髋关节过度前旋,小腹突起重心后移,此种形体在男士当中存在较多女士较少。此种站姿是影响舞蹈进步的主要瓶颈,应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重新再造别无选择。
      2、问题站姿的纠正方法:
      (1)“返古”型: 髋关节前旋、髋部前沿上顶、腹部内收上顶、背部肌肉收缩。
      (2)“孕妇”型: 腹部内收上顶、背部肌肉收缩。
      三、形体姿态的控制能力练习
      (一)、上体框架的控制能力练习:
      上体框架统领下肢的运动是摩登舞的精华所在。“横膈膜”把我们的身体一分为二,这使我们的身体变成了崭新的二分式结构,既“上体框架”和下半身(包括中段)两部分。注意:此时的身体重心是在“高点”。这样的结构划分能够使我们身体重心的移动更加容易控制,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运动也得到了整体优化,有助于我们在舞蹈中做出轻松自如的动作。
      1、双侧背部肌肉的收缩练习:
      肌肉是产生自身动力的来源,是控制身体平衡、塑造完美动作姿态的动力源。背部肌肉的收缩是支配身体上、下半身相对运动的“发动机”(固定上半身也可以使下半身进行相应的运动),因此掌握背部肌肉的运用在摩登舞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意义。
      2、单侧背部肌肉的收缩练习:
      单侧背肌收缩可以使身体产生多样的运动姿态(旋转、回环、转动等等),通过单侧背肌的强化练习,旨在训练灵活运用背部肌肉的能力。
      3、下半身固定的框架摆动练习:
      重点体会上体框架与中段的连接与控制,强化上体框架在身体运动中的作用,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注意:此练习常见的错误是髋部和中段随上体框架的摆动而动,在此应引起舞者足够的重视。
      4、“支点”固定的上下半身的联动练习:
      此练习之目的在于体会、利用来自地板的力,以固定“支点”(左右肩胛骨下沿)的方式,把这种“力”再由内向外“释放”出去的体验,为“能量循环”奠定基础。
      注意:此练习的重点是以“心口窝”为圆心,以“上体框架”和“下半身”通过背部肌肉的收缩产生联动性动作。
      (二)、中段的控制能力练习:
      作为舞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知“中段”的重要性,坚固的“中段”能够让你具有挺拔的身躯,灵活的“中段”能够让你行动自如,蓄势待发的“中段”能够让你刚柔并济、力量无穷,收放自如的“中段”能够给女士的形体带来美妙的变化,优秀的的“中段”控制能力是达到“合二为一”、“一体化”舞蹈的必要条件。因此作为男士有必要且必须在“中段”的练习上付出你大部的精力和时间,因为是否会利用“中段”控制女士移动的方向是一个舞者(男士)能否入门的阶梯,更是步入摩登舞艺术圣殿的钥匙。
      横膈膜以下至骨盆以上部分我们习惯于称作“中段”,此段身体在人体的运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所在,既起到连接上体框架与腿部协同运动的作用,又起到支撑身体直立的作用,因此直立的中段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以下练习时的身体重心既未人为的升高也未人为的降低,是自然平稳运行的自然升降方式。
      1、 髋部前旋与外展练习:
      (1)、前旋:
      所谓髋部前旋是指我们的髋关节以逆时针(图片为参照)方向,形成微微的自然旋转动作。这是身体重力自然作用的结果,不可依靠“收缩腹部肌肉”或者“夹紧臀部”的人为错误方式来完成“前旋”(松腰)动作。在此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腰部“关节”,这是能够做好前进步所必须的“蓄力性”动作。
      髋部前旋动作的体验:可以坐在椅子边缘放松小腹并以腰带处为折点,促使腰部以下形成长长的线条(腰下都是腿),如此练习可望初步体会到髋部前旋动作的感觉。
      (2)、外展:
      所谓髋部外展是指我们的髋关节以顺时针方向形成转动的过程,这个动作是以髋关节(大转子)为轴,依靠背阔肌的收缩产生的旋转性动作,以此动作带动腿部整体性向后摆出形成横膈膜以下长长的身体线条。此时我们的“上体框架”不可产生“前倾”(俯身)动作,要有意识的拉长肋部与领带结之间的长度,塑造出宽阔而富于挺拔身体躯干的同时抬起我们高昂的头。
      2、中段直立与松腰练习:
      此练习的目的在于:体会身体中段随着身体重心的“升高”与“降低”其从属地位的变化,随之感受身体重力与地板支持力在身体内部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变化过程。
      3、中段与框架的整体转动练习:
      此练习是在低重心(低点)状态下体会“中段”属于“上半身”时的运动感觉,同时要求我们能够很好的建立起“肩与跨”同面转动的初步概念,为掌握正确的摩登舞动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框架与头部转动的联动练习:
      经过强化练习,“中段”势必会在相对“自然”的状态下运用自如了,当然若想提高 “中段”的“身体语言”支配能力,还需要多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有关练习在“一体化”舞蹈章节中将进一步介绍)。


      3楼2012-11-21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