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寒冬克扣了市民的暖
物业等中间环节通过“偷”暖赚取利润
本报记者王光营赵丽王光照
2012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为了防止掌握钥匙的人员私自打开锁闭阀,热力企业在报停用户锁闭阀上加装了一道锁。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又到供暖季。(资料片)
连日来,记者暗访调查发现,一些物业、自管站等供暖中间商通过操控红线门、锁闭阀、计量表等手段偷取热源,又在供暖时偷工减料,从中牟取暴利,使集中供暖用户利益受损。到底谁偷走了我们的暖?本报连日的调查将为您揭开热源损耗内幕。
热度打折: “报停”背后的利益链
在每个供暖季,都有不少用户报停,然而报停背后却滋生出一条利益链。
“已经正式供暖好几天了,可我们小区为什么还不热啊?”随着省城正式进入今冬供暖季,不少市民反映室温不达标。其中,省城东部一小区居民多次反映,交了足额取暖费,可暖气只是温乎,很少有烫手的时候。
“市民家中不热,有可能是自管站虚报报停用户造成的。”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省城几家热企已开始使用缴费卡收取采暖费,但普及还需一个过程。不少居民仍要通过物业、自管站、换热站进行交费或报停。因此,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报停却有很多猫腻。
山东黄泰热力公司、济南市东泰热力公司稽查大队队长孙刚介绍,以省城东北部某小区的门头房为例,小区门头房有近百家,而自管站上报的用暖户却只有13家。稽查人员后来走访了38家门头房,发现其中不少商家都表示交了采暖费,但未出现在明细表中,为此小区自管站又补交了100272元的供暖费用。
那么,这些没有出现在明细表中的商户是如何用暖的呢?
“只能分摊其他居民的暖气,或者从其他守法小区窃取热量。”孙刚说,由于输送的总热量一定,自管站只能让居民平分上报的用户热量。对于这十几户居民来说,虽然交了足额采暖费,却要蹭别人的暖气,很难保证供热效果。
如果整个小区都有这种情况,涉及的金额是十分巨大的。
既然报停存在问题,供热企业为何不根据用热明细表稽查呢?
记者从热企提供的本采暖季上海花园小区用热明细表上看到,由于采暖费由小区自管站代收,表上只有交费用户信息,有的写了用户房号,有的却是房主姓名,让人理不出头绪。
对此,济南市供热部门表示,由于物业、自管站代收费,这种问题确实存在,供热企业无法掌握小区供热明细表,就存在灰色空间。目前已开始推广使用缴费卡,但代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供热明细表数据不实,不仅报停费无法收取,小区实际报停户数与上报户数差额采暖费的去向也存在很大问题。
热流跑偏: 被偷偷调节的红线门
“简单来说,红线门是供热管道上用来调整管网平衡的一个阀门。”孙刚说,在热源输送过程中,供热管道层层分支,在各单位、社区入口处,根据供热面积来调节输送热源数量的阀门叫红线门。
为保证供热安全,红线门只能由热企专职人员操作。但由于红线门很多都分布在道路热力管道井中,或裸露在小区、单位外,红线门调整好后,虽然有稽查人员巡查,但平常无法派人值守,红线门就容易在“热耗子”这种内行人的掌控中。
据记者了解,通过调节阀门偷盗热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对使用热表计量的自管站来说,常用的方式是调小红线门。由于自管站按照供暖面积向居民收取费用,按热表显示的使用热源数量和供热公司结账。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自管站会有意减少蒸汽使用量,在采暖费数量确定的情况下,购买热源的支出费用越小盈利就越大。
物业等中间环节通过“偷”暖赚取利润
本报记者王光营赵丽王光照
2012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为了防止掌握钥匙的人员私自打开锁闭阀,热力企业在报停用户锁闭阀上加装了一道锁。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又到供暖季。(资料片)
连日来,记者暗访调查发现,一些物业、自管站等供暖中间商通过操控红线门、锁闭阀、计量表等手段偷取热源,又在供暖时偷工减料,从中牟取暴利,使集中供暖用户利益受损。到底谁偷走了我们的暖?本报连日的调查将为您揭开热源损耗内幕。
热度打折: “报停”背后的利益链
在每个供暖季,都有不少用户报停,然而报停背后却滋生出一条利益链。
“已经正式供暖好几天了,可我们小区为什么还不热啊?”随着省城正式进入今冬供暖季,不少市民反映室温不达标。其中,省城东部一小区居民多次反映,交了足额取暖费,可暖气只是温乎,很少有烫手的时候。
“市民家中不热,有可能是自管站虚报报停用户造成的。”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省城几家热企已开始使用缴费卡收取采暖费,但普及还需一个过程。不少居民仍要通过物业、自管站、换热站进行交费或报停。因此,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报停却有很多猫腻。
山东黄泰热力公司、济南市东泰热力公司稽查大队队长孙刚介绍,以省城东北部某小区的门头房为例,小区门头房有近百家,而自管站上报的用暖户却只有13家。稽查人员后来走访了38家门头房,发现其中不少商家都表示交了采暖费,但未出现在明细表中,为此小区自管站又补交了100272元的供暖费用。
那么,这些没有出现在明细表中的商户是如何用暖的呢?
“只能分摊其他居民的暖气,或者从其他守法小区窃取热量。”孙刚说,由于输送的总热量一定,自管站只能让居民平分上报的用户热量。对于这十几户居民来说,虽然交了足额采暖费,却要蹭别人的暖气,很难保证供热效果。
如果整个小区都有这种情况,涉及的金额是十分巨大的。
既然报停存在问题,供热企业为何不根据用热明细表稽查呢?
记者从热企提供的本采暖季上海花园小区用热明细表上看到,由于采暖费由小区自管站代收,表上只有交费用户信息,有的写了用户房号,有的却是房主姓名,让人理不出头绪。
对此,济南市供热部门表示,由于物业、自管站代收费,这种问题确实存在,供热企业无法掌握小区供热明细表,就存在灰色空间。目前已开始推广使用缴费卡,但代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供热明细表数据不实,不仅报停费无法收取,小区实际报停户数与上报户数差额采暖费的去向也存在很大问题。
热流跑偏: 被偷偷调节的红线门
“简单来说,红线门是供热管道上用来调整管网平衡的一个阀门。”孙刚说,在热源输送过程中,供热管道层层分支,在各单位、社区入口处,根据供热面积来调节输送热源数量的阀门叫红线门。
为保证供热安全,红线门只能由热企专职人员操作。但由于红线门很多都分布在道路热力管道井中,或裸露在小区、单位外,红线门调整好后,虽然有稽查人员巡查,但平常无法派人值守,红线门就容易在“热耗子”这种内行人的掌控中。
据记者了解,通过调节阀门偷盗热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对使用热表计量的自管站来说,常用的方式是调小红线门。由于自管站按照供暖面积向居民收取费用,按热表显示的使用热源数量和供热公司结账。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自管站会有意减少蒸汽使用量,在采暖费数量确定的情况下,购买热源的支出费用越小盈利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