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works吧 关注:3,327贴子:25,448

【生长中的列表】介绍日本器物的图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动漫的时候不免有这种情况,“啊,这是什么啊?!”
于是自己就搞了一些书来看,中、英、日文皆可,无论看不看得懂啦。简介有所删减,便于阅读。特别想说明一下的是,这里说的“器物”是在比较狭隘的意义上使用的,也欢迎大家一起延长这张列表:
1.和纸的艺术

研究“和纸”可以了解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从而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一种有利的模式。本书通过四章介绍了“和纸”的发展,制作工艺,用途和功能以及其象征意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2-11-17 21:43回复
    2.日本园林与中国文化

    本书正是将从中国的古典文学、儒教、道教、佛教、道家思想、阴阳五行、水墨画和典故传说这几个方面入手,以日本的著名古典园林为主要解剖对象,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全方位、多角度破解隐含于其中的中国文化基因。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2-11-17 21:44
    回复
      3.日本建筑史参考图集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2-11-17 21:50
      回复
        也许跟列表关系不大,找到本《日本动画的力量[日] 津坚信之

        PDF在网上都有


        IP属地:加拿大6楼2012-11-18 23:57
        收起回复
          4.日本手工艺


          本书是1940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这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的。因此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跟他做了一次日 本民艺之旅。手工艺的素朴真诚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为设计大国,缘自过去之为手工艺之国,其精神一脉相传。本书对于国内民艺界、设计界人士,尤具参考价值。
          ps 这本书我其实没见到过(不知道图书馆搞什么),两百多页,成书时间也早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2-11-26 17:48
          回复
            5.日本美术史话

            ps 从早期的手工艺、建筑引入美术史,不到200页,中国文库的彩图印刷还可以。由于它只是个介绍性的书,不太学究的,就勉强算在器物史里吧。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2-11-26 17:56
            回复
              还有两本有意思的书,装得比较吓人,什么“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丛书”,分在社会学里,我随手翻了一下,应该有点意思吧,下次有空抄回来看看:
              御宅

              COSPLAY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2-11-26 18:05
              回复
                6.日本的手工艺——百年的技艺 千年的造型

                默默无闻的日本手工艺者潜心制作的作品 寻访日本各地,严格挑选出的手工艺品 凝聚着作者一生智慧和辛劳的手工艺品。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2-12-02 21:40
                收起回复
                  7.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

                  苏珊·B.韩利,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研究和历史学教授。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其生活水准与发达国家差不多同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比,究竟是高还是低?用什么标准衡量日本的经济、民生水平? 作者如何通过房屋建筑、室内装修、餐饮、服饰乃至洗澡,即当时日本人的健康状况和物质文化的考察,来评价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最重要的是,日本为什么能在人 均收入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开展工业化?作者通过自己特殊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而以人均收入、储蓄、消费、GDP……这些数据来评 价那个时代,很难让人发现其中的奥秘。本书对于研究日本经济、历史的人固然有意义,对于那些迷恋于如何建造住宅、如何浆洗和缝补衣服、如何准备膳食的人来 说,也可以读得饶有兴味。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德川时代日本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第二章 住房和家装
                  第三章 资源有效型文化
                  第四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城市卫生与身体健康
                  第六章 人口模式与幸福生活
                  第七章 平稳过渡--从德川时代到明治时代
                  第八章 从比较的视角看身体健康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2-12-04 22:44
                  收起回复
                    日本史

                    《日本史(第2版)》分3编,共20章,计80万字,涵盖公元前8000年到21世纪初的日本历史,分为渔猎采集者时代、散布农耕者时代、强化农业时代和 工业化时代4个主要时期。在这样一个框架内,康拉德·托特曼追寻着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的不同模式,在人们更为熟悉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史的领域内考查 它们的相互影响。作者特别重视资源获取在日本历史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这就从一个新的史学视角——环境史学的视角,对整个日本历史进行了描绘。
                    “这本书唯一遗憾的地方在于对战争和政治的论述显得粗略,这对迫切想了解日本战国时期历史的人、对于迫切想了解中日战争(甲午海战及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人的心态等的人是很遗憾的。所以我给了它4星,其实我觉得它应该当得起4星半,只可惜没这个选项。”
                    ————Douban

                    但是,这个生态史观的确可与《近世日本的日常生活》对观无疑。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2-12-28 19:16
                    回复
                      8. The Japanese House—— In Space, Memory, and Language
                      《日本的居所——空间,记忆与语言的观察》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Takeshi Nakagawa revisits Japan’s traditional domestic architecture in twenty-five essays illustrated gorgeously with color photographs. The essays take on a personal warmth as the author recalls, for example, taking a nap on tatami shaded by reed blinds while "the din of cicadas would seem to pause for a moment as an occasional cool breeze blew." Nakagawa demonstrates alarmingly how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suffered in Japan’s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to modern, and he offers concrete and realistic proposals for restoring some traditional amenity in a modern context. His book is a feast for the eyes and a treat for the inquisitive mind of anyone interested in Japanese architecture, culture, or history or in comparative architecture in general.
                      日本出版的英语书,寒假看下。冲着印刷质量也扫一下。


                      IP属地:加拿大19楼2013-01-10 17:29
                      回复
                        10. 《门外汉的京都》

                        “舒国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人之一,他似乎永远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连。浪迹美国七年,返台定居之后,唯一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问他原因,他却怀疑答得上来。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连,舒国治自嘲是京都的门外汉,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门外徘徊,却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风物景。在本书中,他记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气、旅馆,以及他认为京都最大的资产——山门与长墙,感叹京都就是一个大公园,而你并不急着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来,在京都”。 他也试着回答为什么是京都: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为了竹篱茅舍,为了村家稻田,为小桥流水,也为大桥流水,为了山门长墙,为了氧气,甚至为了睡觉。但这些可以名状的东西,是否就是最后的答案,他自己也怀疑。我们最喜欢的人或物,往往说不出来理由,不是吗?”

                        大城市几无可看,古城大多貌合神离。城市也是种器物吧,人是其内容


                        IP属地:加拿大21楼2013-07-21 11:26
                        回复
                          11. 知日


                          是本杂志。似乎看期号了,一期一个名物的样子,主题词占50%的内容。个人认为印刷不错,但是字号小,字体不喜欢。原价35元,我手上只有网购来的上面两本,22元。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7154688/


                          IP属地:加拿大22楼2013-07-21 14:08
                          回复
                            12. 留住手艺

                            这本书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有无数关于民族性、现代化的论题,喜欢探讨成功的现代化与面对传统的态度。本人对这些词兴趣渐淡,不如看看对于民俗本身的叙述,或是人类无言的自白】


                            IP属地:加拿大24楼2013-08-18 20:53
                            回复
                              13.日本味道

                              《日本味道》是日本全才艺术家鲁山人历年来谈吃论食的文章。鲁山人曾创办会员制餐厅“美食俱乐部”“星冈茶寮”,开一代美食之风。主张“餐具是料理的衣服”,设立星冈窑,从事制陶。 鲁山人主导的菜肴和陶器制作均不拘一格,恰如其人,独立特行。其料理美学影响了整个日本的饮食理念,直至今天。
                              【上个世纪中叶的文字】


                              IP属地:加拿大25楼2014-09-21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