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吧 关注:9,623贴子:119,229
  • 7回复贴,共1
学习别人的,提高自己的。


1楼2012-11-17 20:57回复

    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网络公开课IS 124531频道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1(陈辉)


    2楼2012-11-20 08:47
    回复
      (转载)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讲义

      写给喜爱太极拳的武术朋友们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今虽门派繁多,实一脉相承。太极拳以它神奇的健身与技击作用,逐渐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正是因为历代拳师长期继承、发扬、全身心的投入、倾注的结果。如今百花齐放,门派林立,拳种繁多,对于一个初练武术之人,真是眼花缭乱,无从入手,然而万事万物难非难,乱非乱,只要清楚其本身的发展规律,认准目标,抓住基础,循序而进,则难即易,乱即平,故喜练太极拳术之人只要明白太极之理,明确大的方向,又能在小的环节上讲方法下功夫,假以时日,必水到渠成。
      观天地间之小树,一心向天向地,枝叶繁茂因向天,根基稳固因向地。如有培育之人能适时培其根,剪其旁杈,施以肥,必能长而成有用之材。树即如此,人学拳术亦如此,一个人欲学技艺,内因主要,外因重要,如果他有信心,知苦练,但没有明师去指导他,用正确的方法锻炼他,那么他也不会取得成功。相反,一个不知用心,又没有好的老师培育的人终不能成大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2-12-09 10:23
      回复

        树有枝干,术有旁正,然干为一,枝为多,如术正门唯一,旁门甚多。旁枝盛而主干弱,若倾于一侧任其长,久之则树必倾倒。人之学术,误入旁门,任下苦功终无成,何能如此?盖因天地间有雷、雨、风、电及春、夏、秋、冬四时之变化,人世间有欺、诈、利、诱之弊。人非皆圣贤,孰能无惑。如果小错能及时改之,则无大错之祸。一个人立身处世如无过错则不知何为正确,一个人接人待物错而不知错,自以为是,旁人无指责,则越错越大,终酿成灾祸。究其竟,何为对?何为错?以小术论之,求运动于身体者,但凡伤身、伤气、伤血、伤神皆为错,能修身养性为对。以家庭论之,一家和睦为对,否为错。以集体论之,团结一心蒸蒸日上为对,以国家论之,一国安定和平为对。一人处世必三思而行,以利身、利家、利集体、利国家之目的而行事。然损人利已,损公肥私皆为错。身体是重要基础,家庭、集体是纽带,国家和平是大事。家和、国和则天下和。相反,天下乱则国乱、家乱、人心乱。以大为重,舍小取义而为对,为大局着眼,既使有小错也为对。诚实为对,但如果诚实反而致病人于忧患而死,则诚实亦错。慌言为错,但善意的谎言能使人一心向上,改过自新,则慌言亦为对。故何为对错?对亦错,错亦对。


        4楼2012-12-09 10:23
        回复

          所以练习太极拳术是求小技于一身也,其间必有对有错,无足为虑,观名师练拳,形式各有不同,参考而已,但其中必明太极一大道理,各阶段有各阶段的锻炼方式、方法,不能以对定论,也不能以错定论。
          学习拳术大致有三个方向:第一消极偏右,自以为是,南辕北辙,此为旁门最多,学者终难问津。第二积极偏左,贪功图名,此亦为旁门,学者伤身而不自知,欲速而不达。第三中庸之道,此正门唯一,练者不急不燥,假以时日,水到而渠成。正门唯一,如两点之间就一直线,世间纷扰,余皆为旁偏,然能左右参半,不离其中,故无大偏,实为正门也。故拳术要求达到刚柔相济、虚实兼到、快慢相间、健顺参半,实为理想也。能以此理想定以坐标,则登山求径,涉水求津,不迷惑也。
          概学拳求方法,指路靠师父。师者、生者皆为一理而共进,无高低之分,实先后之别也。故能师者又怎可以五十步笑百步?本亦不足也!故师生皆应慎之!慎之!再慎之!


          5楼2012-12-09 10:24
          回复
            附拳谱附拳谱附拳谱附拳谱《《《《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名称》》》》 陈氏太极拳老架(亦称大架)是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创。他在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零八势长拳一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编成现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称炮捶)。一路拳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二路拳以刚为主,刚中有柔。两路拳相辅相成,互为其根,直至达到刚柔相济,浑然一圆。 一路拳的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经过练习,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合格。


            6楼2012-12-14 22:44
            回复
              三十四. 踢二起 三十五. 护心捶 三十六. 旋风脚 三十七. 右蹬一跟 三十八. 掩手肱捶 第四段 三十九. 小擒打 四十. 抱头推山 四十一. 六封四闭 四十二. 单鞭 四十三. 前招 四十四. 后招 四十五. 野马分鬃 四十六. 六封四闭 四十七. 单鞭 第五段 四十八. 玉女穿梭 四十九. 懒扎衣 五十. 六封四闭 五十一. 单鞭 五十二. 云手 五十三. 摆脚跌岔 五十四. 金鸡独立 五十五. 倒卷肱 五十六. 白鹤亮翅 五十七. 斜行 五十八. 闪通背 五十九. 掩手肱捶 六十. 六封四闭 六十一. 单鞭 六十二. 云手 六十三. 高探马 第六段 六十四. 十字脚 六十五. 指裆捶 六十六. 猿猴献果 六十七. 单鞭 六十八. 雀地龙 六十九. 上步七星 七十. 下步跨虎 七十一. 转身双摆莲 七十二. 当头炮 七十三. 金刚捣碓 七十四. 收势


              8楼2012-12-14 22:46
              回复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讲解。第一课 桩法(一) 第一课讲解内容:桩法 说明:桩法动作简单,意念如静,练时两脚踏实,立身中正,不仅能增加腿部的支撑力,而且时间长久可以增加内气,它又是老师对学生,也应该是学生自己对自已意识、性格、品德的考验。桩法为基础,如盖楼之地基,习字之横、撇、竖、捺。学者不可忽视,应耐心体会,为拳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开立步桩 要求: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比肩宽,两脚尖向前微外摆,两脚平踏地,意脚心虚而上提,但不可故意脚趾抓地,屈膝松胯,两膝正对脚尖,但不可超过脚尖,松胯泛臀,开裆贵圆。上身自然正直,含胸塌腰,腰腹充实,两臂自然环抱于胸前,四指相对,两大指自然向上,从左手中指绕左臂、后背、到右臂、右手中指成一圆形。头虚领顶劲,自然正直,眼正平视,耳听身后,牙齿嘴唇微合,舌尖轻抵上颚,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要点: 1.体会身体的立身中正,体会身体重量由上而下顺应地球之重力平均落于两脚脚心处。 2.关于裆:要“开”。大小便之间谓之裆,开裆贵圆,即裆有圆虚之意,两腿开立,如骑马状,前裆、后裆一开俱开,如前裆开,而后裆夹,即使叉步三尺,亦不叫开裆,开裆要注意松胯下沉,即开中有合。 3.关于臀:要“泛”。陈氏太极拳对于臀的要求是“泛”。“敛”相对于“突”。敛臀,则前裆合不住,胯不能松沉向下。突臀,则腰不放松,心气不能下降。泛臀处于敛臀与突臀之间,是开裆松胯,立身中正的自然结果。 4.关于胸:要“含”,并不是胸向背后方向凹进,而松沉向下的自然表现。 5.关于背:要“圆”宜松沉向下,忌向后拔而成驼背状。 6.关于腰:要“塌”,即向下松沉之意,忌腰向前挺。 7.关于肩:要“松”,肩不要过于下压,或过于前扣,以自然为好,肩头转动前、后、上、下处处留有余地而不失中正,意松沉向下而使手臂延长。 8.关于腋:要“虚”,腋下不可夹。 9.关于肘:要“坠”,坠肘并不是肘尖向下为坠肘,也是贵在意念松沉向下,肘要护肋但不可贴于肋。 10.关于项:要“直”,后颈部两条大筋为佐气之通道,故不可萎靡。 11.关于颚:要“收”,下颚微收,既护住喉头,亦直起后颈部。 12.关于头:要“顶”,头为一身之主宰,故头不可低,如低头,则全身不知所附,头应自然正,虚领顶劲,头上如顶一棉花团,不可掉。


                9楼2012-12-14 2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