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扮演吧 关注:82,008贴子:17,458,381

【红楼演绎】一个是良缘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我诗


1楼2012-11-16 10:27回复
    金陵十二正册:
    “金陵十二钗”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金陵”是“南京”的法定同义词,所以《金陵十二钗》又可以称为《南京十二钗》。
    分别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楼2012-11-16 10:28
    回复
      2025-07-25 09:49: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薛宝钗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宝钗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
      薛宝钗的突出特点,就是圆滑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
      她虽然举止行为都喜欢迎合他人的意思,但内心却自有主张,并不因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喜好,她在自己的私人领地坚持自己个性和主张,她自觉不自觉的维护逢迎核心人物的欢心,是要特别值得指出的,这也是她的人情世故的策略。到金钏的死,宝钗说是失足,让王夫人别往心里去,多赏几两银子,发送了,也就尽了主仆之情。
      这里可以看出宝钗冷酷无情的一面,一条人命,说得如此轻松,几两银子便打发了,真让人不寒而栗!我们甚至会思忖,她平时对待下人丫头们的亲切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不带阶级思想的真亲近。但宝钗本就是一个性格很冷淡的人,这并不是针对金钏,而是对所有人,包括她自己。与其没用地掉眼泪,哀叹、感伤,不如让还活着的人真正地获得补偿;与其对死了的人投注感情,不如多关心一下活着的人。这是宝钗的一贯理念。


      5楼2012-11-16 10:31
      收起回复
        王熙凤
        《红楼梦》中人物,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在《红楼梦》中,作者用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6楼2012-11-16 10:33
        收起回复

          秦可卿
          秦可卿,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人物,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可卿是她的乳名。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在《红楼梦》第五回通过警幻仙姑介绍,秦可卿原是警幻之妹,并“许配”给宝玉。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她妩媚有似宝钗,袅娜如黛玉。她虽在书中是转瞬即逝,作者描写她也是用曲笔,以致人们对她的品行留下许多疑点。
          虽然是存活得最短的一个金钗,但是她仍有着和其他金钗不同的明显特色。


          7楼2012-11-16 10:35
          收起回复
            妙玉
            妙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带发修行尼姑,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极端美丽、博学、聪颖,但也极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为世俗所容,投奔贾府,居于大观园中拢翠庵。在十二金钗正册中她排名第六。她爱读庄子的文章,自认为是畸零之人,这意味着她对政治,对权力,没有兴趣;对社会,对俗世,对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与天、与宇宙、与自然达到和谐,她又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可轻亵,凛然莫犯。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市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正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癖,不合时宜。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拢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

            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唯一和贾府没有关系的外人。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却不知太高人俞妒,过洁世同嫌。”“高洁本为品情之大美,问题在于妙玉之


            9楼2012-11-16 10:36
            收起回复
              贾探春
              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贾探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是故事主人公贾宝玉的庶出妹妹,赵姨娘所生,与贾环同母。她也是海棠诗社的发起者,别号蕉下客,居于大观园中的秋爽斋,为人精明能干,从十二钗的判词中推断最终远嫁他方。


              10楼2012-11-16 10:37
              收起回复
                史湘云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怀着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地塑造的一个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哥哥。她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富有真、善、美的豪放女性。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排名第五,在诗社中的雅号为枕霞旧友,缘贾母提起幼时枕霞阁撞破鬓角而起。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但叔叔婶婶待她不好。生性豁达,得贾母喜欢,经常在贾府住。


                11楼2012-11-16 10:38
                收起回复
                  2025-07-25 09:4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贾迎春
                  贾迎春,人名,主要指由蓸雪芹先生所塑造的一个悲剧人物,出处章回体小说《红楼梦》的人物,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12楼2012-11-16 10:39
                  回复
                    李纨
                    李纨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主要人物之一,位于十二金钗排名第十一位。
                    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作为一个未亡人,她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
                    李纨被礼法束缚了个性,使她不得不在礼法的夹缝下生存。而曹雪芹笔下的李纨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被封建礼教压抑下的悲剧性人物。


                    14楼2012-11-16 10:40
                    回复
                      贾宝玉
                      他是一个乖张叛逆的典型,他是封建宗法制的叛逆者,他似乎视人人平等,没有封建等级观念,他说女儿是水做的,但是对家里的老婆子却不那么客气;他也抗拒科举考试的仕途生活,只想自由自在的生活,看自己喜欢的书,不为功名利禄所牵绊;还有他不要金玉良言,只求木石前缘,于是薛宝钗成了他婚姻的牺牲品,他毅然决然放弃了这段婚姻。一个封建官宦富贵家之子,享受着荣华富贵,有着叛逆乖张的性格,可以说是一朵奇葩。在他心里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做的,所以她喜欢在万花丛中翩翩起舞,受享着女孩的胭脂、温柔,他是大观园里住的唯一男生,他可以呆在大观园半个月不出来,每天厮混在胭脂堆里,虽说他心里钟情于黛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但是他却依然时时受美色诱惑,所以我觉得他在对待黛玉的爱情上市懦弱的,明知道寄人篱下的黛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爱情上寄托在他身上,他却没能给她一个好的交代,面对凤姐的似真似假的玩笑,他只是沉默,明知道贾母喜欢黛玉,他只要早点提出来娶黛玉,贾母不一定不答应的,但是他没有,最终只能让黛玉焚稿断痴情,香消玉殒。在对待宝钗的婚姻上,他依然是逃避主义者,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娶了宝钗却不能给他最起码的幸福,让宝钗最终的命运是“金簪雪里埋”,不但是她的才情从此被埋没,她的后半生也是埋在阴冷的空房中。也许别人认为这是对黛玉的钟情,但是他已经让一个深爱的他的女人带着恨离开了人世,为何还要另一个带着恨活着呢?而且最后他的出家也是把所有的荣华富贵,世俗现实,爱情婚姻都抛开了的,“玉带林中挂”,不但预示着黛玉的命运也隐含着宝玉的选择,“玉带”是一种富贵也是黛玉,他都挂在林中,不再去管他的,他以后就是闲云野鹤。他也喜欢男生,对秦钟爱不释手,贪恋他的美他的俊秀,所以这个多情种子也把爱撒在男生身上,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双性恋。他排斥封建等级制度,表面上是人人平等的,但是他看不起家里的那些老婆子,在潜意识里又有着世俗观念,主要也是因人而异。他不爱为考取功名而读书,但是他又很羡慕想要像那些达官贵人那样生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无拘无束


                      16楼2012-11-16 10:43
                      收起回复
                        贾母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当她发现有下人在园中聚赌时,便立即一一查实,并作严厉的处罚。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她不太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从前80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支持宝黛爱情的,但高鹗续本中却说贾母并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并写她批准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她在续本中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贾母在书中除了高鹗所续反对宝黛爱情的事情之外并没有过激的表现。她本人喜欢儿孙们吟诗甚至创办诗社,书中也没有体现出她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但仍旧无法改变她对封建制度的迷信和盲从。
                          贾母没有过激的表现,但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有敏锐的洞察,观点也更接近现实,而且也具有人性和美丽,当然她不是**者。贾母欣赏晴雯、岫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两人地位并不具优势,唯一的是个性美,贾母能欣赏这一点。对刘姥姥没有表现出清高,而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世俗的人情一面。懂世故而不弄世故。这就是大家闺秀的风范。不同与凤姐一味地刚,也不同与王夫人的封建固守者,尽管她们都是世族出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每一个人的洞明、练达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贾母是封建社会的高级统治者,她虽然没有在表面上手握大权,但是她很聪明的统治着大管家王熙风。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宝玉和黛玉的影响,有了一些前卫的思想。总之贾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说明她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她的能耐也是有的,要不能在封建社会保持长久的地位么?
                          [编辑本段]贾母-概述
                          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
                          贾母是宁、荣二府中最高的家长,人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史老太君”。
                          《护官符》中的四大家族中,有一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一个女儿。贾宝玉是她的孙子,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史湘云是她的侄孙女。
                          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斯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太夫人的尊荣。
                          贾母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她初嫁到贾府时,正是荣国府的鼎盛之时,曾躬逢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她一直是荣府家政的主持人,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地不管事,交给了王夫人、王熙凤。元宵节,贾母点戏,一出《寻梦》、一出《下书》,吩咐只用箫和笙笛。同是贵夫人的薛姨妈甚为惊奇,说:“实在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过只用箫管的。”贾母却认为没什么稀奇,只是在个人讲究罢了。可见贾母对艺术的赏鉴,是很清雅脱俗的。
                          贾母对宝玉极奇宠爱,把这个孙子当作“心肝”、“命根子一样”来珍视。对于贾政的严厉管教,她不以为然。宝玉不敢去见贾政,她就说“不要紧,有我呢”。贾政有一次打了宝玉,贾母大发雷霆,当下就在要回金陵老家去。结果是贾政不得不向母亲叩头认错。所以,在贾母的庇护下,宝玉得以在大观园中与姐妹们过一段平和、安定的日子。贾母也钟爱她的外孙女林黛玉。是她让这两孩子同行同止,并在生活同等对待。使得宝玉、黛玉青梅竹马,逐渐产生了纯真的爱情。但是,在造成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剧、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上,贾母直敢关键作用。王熙凤的“掉包计”是得到她的首肯的。因为在维护家族利益上,这位封建大家庭的家长是丝毫不能含糊的。


                        17楼2012-11-16 10:44
                        回复
                          自创人物【只收3个】
                          姓名
                          年龄
                          与剧中那个人有关系;


                          19楼2012-11-16 10:47
                          回复
                            ----------------------------------演绎---------------------------


                            20楼2012-11-16 10:47
                            收起回复
                              2025-07-25 09:3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林黛玉】
                              ---这几日病情大好,见今日天气如此好便出了潇湘馆。
                              ---“这几日我不出来,园子里竟这样安静。”
                              ---紫鹃“些许是在家里待着,姑娘不如去宝姑娘那坐坐,前些日子宝姑娘来看姑娘,姑娘正在睡觉,也不好叫醒你。”
                              ---“恩”
                              ---蘅无苑-----------
                              ---‘宝姐姐可欢迎妹妹’
                              @ 这货亭纸


                              21楼2012-11-16 10: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