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宝钗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
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
仕途经济” ,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
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
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宝钗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
薛宝钗的突出特点,就是圆滑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
她虽然举止行为都喜欢迎合他人的意思,但内心却自有主张,并不因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喜好,她在自己的私人领地坚持自己个性和主张,她自觉不自觉的维护逢迎核心人物的欢心,是要特别值得指出的,这也是她的人情世故的策略。到金钏的死,宝钗说是失足,让王夫人别往心里去,多赏几两银子,发送了,也就尽了主仆之情。
这里可以看出宝钗冷酷无情的一面,一条人命,说得如此轻松,几两银子便打发了,真让人不寒而栗!我们甚至会思忖,她平时对待下人丫头们的亲切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不带阶级思想的真亲近。但宝钗本就是一个性格很冷淡的人,这并不是针对金钏,而是对所有人,包括她自己。与其没用地掉眼泪,哀叹、感伤,不如让还活着的人真正地获得补偿;与其对死了的人投注感情,不如多关心一下活着的人。这是宝钗的一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