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吧 关注:937贴子:3,286
  • 9回复贴,共1

边蛮逞威----边陲小国南诏痛打盛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苛待藩属

  大唐对各藩属国和羁縻州中的少数民卝族百卝姓常常频繁摊卝派兵役和徭役,且素来不知体恤,因此先后激起了数起降顺部落的大起yI。失去人心的统卝治终难持久,尽管唐帝卝国竭力镇y卝a,但随着国力的衰落,周边诸藩仍然纷纷背离,反攻倒算,唐帝卝国的领疆很快就丢失近半。
  第一场变卝乱发生在贞观二十二年(6卝48年),唐太宗为建千古功业,筹划再次大规模远征辽东,下令剑南道伐木造船。由于太宗沉疴已久,命不久长,急于赶在自己死前攻取高句丽,因此催逼苛急,民卝工夫役日夜赶工,徭役极重,百卝姓苦卝不卝堪卝言,更有很多人被卝迫去江南买船交差,或雇卝佣湖南潭州人代造,一时间船价奇高,巴蜀百卝姓大多倾家荡产,很多人卖田卖地不够,还被卝迫要卖儿卖女,家卝破卝人卝亡者不计其数,大量的人间惨卝剧就这样在太宗的功业大梦之中上演。当地的少数民卝族百卝姓不堪重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卝民起yI,唐廷出动了两万余精兵才将其镇y卝a下去,由此可知起yI的规模甚大。
  661年,为了反卝对唐王朝的无节制兵役,铁勒九姓起yI,不再屈服于唐廷的统卝治,拒绝对自己的任意征发。唐廷闻讯大怒,立即遣郑仁泰、薛仁贵等人统大军前往镇y卝a,薛仁贵“杀降九十余万”(《唐会要》卷61),铁勒遂平。679年,归附的突厥人不堪苛待,北方单于大护府暴卝动,突厥人攻城掠地,屡败唐军,大唐近三成的领土就此丢失。6卝96年,营州都督赵文翙处事不当,遇契丹饥馑而不援,在一旁看哈哈笑,激发了积存已久的矛盾,契丹与奚二族愤而起事,联兵攻唐,数度击败弱小的大唐,先后歼灭唐军三十余万,夺占无数城池,唐帝卝国的统卝治摇摇欲坠。惊恐之下,唐廷出卖了河西已经降唐的突厥诸部,又出让了大量国卝家利益,终于换得后突厥相助,默啜可汗统军自后攻破契丹军的大本营,失去根基的契丹军人心崩散,又畏惧突厥军,转瞬土卝崩卝瓦卝解,唐朝这才将起yI镇y卝a下去。


IP属地:重庆1楼2012-11-14 20:40回复
      历卝史的车轮卝转动到天宝年间时,厄运又降临到了西南边藩头上。南诏位于大唐的西南地区,一向对唐朝称藩,但唐廷既然对各藩属一视同仁,大多加以苛待,自也不会让南诏独安。到了玄宗后期,李隆基沉湎声色,朝政日非,大唐这个宗主国渐为南诏等属国所不齿。更糟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随着吏治腐坏,各地驻官多为横征暴敛、欺卝压良善之卝徒,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性褊急,失蛮夷心”(《资治通鉴》卷216),其下属云南太守张虔陀贪卝财好色,鱼肉地方,终于激起了规模宏大的南诏之乱。





      二、非礼王妃

      750年,南诏国王阁逻凤带王妃去成都谒见云南都督李宓。途经云南时,“云南太守张虔陀皆私之。又多所征求,南诏王阁罗凤不应,虔陀遣人詈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是岁,发兵反,攻陷云南”(《资治通鉴》卷216)。司马光记述的这句“皆私之”语义含混,给大唐留了点面子,在《唐会要》卷99中对此事的记载则更为清楚:“云南太守张虔陀复私其妻”,明确指出张虔陀对南诏王妃进行了非礼。张虔陀此举不仅是对南诏王夫妇的个人侮辱,更是对南诏国的羞辱轻慢。事实上,张虔陀一直对阁逻凤十分无礼,据《旧唐书》卷209记载:“待之不以礼……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虔陀遣人骂辱之”,由此可知他对阁逻凤常加勒索,阁逻凤如果不从,他就遣人将其詈骂羞辱一番,实可谓欺人太甚。
      阁逻凤以国王之尊,尚且得不到最起码的礼待,竟然被一个唐朝官卝员如此欺卝压,在南诏与唐多年的交往中,南诏百卝姓又受到大唐何等的压卝迫薄待,我们不难想象。其实此次欺卝压事件只是唐帝卝国苛待周边藩属之情的冰山一角,张虔陀也不过是大量强凶霸道的边官中的寻常一员。张虔陀之所以敢于如此乖张卝狂卝妄,主要原因就是他很清楚,大唐中枢的君臣对这些藩属国素来轻蔑,根本不将这些“蛮夷”当人看。更重要的是,张虔陀深知,尽管历任的南诏王都“于是岁朝、进献不绝”(《滇史》,诸葛元声著),对大唐极尽恭顺,但唐廷仍然对南诏心怀猜忌,且一直有打卝压削弱之心。天宝后期官卝场腐卝败,张虔陀在剑南一卝手卝遮卝天,他的汇报是唐廷判断南诏忠诚与否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南诏的命运尽操其手,因此他在欺负人时才会如此理直气壮。
      张虔陀此次先是戏侮人卝妻,之后又大加索贿,被拒后派人辱卝骂南诏王,还向唐廷诬卝告构卝陷其有不臣之心。由于大唐歧卝视欺卝压周边藩属之积习已然根深蒂固,因此朝堂上官卝官卝相卝护,有意采信张虔陀的一面之词,尽管满怀委屈的阁逻凤多次向唐王朝上表申诉辩解,但“中官贾奇俊抑之,不得达,王复遣将军杨罗巅等连表控卝告,元宗仍不省。”(《南诏野史》)。在现存的《南诏德化碑》上,刻载着指责张虔陀“诓惑中禁”的文字,就是指这件事。而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张虔陀志在吞侮,中使者至,不为澄雪,举部荒窘,得生异计”,由此可知唐廷后来曾遣中使去云南调卝查此事,但使者偏袒不公,不为受卝辱含卝冤的阁逻凤澄雪,最终逼得南诏上下困窘不堪,终于生出异心,决意铤而走险。


    IP属地:重庆2楼2012-11-14 20:40
    回复



        五、割土媾和

        在西南一带,唐帝卝国一向凭恃联合南诏来与大敌吐蕃抗衡,南诏可以说是大唐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可骄横的唐朝君臣们却不知对其怀柔拉拢,反倒为渊驱鱼,将这个强助逐至吐蕃怀中。南诏在击退前来镇y卝a的唐军后,转而投向吐蕃,共同打卝压大唐,西南边塞的形势急剧恶化,唐帝卝国的西南疆自此再无宁日。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大唐更为衰弱,完全无力顾及西南,南诏趁机在756、757两年中大肆扩张,势力范围直逼川西平原,对成都构成严重威胁。┐┐9年,南诏与吐蕃联兵进攻成都,不过此时唐朝内部已然较为安定,唐德宗李适派名将李晟将其击败,斩首六千,西南边境遂安。由于吐蕃对南诏压榨甚重,南诏在联合吐蕃与唐对峙四十余年之后,又重新联唐抗蕃,并于794年突然翻卝脸偷袭蕃军,将其重创。此变之后,大唐重新在南诏的帮助下共御吐蕃,在西南一带的被动局面大为好转。
        然而大唐越来越弱小,南诏很快就不将这个旧日的宗主国放在眼中,将这个新盟友视作任由宰割的羔羊;加上南诏内部权力更迭,权臣王嵯巅得势后又力主攻唐,南诏遂于830年大肆进攻川西和川南,众蛮兵在四川境内恣卝意劫掠。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出兵拒敌,结果唐军惨败,伤亡极重,南诏军攻陷嶲州、戎州和邛州,随即又攻陷成都外城,掳掠了大量的工匠和财富,还将数万百卝姓劫掠回南诏做了奴卝隶,巴蜀一带惨不堪言,蜀地百卝姓万分恐惧,多有投江而死者(“人惧自卝杀者不胜计”),流尸塞江而下。自此之后,大唐最后的一块战略后方也被破卝坏殆尽,国势更是加速衰败。
        在满载而归后,南诏人深深感到大唐的弱小,于是在831年再次攻入嶲州,唐军完全无力抵御,被卝迫将嶲州驻地北徙至台登县(今泸沽),将嶲州大块土地拱手让予南诏。南诏对大唐的入侵不仅只为劫掠,还有抢夺领土之意,据《新唐书》卷240记载,在830年进攻川南时,南诏权臣王嵯巅“至大度河,谓华人曰:‘此吾南境,尔去国,当哭。’众号恸,赴水死者十三。”显然意欲夺占大渡河以南之地。
        自831年开始,南诏便采取“和战相兼”的策略,一面出兵攻入唐境,掠夺土地、人口和财富,一面又遣使和谈,以藩属自居,让大唐放松戒备,军事和外交两张牌打得非常漂亮。在不断入侵西川的同时,南诏逐渐尽据了大渡河以南之地,之后便再一次遣使谈和。在《新唐书》中,将此事避重就轻地记为“上表请卝罪”;而在《南诏野史》中,也说什么“(南诏)自陈请卝罪……自后赋贡不断”,竭力要营造出南诏畏惧大唐,乞求饶恕的假象,其实这些记述都不过是在玩卝弄文字游戏,试图靠意卝淫自吹来遮羞掩辱罢了。南诏人一直从心底瞧不起大唐这个软弱无卝能的帝卝国,在之前还频频侵扰大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性,又怎么可能畏惧乞和呢?


      IP属地:重庆5楼2012-11-14 20:42
      回复
        大败于云南之后,唐廷在两京及河南、河北大举募兵,欲再伐南诏。但各地百卝姓眼见大唐孱弱,去南诏者十死八卝九,哪有肯应者?于是唐廷只得大规模强征,官卝府分道捕人,将无辜行人披枷带锁,强行解往军所充当士兵,最终竟有十余万人被强捕入军。这种暴行扰民极深,在所谓的“盛唐”时期,在京畿要冲之地,居然一度出现兵荒马乱、民卝不卝聊卝生的景象,无数人家妻卝离卝子卝散,百卝姓怨卝声卝载卝道。大诗人杜甫惊见如此乖张悖离之事,感慨民生之艰危,遂作《兵车行》加以嘲讽,其中“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句,清楚表明了当时被强征百卝姓的凄惨和行人深恐被抓兵抓夫的恐惧;而“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几句,更是深刻反映出当时大唐百卝姓境遇的凄惨,以及唐军的弱小无卝能。
          752年,唐廷又以贾颧为都督,发兵三万进攻南诏,结果战斗力低下的唐军再度大败,连主帅贾颧都被对方生擒。阁罗凤筑“大唐天宝阵亡战士冢”(又称万人冢),石碑上大书“叛唐不得已而为之”等字句,表明自己被卝迫反抗的无奈,并流露卝出与大唐尽释前嫌之意,但实力弱小却还自高自大的唐帝卝国却对这种善意视而不见。754年六卝月,唐廷又征集了规模空前的兵力,“剑南留后李宓率兵十馀万”(《新唐书》卷219)再攻南诏,还征发了十万卝民夫随军运送物资,结果这次败得更惨,据《南诏德化碑》刻载:“汉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师沉江”,主帅李宓“为阁罗凤所擒,举军皆没”(《旧唐书》卷9)。


        IP属地:重庆8楼2012-11-16 12:02
        回复
          大唐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南诏,每战皆北,先后有二十多万大军溃败于西南,而且死亡率奇高,据《资治通鉴》卷217记载:“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可见败得相当彻底,基本上三次都是被对方全歼。虽然民夫的伤亡史官不屑一提,但连拥有战马的士兵都逃不掉多少,可想而知也是基本覆没了,不被屠卝杀也会成为蛮人的奴卝隶。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由此可知当时民夫的数量通常是战兵的四倍多。在比沈括早四百多年的唐初,运输技术自然更加落后,因此民夫所需数量只会更多,没于滇南的民夫当在五十万以上。三场惨重的损失令唐帝卝国元气大伤,自此彻底丧失了对南诏的进攻能力,只能无奈地承认其自立的现实。
            唐廷三次进击南诏,已然尽了全力,一次失败还可以诿过于统帅无卝能,运气不佳,可三战均全军溃没,便绝非偶然,足以看出天宝年间的唐军确实相当弱小无卝能。大唐素以泱泱上国自居,国力人力又是对方的数十倍,却在南蛮小国面前败得如此之惨,实在将中原王朝之颜面丢失殆尽。更糟的是,西南地区接连的惨败已经暴卝露卝出唐军羸弱不堪的事实,令唐帝卝国失去了震慑各个藩镇的威信,以安禄山为首的河北藩镇在一年后敢于发动叛乱,就是因为藉此事看透了大唐的外卝强卝中卝干。其实唐廷后两次进攻南诏,就是试图用一场胜利来遮卝掩这一点,结果反倒将自身的弱小暴卝露得更为明显。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廷所能征调的野卝战部卝队已经在云南死伤大半,因此一度无兵可用,只能大量强征平民入伍,然而这些仓促拼凑出来的军卝队战斗力奇低无比,被叛军铁骑纵横践卝踏,尽皆骨肉成泥。


          IP属地:重庆9楼2012-11-16 12:02
          回复
            近几年,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这样的调子越来越高


            IP属地:广东10楼2012-11-19 11:30
            收起回复
              怎么唐朝李晟,高骈等能真善战的大唐猛将面前南诏保持完败记录呢?


              12楼2017-01-16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