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在我20年前读小学的时候,就做过,这个属于课外科普实验,实验课题就是力的横向抵消.
不可否认,楼主的想法是对的,当水银陀螺高速旋转的时候,重力的确会被惯性抵消,但是关键要素是,你做这个干什么,你要拿它作飞行器么?
我猜测你是这个想法,但是,你严重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载具问题,实际离心旋转抵消掉的力很有限,水银的确可以通过离心力将重力分散一部分出去,但远远达不到抵消重力的程度,但远以后科技进步,速度可以更快.
哪么请问一点,姑且忽略水银的引力不算,载具,也就是承装水银的容器这个重量怎么抵消,还有承载的负荷,怎么抵消?
依据物质不灭定论和能量守恒理论,这种方式是不现实的.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陀螺在加速过程中会产生重力抵消进行转移,但是当转速守恒后,所有抵消消失,理由是当垂直立向水平力转换过程中,产生惯性,瞬间产生重力抵消.
当水银平衡进入水平阶段时,所产生的反引力,全部释放,反作用力现象消失.
就算你能延长这个时间,但是又有何意义?
核子物理学中讲述,原子核内部有三种力存在,强力,磁力,引力;强力和磁力相互制约,制约后残余的力吸引电子围绕,当力场变化时原子核内成分变化,围绕电子变化,部分力场损失以磁力释放,磁力在物质传导过程中产生热能,或电能.
原子核较重的物质,力场中的引力相互吸引,组成一个整体,引力距离远,衰减越严重,因此只要两个原子相互贴近,引力则将物质牢牢吸引,距离越近,越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经过锻压后,密度提高仅仅一点点,机械性能却极大提升.
引力随着物质之间积累越多,也会跟随相互积累,只要足够大,(一个行星),就可以隔空吸引其他物质靠近.
当物质以及高速度运行时,即可抵消引力,即水银陀螺理论.该理论实际上就是卫星理论,人造卫星就是依据这个理论抵消地球重力,围绕地球旋转的.
我讲这么多,是认可你的思想和想法,但是你需要学习知识,当你有丰富知识后,你就不会研究那些没有用的东西了.
我5岁的时候,提出永动机概念,认为是可行的,用发电机发电驱动电动机,电动机产生动力驱动发电机发电.
但是随着后期的知识学习,迅速否定这个理论,当时否定的理由就是损耗.
当在过几年后,接触到能量守恒理论,才完全知道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