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闹市
傍晚的日光打在一家并不起眼的客栈门前。
饱满金黄的光芒照耀着长江边最繁华富庶的苏州城。虽已薄暮,城中依然一片热闹沸腾,雕梁画阁重重叠叠,一眼望向天边,尽是金顶镂纹琉璃瓦,闪烁着浮动的盛世光彩。宽阔的大道由材质上好的青石板紧密接缝,大道两边每隔一段就是高大挺拔的垂柳,青青枝条在初春日下的和风中轻轻摇晃,摇晃地这城中的人在这暖暖的黄昏,隐约飘香的女儿红酒香中沉沉欲醉。
街头巷尾陆续挂起点亮的彩灯,大道上的叫嚷声,马蹄声,车轮滚滚而过的声音此起彼伏,众人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本是绝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家小客栈的。然而这家客栈的门口一桌前坐着的两个人却实在太惹眼。
两人皆是一身束身的狼牙亮革劲装,头戴一顶黑色硬挺的圆帽,一副正襟危坐的姿态,流露出淡淡冷峻气派。放在大明天下,没有人会认不出,着这一身装束的正是统制天下的锦衣卫亲军部属。
锦衣卫自靖难后再度重建以来,已成为平衡和稳定天下各方势力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皇帝稳固统治根基的暗下推手,锦衣卫独立于所有官僚机构之外,秘密行动,只受皇帝亲自管制和调遣。近年,锦衣卫亲军副统领皇甫遥代替前指挥使纪纲接管锦衣卫,更是雷霆手段,处事凌厉迅疾,在他统管下,锦衣卫活动频繁,将其势力深深扎进了大明每一寸王土,大有太祖时期锦衣卫威加海内兮震四方之风。指挥使皇甫遥威慑手段之一就是下令将一切捕盗揖匪、清剿建文帝余部的行动公然曝露于世人眼前,以儆效尤。因此锦衣卫以制装出行在永乐年间并不少见。更何况,这两名锦衣卫接到的命令也明确要求他们明装活动。
两名锦衣卫就这样端坐在客栈中,坐了很有一会,而且好像没有要走的打算,只是慢慢地吃着几碟简单的小菜。店中人本来就不多,从这两人进入这家店后,里面的顾客早就慌不择路地逃了出去。伙计不知锦衣卫到店里来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小店又惹来什么横祸,也不敢去问,只能吓得心惊胆战地躲在柜台后面瑟瑟发抖。怕事的人也远远地绕开了这家店,留出大片空地来。
坐在左边的锦衣卫身材魁梧,面庞轮廓分明,一双眼睛像最锐利的刀锋雪亮。最令人瞩目的是他身背的一把巨大的厚刃砍刀。刀身用油布紧紧裹了起来,从缝隙中透出些老旧的气息。看得出来这把砍刀又大又重,但他背着这大刀却仍坐得笔直,犹如山崖上迎风的昂然古松。
他的名字比他的眼睛更加锃亮有力,他叫凌厉。
“这次总算得了个轻松的差使,说不定还能喝上几口喜酒,”右侧的锦衣卫握起茶盏,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然后舒了口气,脸上浮起几分愉快的神情。锦衣卫平日管理极为严厉,一向禁止部下擅自宴饮,好不容易能钻个空子自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前些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帮着金陵府抓捕那些流窜的匪盗,实在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