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辅国堪称真学士,爱民既是大英雄。 背面:生灵不涂炭,功过谁不知。
囗囗 囗 囗 囗囗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囗囗囗囗 囗囗囗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囗
本报讯(记者陈智勇通讯员陈文辉)昨日,承畴纪念园举行隆重的揭牌开园仪式。多名清史专家从北京赶来参加开园仪式。专家们表示,应该给洪承畴一个公正的评价,并指出要公正评价洪承畴需解决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据介绍,承畴纪念园是在洪承畴已倒塌100多年的故居基础上复建的,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复建,目前已经全部竣工。该纪念园包括承畴纪念馆、碑廊、碑林、复制顺治皇帝的“御制碑”等部分,较全面地展示洪承畴的史迹及家世,将成为研究和宣传洪承畴的一个重要窗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0e67e138bd4b31cf03c94b3b7d6276f/dc64eafaaf51f3de5e84dc3494eef01f3a29791a.jpg)
纪念园新增研究洪承畴的平台
洪承畴故居复建委员会顾问洪榕光告诉记者,此次复建不仅建立了洪承畴纪念馆,而且还将顺治皇帝的“御制碑”复制出来树立在纪念园中。该碑对人们进一步认识洪承畴有一定的帮助。顺治九年(1652),洪承畴的母亲傅氏逝世时,顺治皇帝派福建布政司使胡升猷为钦差莅临泉州谕祭。祭文称洪承畴为“开国鸿勋”,“兴朝良佐”,高度评价洪承畴的功绩,洪承畴的母亲傅氏准封一品夫人。“御制碑”就是将顺治皇帝的谕祭文刻成碑立在傅氏的墓前的碑刻。
昨日,还举行了新编历史剧《洪承畴》DVD的首发式。该剧今年荣获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最高奖———优秀演出奖等多个奖项,深受戏剧界的好评。
“开清第一功”的故事梗概,对近年来洪承畴的研究极为关注。她认为,目前大部分清史专家对洪承畴都有较公正的认识,但要让史学界和人们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术界要更进一步研究洪承畴的历史;二是要进一步宣传洪承畴的事迹。 ]
专家评价洪承畴需解决三个问题
昨日,前来参加开园仪式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宏志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当官是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员“降清”后被称为“贰臣”、被认定是“气节”问题这是不公平的。这主要是一个民族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将满 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来看待。由于王宏志是《洪承畴传》的作者,后来又编写了一部反映洪承畴的电视剧———“开清第一功”的故事梗概,对近年来洪承畴的研究极为关注。她认为,目前大部分清史专家对洪承畴都有较公正的认识,但要让史学界和人们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术界要更进一步研究洪承畴的历史;二是要进一步宣传洪承畴的事迹。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认为,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认识水平逐步提高,洪承畴会得到更公正的肯定。他说,对洪承畴这样著名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站在一个王朝的立场上,而是要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平等对待明和清两个王朝;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平等地对待满 族和汉族;既不能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也不能以纯道德的立场评价历史人物,而应以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评判历史人物。如果这三个认识问题解决了,就能较客观地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功绩。 “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由南安市政协主办,福建省名人研究会、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协办,南安市英都镇人民政府承办,于2003年11月16日在南安市召开。来自北京、东北、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元月16日,洪承畴纪念园隆重举行揭彩开园仪式。著名历史学家、《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专家组长、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洪承畴传》作者王宏志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清史专家赫治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博物馆馆长余梓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系列庆典活动,为纪念园开园及洪承畴纪念馆、英都承畴纪念园碑廊落成揭彩。英都镇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或代表,各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各界人士,翁山洪氏东西轩各房份宗亲代表,各地洪氏宗亲代表共500多人参加开园仪式。
囗囗 囗 囗 囗囗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囗囗囗囗 囗囗囗囗 囗 囗 囗囗 囗囗囗
本报讯(记者陈智勇通讯员陈文辉)昨日,承畴纪念园举行隆重的揭牌开园仪式。多名清史专家从北京赶来参加开园仪式。专家们表示,应该给洪承畴一个公正的评价,并指出要公正评价洪承畴需解决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据介绍,承畴纪念园是在洪承畴已倒塌100多年的故居基础上复建的,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复建,目前已经全部竣工。该纪念园包括承畴纪念馆、碑廊、碑林、复制顺治皇帝的“御制碑”等部分,较全面地展示洪承畴的史迹及家世,将成为研究和宣传洪承畴的一个重要窗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0e67e138bd4b31cf03c94b3b7d6276f/dc64eafaaf51f3de5e84dc3494eef01f3a29791a.jpg)
纪念园新增研究洪承畴的平台
洪承畴故居复建委员会顾问洪榕光告诉记者,此次复建不仅建立了洪承畴纪念馆,而且还将顺治皇帝的“御制碑”复制出来树立在纪念园中。该碑对人们进一步认识洪承畴有一定的帮助。顺治九年(1652),洪承畴的母亲傅氏逝世时,顺治皇帝派福建布政司使胡升猷为钦差莅临泉州谕祭。祭文称洪承畴为“开国鸿勋”,“兴朝良佐”,高度评价洪承畴的功绩,洪承畴的母亲傅氏准封一品夫人。“御制碑”就是将顺治皇帝的谕祭文刻成碑立在傅氏的墓前的碑刻。
昨日,还举行了新编历史剧《洪承畴》DVD的首发式。该剧今年荣获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最高奖———优秀演出奖等多个奖项,深受戏剧界的好评。
“开清第一功”的故事梗概,对近年来洪承畴的研究极为关注。她认为,目前大部分清史专家对洪承畴都有较公正的认识,但要让史学界和人们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术界要更进一步研究洪承畴的历史;二是要进一步宣传洪承畴的事迹。 ]
专家评价洪承畴需解决三个问题
昨日,前来参加开园仪式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宏志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当官是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员“降清”后被称为“贰臣”、被认定是“气节”问题这是不公平的。这主要是一个民族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将满 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来看待。由于王宏志是《洪承畴传》的作者,后来又编写了一部反映洪承畴的电视剧———“开清第一功”的故事梗概,对近年来洪承畴的研究极为关注。她认为,目前大部分清史专家对洪承畴都有较公正的认识,但要让史学界和人们对他有更深的了解,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术界要更进一步研究洪承畴的历史;二是要进一步宣传洪承畴的事迹。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认为,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认识水平逐步提高,洪承畴会得到更公正的肯定。他说,对洪承畴这样著名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站在一个王朝的立场上,而是要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平等对待明和清两个王朝;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平等地对待满 族和汉族;既不能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也不能以纯道德的立场评价历史人物,而应以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评判历史人物。如果这三个认识问题解决了,就能较客观地评价洪承畴的历史功绩。 “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由南安市政协主办,福建省名人研究会、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协办,南安市英都镇人民政府承办,于2003年11月16日在南安市召开。来自北京、东北、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元月16日,洪承畴纪念园隆重举行揭彩开园仪式。著名历史学家、《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专家组长、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洪承畴传》作者王宏志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清史专家赫治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博物馆馆长余梓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系列庆典活动,为纪念园开园及洪承畴纪念馆、英都承畴纪念园碑廊落成揭彩。英都镇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或代表,各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各界人士,翁山洪氏东西轩各房份宗亲代表,各地洪氏宗亲代表共500多人参加开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