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1、民放大融合高潮的出现,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2、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表现
1、科技的进步
⑴数学:①魏晋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②南朝的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千年;著、《缀术》。
⑵农学:北朝的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⑶地理学
①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
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书中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 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宗教和哲学
⑴宗教盛行——唯心主义
①道教的官方化
A、东晋的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
B、萧梁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②佛教盛行
A、原因:佛教宣扬的教义,既为穷苦百姓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B、危害:
a、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
b、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
c、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⑵、反佛——唯物主义的发展
①原因: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②范缜著,《神灭论》
观点: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在神存。形亡神灭。
影响:A、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B、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③灭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
3、承上启下的文学
⑴特点:承上启下
⑵表现:
①“建安文学”(代表作: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
②东晋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③南朝的骈文(代表作:庾信的《哀江南赋》)。
④民歌盛行 北方民歌慷慨激昂(代表作:《敕勒歌》、《木兰辞》)。南方民歌缠绵婉转(代表作:《采桑度》)。
4、大放光彩的艺术
⑴书法:
①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②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③“二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王献之。
④女书法家:卫铄、王羲之妻。
⑤“魏碑”。
⑵绘画:①三国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②东晋顾恺之以擅长画人物著称(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⑶雕刻: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一)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1、民放大融合高潮的出现,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2、北方经济的恢复和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表现
1、科技的进步
⑴数学:①魏晋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②南朝的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千年;著、《缀术》。
⑵农学:北朝的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⑶地理学
①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代表作:《禹贡地域图》)
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书中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 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宗教和哲学
⑴宗教盛行——唯心主义
①道教的官方化
A、东晋的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
B、萧梁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②佛教盛行
A、原因:佛教宣扬的教义,既为穷苦百姓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B、危害:
a、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
b、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
c、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
⑵、反佛——唯物主义的发展
①原因: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②范缜著,《神灭论》
观点: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在神存。形亡神灭。
影响:A、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
B、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③灭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
3、承上启下的文学
⑴特点:承上启下
⑵表现:
①“建安文学”(代表作: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
②东晋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③南朝的骈文(代表作:庾信的《哀江南赋》)。
④民歌盛行 北方民歌慷慨激昂(代表作:《敕勒歌》、《木兰辞》)。南方民歌缠绵婉转(代表作:《采桑度》)。
4、大放光彩的艺术
⑴书法:
①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②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③“二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王献之。
④女书法家:卫铄、王羲之妻。
⑤“魏碑”。
⑵绘画:①三国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②东晋顾恺之以擅长画人物著称(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⑶雕刻: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