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讲历史吧 关注:11贴子:511
  • 0回复贴,共1

2008年历史高考必背(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一)匈奴的兴衰

1、兴起

⑴经济:畜牧为主,也从事农业。铁器深入各个领域。

⑵政权: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励精图治,统一蒙古草原, 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2、汉匈关系

⑴西汉:①国力有限,不得不与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②汉武帝时的反攻。

背景:西汉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 

概况:三次大战(前127一前119年)。

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③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贸易、文化交流增多,和睦相处。

⑵东汉: 

①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北:威胁着中原、西域等地。 南: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

②东汉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③北匈奴政权瓦解,其威胁最后解除。

(二)西域与两汉关系

1、西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

汉朝时,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作西域。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36国。 生活着许多民族。

2、西域与西汉关系:张骞通西域 

⑴目的:

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张骞两次奉汉武帝之命, 出使西域。

⑵概况: ①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获得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凿空”)。②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⑶意义:

①汉与西域通好,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

②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3、东汉与西域关系

⑴西域都护的设置(前60年),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⑵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进一步密切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

⑴含义: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主要的如夜郎、滇等,统称“西南夷”。 ⑵统治西汉在西南夷地区建立郡县,进行统治。

2、百越:⑴含义: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

⑵汉朝对百越的管辖,促进了越族地区的开发和越人社会的进步。




IP属地:河北1楼2007-04-30 09: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