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哈立德吧 关注:7贴子:164
  • 6回复贴,共1

回复:吸烟的三个理由(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烟的乐趣是不吸烟者难以理解的。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轻巧而又稳当地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另一只手握住精巧的打火机,拇指往下一按,珍贵的火焰应声而至,身姿婀娜,上半身是雍容华贵的金黄,下半身却是透明的蓝紫色;现在把香烟过滤嘴的一端放在唇边叼住,火苗移近另一端,轻轻吸一口,火苗立刻倾斜了身子贴过来,烟头就在瞬间点燃,闪耀着鲜红的光芒。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简洁、精确、完美,仿佛千锤百炼的一个芭蕾舞段。在粗糙的生活中,我们居然提炼出如此浓郁的诗意动作,真是奇迹,难怪我们忍不住一再重温那行云流水般的快感。对于吸烟者来说,香烟的烟雾稍稍刺鼻,然而散发出醇和干爽的芳香,永远不会让人厌倦。香烟夹在指间,静静地观察烟头上袅袅飘起的一缕青烟,看她在空中优雅地变幻,旋转着升腾,渐渐消逝,如同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那样褪色,一去不返,既耐人寻味又令人感伤。好了,现在让我们猛吸一口香烟,细细体验烟雾如何进入我们最深邃的身体。舌面有点苦,辛辣,又夹带一丝淡淡的甜味,像某个炎热夏天的一阵激情。烟气直冲口腔的后部,能感觉到轻微的刺痛,接着,辛辣的烟气通过脆弱的喉咙,气管,最后弥漫幽暗的肺腔。饱含各种化合物的烟雾如同雨云停留在我们身体的中央,在黑暗中,被饥渴而灵敏的膜壁迅速吸收,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被尼古丁唤醒,充满喜悦,在全身四处奔走。随着一口呼气,残余的白色烟气从鼻腔缓缓排出。与此同时,我们感到一股强烈的烟气直冲脑顶,在一阵微微的晕眩中,沉重的肉身消失了,我们飘飘欲仙,只剩下了烟雾般轻盈柔软的灵魂。
  音乐和绘画感动我们,然而烟草洞穿我们。美食经过舌头品尝之后,只剩下渣滓,我们便不在乎它的下落;烟草进入我们的身体,在神经和血液里苏醒,给予我们最刻骨铭心的触动。也许只有美酒可以一比,但酒让我们酣醉,难以清晰地感受纤手般一阵又一阵的爱抚。每吸一口香烟,都给我们带来片刻迷醉,坚硬的现实世界解体了,一种纯精神的自由境界在我们眼前展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2-11-02 20:08
回复
     这就是为什么吸烟能够激发人们创造力的原因。只看到烟草对于身体的害处,没有看到烟草对于人类天才的精神影响,是反烟运动的近视之处。烟草被旧世界广泛使用的500年,乃是历史上科学文化最繁荣的一个时期,几乎所有伟大人物的大脑都充满了烟雾。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从婴儿到死亡一生吸烟不断,烟草成为他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以至于有人说他亲吻女友的手指也像吸烟一样。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也是一个终身烟民,他的儿子回忆说:“父亲只有在休息时才吸烟斗,平时都是靠吸鼻烟来提神,提高工作效率。”他曾戒过一个月的烟,那是他一生最糟糕的时期,他写信给朋友说戒烟让自己感到特别倦怠,反映迟钝,情绪低落。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无疑是另一个吸烟者爱因斯坦。他总是嘴里叼着一根烟斗,云里雾里思考时空的奥秘,他认为吸烟与他取得的科学成果有关:“我相信,在一切人类事务中,抽烟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人作出冷静客观的判断。”烟草如果没有破坏这三个人的脑袋,其他人的脑袋也不怕被破坏。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11-02 20:12
    回复
      2025-05-12 02:31:57
      广告
      文化艺术界人士里,吸烟者众多,我们可以列出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弥尔顿、斯各特、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亚当·斯密、马克思、萧伯纳、王尔德、乔治·桑、缪塞、兰波、波德莱尔、劳特累克、可可·夏奈尔、瓦雷里、萨特、杜拉斯、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瓦格纳、弗洛伊德、荣格、蒙德里安、凡·高、马克·吐温、爱伦·坡、爱迪生、苏珊·桑塔格、纪昀、鲁迅、林语堂等等。有心人可以列出一份无穷无尽的吸烟者名单,然后换上“世界名人录”的名字。上世纪著名政治家,除了希特勒和蒋校长等少数例外,几乎都是不可救药的烟民,例如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麦克阿瑟、巴顿、等等。烟草肯定慷慨地给予过这些非凡的吸烟者灵感。审美经验使他们得以超脱现实,进入一种自由想像和自由创造的空间。亚瑟·柯南道尔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他笔下的神探福尔摩斯就是叼着烟斗破案的,他回答助手说:“抽烟啊,这种难题得抽完三斗烟才能解决。”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1-02 20:15
      回复
        烟草是十分有效的镇静剂。当我们遇到重大危机时,一支香烟,能够帮助我们镇定下来,冷静做出决断。香烟是如何完成这种作用的呢?我们说焦虑总是无名的,焦虑就是不知道正在焦虑的东西是什么。于是我们猛吸一口香烟,尼古丁迅速进入血液,脉搏加快并使血压升高,焦虑于是被引向我们的身体反应,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变成一种轻微的恐惧。接着,尼古丁被血液吸收、稀释,毒素被排除,血管扩张,心跳减慢,我们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指向身体的恐惧也得到消除。换句话说,吸烟这一过程使精神的焦虑转移为身体的恐惧,然后得到排解。
          法国哲学家萨特一生不断抽烟,他晚年时,患有大脑血管萎缩等严重疾病,他对医生的警告置之不理。记者问他:“现在您觉得在您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我不知道。所有的事,活着、吸烟。”我们看看这位哲人是如何理解吸烟的意义,他说:“吸烟是一种破坏性的占有行为。烟草是一种只能象征性拥有的东西,伴随着我的呼吸的节奏,它被不断地毁灭;它从固体变成烟雾,并且穿过我的身体,似乎也象征性地将它自己变成了我的一部分。吸烟时的美妙景象,实际上就是香烟火葬式的典礼。对香烟的毁灭性的占有,其实象征性地满足了我毁灭性地占有整个世界的幻想。”在他看来,人们吸烟的时候,仿佛把整个世界点燃了,化为烟雾吸入体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香烟的镇静作用是这样完成的:这个世界引起我们的焦虑,现在我们把世界毁灭,吸收,占有,变成我们身体可以感知的一部分,我们于是消解了焦虑。正如诗人波德莱尔所说,香烟“迷惑了‘吸烟者’的心,而且治愈了吸烟者疲惫的精神”。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2-11-02 20:17
        回复
           最能体现烟草治疗作用的地方是战场。我们知道。历史上多次国际战争,都促进了烟草文化的进一步传播。烟草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有交战国都为前线的士兵配给烟草,连红十字会这样的组织也往前线运送烟草。在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战壕里,烟草可以使战士们短暂忘记恐惧,让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松弛。只有如此险恶的处境,我们才会明白烟草的意义,许许多多的火线日记证明了这一点。西格弗里德·萨松在《一个步兵军官的回忆录》里写道:“我躺着一动不动,悲惨地想着我是不是运数已尽。然后我想起我穿着战前的雨衣,我能摸到口袋里的烟斗和烟草袋,不知何故,我感到不那么绝望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烟草为战时必需物质,并规定烟农可以免于服役;盟军的配给量是每周5-7包香烟;反烟态度最坚决的希特勒也不得不妥协,为德国军队每人每天配给6支香烟;侵华日军则由政府供给一种名叫“金安”的中国烟。所有的军官都发现,香烟对士气的影响非常之大,因此尽量保证供应。美国军人乔治·罗斯描述他呆在德国战俘营的经历说:“大家可以在交换店交换红十字会的包裹和食物,香烟是我们交换的货币,每个包裹都有一个香烟价。”雷马克在他的战争小说《西线无战事》中感慨:“士兵没有香烟该是多么可怕呀?”
            在和平环境,许多人把香烟看成可有可无的奢侈品,他们不能理解香烟的价值。战后,希特勒教导下的不吸烟的德国女人往往为了几根香烟出卖身体,她们没有烟瘾,也许只是用几口香烟来慰藉心灵。当集中营里的战俘用最后一块面包去换取一支香烟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香烟不是必需品吗?我们今天声讨香烟的种种罪恶,却忘记了香烟曾经给予无数绝望者以安慰,帮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这似乎是个矛盾,香烟有毒,可是香烟激发我们活下去的勇气;香烟毁坏我们的身体,同时点燃我们生活的欲望。可以预言,当人类再一次面临巨大危机时,我们还会重新珍视香烟的价值。
            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反烟人士在印第安那州开展活动,他们被政府以“叛国罪”的名义起诉。那正是美国人感激香烟使他们赢得胜利的时刻。今天的美国人太安逸了,忘恩负义,全不记得香烟的一点好处。然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正在艰难度日,他们需要香烟来克服每日的焦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2-11-02 20:18
          回复
             许多吸烟者或许不这样想,但是他们同样被烟草有毒这一属性吸引。美丽的事物是我们喜爱的,美丽而危险的事物,则加倍让我们喜爱。在法国作家的笔下,香烟最重要的一个隐喻就是美丽危险的女人。狄奥多·德·班维尔写道:“香烟像一个最专横、最迷人、最苛刻、最深情、最优雅的情人,她决不容忍被加上不属于她的特质,她从不与任何人妥协,只有赌博与读书可能激起类似的绝对、独有和极度的热忱。”他把香烟看成优美、撩人、乖张、残忍等矛盾性格的**体,人们之所以热中于这一致命的消遣,是因为它要求你有“比征服一个男人或女人所需要的更高的品格、才能和极好的天赋”。说到香烟与女人的关系,我们马上想起文学史上最早一个著名的吸烟女性形象卡门。卡门就是香烟的绝妙象征:惊人的美丽,同时又桀骜不驯,充满威胁。一支香烟的魅力也是如此,她的美丽中隐藏着致命的邪恶,这就是我们无助地被她诱惑和征服的缘故。光美丽是不够的,我们的天性还需要更严酷的挑战。
              1881年,法国诗人朱尔·拉弗格写了一首名叫《香烟》的诗歌,有力地表达了这种观念,他说:“我吸着纤细的香烟,对诸神嗤之以鼻。/努力啊,芸芸众生,未来的白骨,继续努力吧,/而我被一缕蓝色的烟流,带入无尽的欣喜,/它旋转着升上天空,悄悄催我入眠……”死亡总是给生命带来最强烈的快感。在平庸无聊的和平年代里,香烟也许是最后一件激荡人心的事物,我们性命相搏,置之死地而后生,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壮丽与崇高。
              大规模的反烟宣传可以使部分吸烟者改邪归正,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深陷烟草魔力的吸烟者来说,任何说教都是苍白的。同时,这种医学和道德警告越发增加香烟的吸引力。香烟在有毒之外,又增加了禁品这一属性,因此香烟的魅力里,又增添了自由与反叛的要素。福柯谈到历史上控制性快感的而制定的法律时说,一类禁令能起到效果,例如中世纪的反通奸法令;另一类禁令实际上是鼓励,例如反**法令,**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越来越普通。对香烟的禁令往往导致吸烟。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尝试香烟,并不是因为香烟味道好,而是因为吸烟乃社会反对的一种行为;嬉皮士和摇滚歌手吸烟,因为他们蔑视中产阶级的道德;女性吸烟者增加,因为她们要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显示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正如香烟因有毒而伟大,香烟也因被禁止而神圣。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2-11-02 20:19
            回复
              一楼被度娘这死垃圾抽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2-11-02 2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