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人只会在合适的时候出现,想说的话只想在想说话的那个人面前说出!
这是典型的内向性格。
有些人说自己绝不是内向,在亲人,在同学,在朋友之间很多话说,但在陌生人面前却有点不知所以,总是机械地一问一答,或一副很羞郝的样子,或不习惯说话。但这绝对是内向的人。当然内向的人还分为两类,一类会在心爱人面前无法言语,一类是特别想和心爱的人说话。其实两者是相通的。一般人在初次在心动的人面前,总会为对方的光芒所眩晕,难免说不出话。而一旦开始慢慢接近心爱的人,这时再羞郝的人,也会变成诗人,有说不完的美妙话语,要不最少也变成勇者,势不可挡。
话又说回来,恋爱中受伤重的往是内向者。外向的人的思想偏向广度,内向的人的思想偏向深度。所以外面的人容易从痛苦中走出来,为新的事物所吸引。而内向者陷得太深,往往以为自拔。大多数自杀的人基本是内向者。这是挺悲哀的事,爱得最深,伤得最重,付出最多,输得最彻底。但也只有内向的人才能体会到爱的真谛,才能真正体会到爱情的甜蜜。爱且痛着,这是内向的人最深的体会吧。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看到一切重复的东西,总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什么呢?父亲一直很能吃苦耐劳,感觉一头永不停歇的老黄牛,总是一日复一日地劳作着。春节,母亲说去逛下,见下城市的繁华,父亲死活不肯去,说那有啥意思,还不去看下果树是否发芽。用父亲的话说,有得吃,有得穿就是最大的满足。每当这时,我总会思考,父亲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他从不懂享受,那怕病了,也牵挂着劳作,难道吃苦就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些天,父亲腰间盘突出,需要住院做物理治疗。但想的不是好好养病,而自己病倒了,家里的农活谁去干,也害怕治病费用,拖累家庭。唉,我不敢深想,一深想,我的所有休闲和娱乐都显得是罪过。
以前在东莞长安镇盈升电子厂实习过。哪里的工人基本上是两班倒,流水线的生活,人休息,但流水线不能休息。工作基本是七八百元,吃食基本是菜炒菜。他们的人生意义呢?我想他们再做几十年,他们也只是懂这些简单的流水线组装,不会提高任务技术水平。记忆犹新的是,晚上十一点下班,那些情侣们不方便出外面,都在楼梯着抓紧时间谈恋爱,那已经是最难得的享受。现在我看下自己的同事,我也有点莫名的悲哀。按照自己的性格,很容易从同事中找出自己以前和将来的模型。日子也就这么平凡平淡重复地进行着。我的人生意义在哪里呢?吃食住行?这个是意义吗?说好听一点,为了教育下祖国的下一代,这话是坑爹的说法,大多先进一点的同事的话是:那只是别人的孩子。
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笑话:
一个记者问一个放羊的孩子,说放羊是为了什么;答:卖钱讨媳妇;再问讨媳妇是为了什么?答:为了生娃。再问生娃为了什么。答:为了放羊。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其实一般人也就是重复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比如有些人,一家人三代都是老师,或都是医生。山里的孩子合适放羊,老师的孩子习惯了校园,医生的孩子接受了医技,道理也就那个样子。
一个大老板整天上饭店,下馆子,吃香的喝辣的,这就意义吗?一个人有多少个胃呢?每人只一个胃,过期的面包会能填饱肚子。我想大老板,基本上看到饭店就怕,多数的吃都是为了应酬。他们也说活得累,不过我们恨恨地说,他们是吃饱了撑着说。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或许人生的意义本来就不是用来思考的,累了就吃,醒不了就睡。活着就活着,本来就没有啥意义,一切只是为了生活的继续,不管是快乐的继续,还是痛苦的继续。
我是否过早走进这黄昏的秋天的枫叶林?
每到秋天,我总会想起这句话。秋天是收获与惨淡的矛盾季节。我在体会收获果实之时,也会为一年又将远去而伤感。前两天是秋分,过月底又是中秋。逐渐变凉的天气,越来越让人想起冬天,想起岁未。这个学期做班主任挺麻木,什么也不想理,虽然还是一样准时早起,但那是习惯,更多的时候是机械式执行。近来想改变下生活的习惯,保持活力。要把闹钟调早半小时起床,锻炼身体,因为换了个单间宿舍,空间大了,可以踢键子,可以倒立,可以做虎卧撑,可以写日记。想用半小时把自己的精神状态提起来。
有段时间,报纸总是在说要关注留守留儿童,他们是缺乏关爱的一群;有一段时间,报纸又说要关注穿巢老人,他们是孤单无助的一群;又有段时间,电视说要关注农民工,他们是付出大量汗水,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甚至遭遇拖欠工资;教师节,媒体又说要关注老师,这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说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也一段时间说要关注公务员,说他们是“亚历山大”,百分之八十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这间。还有,教师说,打死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当老师;医生也说捡垃圾也不让自己孩子再当医生;**也自己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这就奇怪了,好像每个人都活得很累,很人都需要关爱。那谁去当个去关爱的人呢?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但他又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
看好自己,就是最自己的亲人,对自己人生的最大负责吧。 所以,我想真正关爱自己的人大多时间只有自己。
这是典型的内向性格。
有些人说自己绝不是内向,在亲人,在同学,在朋友之间很多话说,但在陌生人面前却有点不知所以,总是机械地一问一答,或一副很羞郝的样子,或不习惯说话。但这绝对是内向的人。当然内向的人还分为两类,一类会在心爱人面前无法言语,一类是特别想和心爱的人说话。其实两者是相通的。一般人在初次在心动的人面前,总会为对方的光芒所眩晕,难免说不出话。而一旦开始慢慢接近心爱的人,这时再羞郝的人,也会变成诗人,有说不完的美妙话语,要不最少也变成勇者,势不可挡。
话又说回来,恋爱中受伤重的往是内向者。外向的人的思想偏向广度,内向的人的思想偏向深度。所以外面的人容易从痛苦中走出来,为新的事物所吸引。而内向者陷得太深,往往以为自拔。大多数自杀的人基本是内向者。这是挺悲哀的事,爱得最深,伤得最重,付出最多,输得最彻底。但也只有内向的人才能体会到爱的真谛,才能真正体会到爱情的甜蜜。爱且痛着,这是内向的人最深的体会吧。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看到一切重复的东西,总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什么呢?父亲一直很能吃苦耐劳,感觉一头永不停歇的老黄牛,总是一日复一日地劳作着。春节,母亲说去逛下,见下城市的繁华,父亲死活不肯去,说那有啥意思,还不去看下果树是否发芽。用父亲的话说,有得吃,有得穿就是最大的满足。每当这时,我总会思考,父亲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他从不懂享受,那怕病了,也牵挂着劳作,难道吃苦就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些天,父亲腰间盘突出,需要住院做物理治疗。但想的不是好好养病,而自己病倒了,家里的农活谁去干,也害怕治病费用,拖累家庭。唉,我不敢深想,一深想,我的所有休闲和娱乐都显得是罪过。
以前在东莞长安镇盈升电子厂实习过。哪里的工人基本上是两班倒,流水线的生活,人休息,但流水线不能休息。工作基本是七八百元,吃食基本是菜炒菜。他们的人生意义呢?我想他们再做几十年,他们也只是懂这些简单的流水线组装,不会提高任务技术水平。记忆犹新的是,晚上十一点下班,那些情侣们不方便出外面,都在楼梯着抓紧时间谈恋爱,那已经是最难得的享受。现在我看下自己的同事,我也有点莫名的悲哀。按照自己的性格,很容易从同事中找出自己以前和将来的模型。日子也就这么平凡平淡重复地进行着。我的人生意义在哪里呢?吃食住行?这个是意义吗?说好听一点,为了教育下祖国的下一代,这话是坑爹的说法,大多先进一点的同事的话是:那只是别人的孩子。
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笑话:
一个记者问一个放羊的孩子,说放羊是为了什么;答:卖钱讨媳妇;再问讨媳妇是为了什么?答:为了生娃。再问生娃为了什么。答:为了放羊。
现在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其实一般人也就是重复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比如有些人,一家人三代都是老师,或都是医生。山里的孩子合适放羊,老师的孩子习惯了校园,医生的孩子接受了医技,道理也就那个样子。
一个大老板整天上饭店,下馆子,吃香的喝辣的,这就意义吗?一个人有多少个胃呢?每人只一个胃,过期的面包会能填饱肚子。我想大老板,基本上看到饭店就怕,多数的吃都是为了应酬。他们也说活得累,不过我们恨恨地说,他们是吃饱了撑着说。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或许人生的意义本来就不是用来思考的,累了就吃,醒不了就睡。活着就活着,本来就没有啥意义,一切只是为了生活的继续,不管是快乐的继续,还是痛苦的继续。
我是否过早走进这黄昏的秋天的枫叶林?
每到秋天,我总会想起这句话。秋天是收获与惨淡的矛盾季节。我在体会收获果实之时,也会为一年又将远去而伤感。前两天是秋分,过月底又是中秋。逐渐变凉的天气,越来越让人想起冬天,想起岁未。这个学期做班主任挺麻木,什么也不想理,虽然还是一样准时早起,但那是习惯,更多的时候是机械式执行。近来想改变下生活的习惯,保持活力。要把闹钟调早半小时起床,锻炼身体,因为换了个单间宿舍,空间大了,可以踢键子,可以倒立,可以做虎卧撑,可以写日记。想用半小时把自己的精神状态提起来。
有段时间,报纸总是在说要关注留守留儿童,他们是缺乏关爱的一群;有一段时间,报纸又说要关注穿巢老人,他们是孤单无助的一群;又有段时间,电视说要关注农民工,他们是付出大量汗水,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甚至遭遇拖欠工资;教师节,媒体又说要关注老师,这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说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也一段时间说要关注公务员,说他们是“亚历山大”,百分之八十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这间。还有,教师说,打死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当老师;医生也说捡垃圾也不让自己孩子再当医生;**也自己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这就奇怪了,好像每个人都活得很累,很人都需要关爱。那谁去当个去关爱的人呢?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但他又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
看好自己,就是最自己的亲人,对自己人生的最大负责吧。 所以,我想真正关爱自己的人大多时间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