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吧 关注:29,524贴子:234,663
  • 18回复贴,共1

《浅析佛教》,断断续续这么多天终于写完,大家指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析佛教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入佛位,遂后普度众生,开启佛教。佛教,可以称为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法界无明众生指点方向的教育。在佛陀教育众生期间,他针对不同之人的根器,传下八万四千法门,然而众多修行者不知所以然,执著在其中某一种法门,便造成了今日佛教派别林立的局面。

数年前,本人不经意走入佛陀的道场,坐禅数日,对人生有了深刻的领悟。今日不材,在对佛陀的崇敬之余,特来总结佛教的意义所在。个人认为,佛教在度人之时,主要是在详述三个方向的问题:1,离苦之道;2,开智慧之道;3,信仰之道。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离苦之道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之后,传法之初,便是教导众人离苦之道。他用“苦集灭道”的四圣谛,系统的论述了从认识苦到入大道之法。当然,有一定实修实证根基的人,听到这套由浅入深的理论即可当下了悟大道本来,增强解脱自在的信愿。但绝大多数不明所以然的众生,却执迷在了这些文字之中。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经历生老病死等等苦谛,如何能够真正离苦?上述理论对无实修实证的人来言,就不太容易理解,所以佛陀在传法后期,就紧紧围绕一个“心”去解释离苦与解脱之道。

在世间的众生,每日都有各自的生活,是什么支配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呢?其时凡此种种,全是出于我们对境之时内心产生的念头,接而引起这些行为。倘若我们能够在念头产生之初,立刻明了觉知,就有可能改变遇境时的结果。诚然,心念,是苦产生的原因;觉到心念,是离苦的根本。

佛陀针对不同根性众生的执迷程度,传下八万四千修行法门,使其能够增强定力,明觉心念,降服烦恼。在这些修行之法中,以目前南传佛教的禅修对根治烦恼较好。原因在于:“南传佛教的禅修是用清净心为前提,以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为主,以观呼吸之类内心宁静之法为辅。当修行者身心内外完全空明,便可把心中的念头明了觉知且降至最低。”



IP属地:河南1楼2012-10-31 13:37回复

    前面了解到,心念是产生苦的原因,假如我们能够把念头完全压下,岂不就能彻底离苦?这是一些南传佛教修行者常见的误区,他们不懂得念头更是成就我们的根本,始终认为解脱自在的“涅磐之境”,就是内心再无任何念头产生,最终陷入无尽头的苦修。虽有少数修行者走错了路线,但不妨碍他们得到了安详,内心之苦越来越少。

    二,开智慧之道
    佛陀欲涅磐时,一次说法,闭口不言,拈花而立,唯有迦叶破颜微笑。自此,“以心印心,不立文字”的法门横空出世,称为“禅宗”。接而,达摩祖师东度,弘法中国,直至六祖惠能出现,使之禅门遍地开花,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智慧著称,佛教在与之结合的同时,使这种“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法门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数千年来,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开启智慧,却始终不能彻悟真理所在,而佛教早已指明:即心即佛,当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心,实相就在眼前。在《道德经》里面,老子曾说过类似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是在告诉人们,真理不在他处,就在自己的心中。

    既然智慧在心中,如何才能开启智慧呢?这个问题就回到了离苦之道的修行之法上。前面我们知道离苦的根本在“觉到心念”,如想开启智慧,还需用到心念。人类的心是复杂的,在对境时会有无数念头产生,佛教俗称为“妄念”。虽妄念对离苦是有阻碍的,是各种苦的原因,但这些妄念却能帮助我们去思考。思考,是产生智慧的重中之重,所以可以理解为:妄念越多,智慧越足。

    我们明白了妄念是成就智慧的前提,就又出现了问题,如何才能离苦?涅磐是什么境界?真正的离苦之道,应该是直视妄念,做到“心不动”的情况下,如实观照念头的缘起缘灭,时时保持“平常心”。理解前面的问题,解释涅磐之境就相对简单了。涅磐之境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去执著所有念头的,而非把念头压下,这就是以前提起的“悟到不住念”,领悟到不去执著念头。当然,上述境界需要有足够的定力去调服心性,觉到更深层次的念头,佛陀传下修行之法与在世间练心的重要性正在此处。

    智慧与修行是成正比的,当修行到达一定高度,智慧必然如影随形。禅宗不立文字,是因为高境界与低境界之人智慧层次不同,高境界可以理解低境界的思维,但低境界不会理解高境界的语言文字,反而容易造成思维障碍。禅宗讲究“以心印心”,就是让高境界的人在机缘之下点化低境界的人,使其能够当下顿悟。

    智慧是修行的附属品,神通亦然。不少修行者从修行之初,就不是单纯的想要解脱自在,而是在追逐超自然力,寻求众生供养。这种修行很容易进入魔障,原因在于:修行者是在不断的向外抓取,不仅对开启智慧没有太大帮助,更不可能解脱自在。
    


    IP属地:河南2楼2012-10-31 13:37
    回复

      三,信仰之道
      佛陀传法,创立教派,只为度众生。他传法期间,始终反对偶像崇拜,只教导人们离苦之道和开智慧之道,以实修实证去检验真理实相。在佛陀涅磐后,正法逐渐没落,佛门众弟子为增强众生信念与对佛陀的崇敬,开始大规模建造佛像,偶像崇拜从此出现。

      历史上,古印度人崇尚苦修,为了使众生容易明了大道,佛陀初转法(仑)普度众生,以离苦之道的“四圣谛”传法,适合当时的社会氛围。后来,社会在不断的前行中,苦修之风淡薄,众生之苦愈加顽固,加之住世传法者修为有限,大道逐渐凋零。佛法如海,唯信能入。此时,想让众多迷愚众生接触正法,走入解脱之路,偶像崇拜的方式就比较合适。

      藏传佛教,属于典型的以信仰契入正法。他们不仅吃肉喝酒破戒律,且在皈依“佛法僧”的基础上,必须皈依上师,接受灌顶等仪式,更以神通之类超自然力吸引众生相信佛法,把偶像崇拜做到了极致。这个问题,我们回顾藏地历史就能找出原因。千年前,藏地相对封闭,属于游牧民族,物资短缺,且民风彪悍、性情愚钝,没有当时汉地的文化氛围。对于愚者,讲大道理根本行不通,只会使他们迷失了正法,游走在各自的错误知见当中。所以,就需给他们以信仰、精神的支柱,以有相代替无相,使其能够在神指引的道路中逐渐体悟大道。这也是为何当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虽打破了偶像崇拜的制度,却推出真神的原因。

      言到此处,有人会问,佛教基础的因果轮回是否存在?心外求法皆为外道,我们仅以本心来论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以昨日、今日、明日代表前世今生来世,我们今日内心的酸甜苦辣等感觉,来自昨日种下的因;而今日内心的酸甜苦辣等感觉,又为明日种下了果。六道轮回,我们每日内心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等感觉,就是在六道中轮回着。如天人道愉悦幸福,地狱道情欲痛苦,饿鬼道饥饿贪婪,阿修罗道狂妄自私,畜牲道痴迷麻木等等。

      一直以来,不爱过多谈论“有神论”的话题,也不爱用有神论诠释佛教,只因这样解释难度较大,对常人来说太过玄妙,频起争执。但自古通过实修实证的大德,无一不信服佛陀,知道如此真实的人不会说假话。茫茫宇宙,人类现在只能理解三维空间以下的生物,而对高维度空间仍是空白,难道高维度空间没有生命吗?不要对不清楚的东西轻易下定论,对神明留点敬畏之心,与人与已没有坏处。

      此外,总有人说佛教是消极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解读。不可否认,当前不少寻求宗教帮助的人是在逃避,追求简单的离苦之道,而真正的修行者,却是行走在世间普度众生,自觉觉他,直至觉行圆满。

      另外,佛教通过“有神论”的因果轮回等基本教义导人向善,更以戒律等守护善念,本意还是让众生慢慢放下心中的贪嗔痴等妄念,使其离苦的同时,学会反思,逐渐开启智慧,直至解脱自在,而非一些人认为的迷信。

      总之,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佛教并非简单的宗教,而是佛陀的教育之道,因众生的根性不同随缘而教育之。《大智度论》有言:“众生种种因缘得度不同:有禅定得度者,有持戒说法得度者,有光明触身而得度者。譬如城有多门之处,各各至处不异。”虽佛教度人入大道的路线不同,但最终都是进入不生不灭的涅磐之境。

      最后,《华严经》有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仅希望佛教各派别的传法者,不要执著在某一种法门,妄加认定其他法门不好,诋毁正法,入了魔道。要以海纳百川之心,融合各家之长,快速引导众生入大道。

      期盼一个觉醒时代的快速到来!

      执智 2012.10.31


      IP属地:河南3楼2012-10-31 13:37
      收起回复
        已设精华帖!


        4楼2012-10-31 14:16
        收起回复
          执智师傅
          第一篇没看完,对佛法没怎么感悟,太生涩,这篇倒是看完两次,既然是天道吧遇到的,我想问下,您是如何理解作者眼中的丁元英


          IP属地:山东5楼2012-11-04 21:26
          收起回复
            执智师兄真是有个性,哈哈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11-22 17:57
            回复
              此佛教非彼佛教,佛教传人中国几千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变了味,因果报应,此言不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23 17:32
              回复


                8楼2015-08-23 00:38
                收起回复
                  大师,阿弥陀佛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8-23 14:09
                  回复
                    感觉已经进入参禅三境第三境了,也把执智您的《浅析禅宗》,与《天幕红尘》小说中的观点与认识,结合起来了,再次感谢。


                    10楼2021-03-27 1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