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卷(一)
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试总分 100.00 分 及格分数 60.00 分
一、判断题(每题0.50分,共50题。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
2、财政部门是国家会计监督的唯一的主体。
3、出票人签章不符要求的,票据无效;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要求的,票据同样丧失法律效力。
4、出票人在票据上的记载事项不得有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事项。
5、存款人可以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转账结算与现金缴存、支取。
6、各单位必须接受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实施的各种监督检查。
7、根据会计法规定,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根据会计法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8、根据会计法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会计法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属于会计人员的,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0、会计档案的保管期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11、会计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1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13、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负责组织和督促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并对会计人员在职自学提出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14、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15、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各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列入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会计从业资格情况检查的内容。
16、纳税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17、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18、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可暂不办理纳税申报,待复业后一并办理纳税申报。
19、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0、《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采购人采购纳人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21、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时,可以查封、扣押所有与纳税人相关的财产。
22、企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应在交付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24、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的途径来实现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
25、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来看,其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
26、以不同的依据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27、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并计算滞纳金。
28、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定期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29、在税务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对其作出的具体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30、在税务检查中,控制计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直接作为检查定案的依据。()
31、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决定、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试总分 100.00 分 及格分数 60.00 分
一、判断题(每题0.50分,共50题。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
2、财政部门是国家会计监督的唯一的主体。
3、出票人签章不符要求的,票据无效;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不符要求的,票据同样丧失法律效力。
4、出票人在票据上的记载事项不得有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事项。
5、存款人可以通过一般存款账户办理转账结算与现金缴存、支取。
6、各单位必须接受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实施的各种监督检查。
7、根据会计法规定,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根据会计法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8、根据会计法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会计法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属于会计人员的,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0、会计档案的保管期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11、会计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1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13、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负责组织和督促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并对会计人员在职自学提出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14、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15、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各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列入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会计从业资格情况检查的内容。
16、纳税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自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17、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18、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可暂不办理纳税申报,待复业后一并办理纳税申报。
19、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0、《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采购人采购纳人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21、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时,可以查封、扣押所有与纳税人相关的财产。
22、企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应在交付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24、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的途径来实现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
25、从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来看,其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
26、以不同的依据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27、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并计算滞纳金。
28、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定期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
29、在税务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对其作出的具体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30、在税务检查中,控制计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直接作为检查定案的依据。()
31、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决定、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