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吧 关注:34,387贴子:112,307
  • 17回复贴,共1

【中国古建筑名人】——梁思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吧主要求,单开此帖专题介绍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先生。长期不定时更新。更新中请勿插楼谢谢~


1楼2012-10-24 22:35回复
    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省新会人,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他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2-10-24 22:41
    回复
      个人履历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
      1912—1914年在北京汇文中学学习。
      1915—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肄业。
      1928年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接着到南欧结婚旅行并观摩各地建筑和美术半年后回国任职。
      1928—1931年任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 —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年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
      1948 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与林洙结婚。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首都北京。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2-10-24 22:44
      收起回复
        生平介绍
        成长求学时期
        梁思成的父亲是清朝著名的改革家梁启超,为躲避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迫害而出国,借居日本东京,故梁思成便出生在那里。
        1912年辛亥**后,随父母从日本回国,曾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就学。1915年北平清华学校(1928年之后的清华大学),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
        1924年林徽音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未毕业)。 1928年林徽音温哥华结婚后赴欧洲考察各地建筑。
        他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张学良时任校长)任教,在那里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同时成立了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造了东北大学主楼,并测量考察了清昭陵的建筑,当时就试图保护沈阳钟鼓楼,但不被当地政府采纳,终于被拆毁。1930年和张锐参与天津市规划,以《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获奖。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2-10-25 20:18
        回复
          致敬!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2-10-25 20:29
          回复

            另据战争史研究第五期报道,当时美国曼哈顿工程负责人格罗夫斯上校(Leslie Groves)将由战略航空兵参谋长诺斯塔德准将(Lauris Norstad)拟定的即将被原子弹轰炸的日本城市的最终名单(小仓,京都,广岛,新泻)提交给马歇尔将军时,遭到了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反对,史汀生在做菲律宾总督期间多次到过京都,对这座优雅美丽的城市感情很深。史汀生称,京都对日本人民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将其毁灭将对战后管理日本带来很大困难,格罗夫斯则坚持京都是最有价值的目标,因为别的日本城市大多已遭空袭破坏,大量人口和设备迁往京都,京都已是日本战时最重要的兵工生产中心,是拥有100万人口的巨大工业城市。史汀生后来直接找马歇尔陈情,马歇尔则不置可否,他觉得京都即使不用原子弹轰炸,几个月后也会用燃烧弹和高爆弹轰炸。最后史汀生找了杜鲁门总统,劝说他划掉京都的名字,同时将其保留在禁止轰炸的城市名单上。
            1945年日本投降后,梁思成回北平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创办营建(建筑城市规划)学系,毕生志力教育工作。1949年在《文汇报》发表“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

            1946年
            10月—1947年应邀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并获普林斯顿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被指名作为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咨询委员会的中华民国代表,在此期间和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等人一起共事。和史坦因交流城市规划,将这些列为他日后研究课题。平津战役中,绘制北平古建保护的地图,避免受到炮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2-10-26 13:11
            收起回复
              著作
              《世界史纲》(英)威尔斯著作 梁思成等译 1932 商务印书馆
              《中国雕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7530641689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7-302-13229-1
              清式营造则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营造算例》 梁思成编
              营造法式注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建设设计参考图集》 梁思成主编
              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ISBN 7801063848
              《梁思成全集》第一卷至第十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Liang Ssu Ch'eng: Chinese Architecture, A Pictorial History, Edited by Wilma Fairbank ISBN 048643999S 梁思成 2001《图像中国建筑史》。香港:三联书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繁体汉语英语版)
              梁思成,张锐 1930《城市设计实用手册—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9月,天津:北洋美术印刷所。(繁体)
              梁思成 1945 “市镇的体系秩序” 重庆:《大公报》8月。(繁体)
              梁思成 1949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文汇报》7月10-12日。(繁体)
              梁思成,陈占祥 1950《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2月,北京(梁陈方案,繁体)
              梁思成 1950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新建设》第二卷第六期,5月。(繁体)
              梁思成,林徽因 1951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新观察》第二卷第七期,4月。(繁体)
              梁思成,林徽因 1951 “序”《城市计划大纲》清华大学营建学系译。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0月(《雅典宪章》单行本,繁体)
              林徽因,梁思成 1952 “译者的体会”《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5月,上海:龙门联合书局(繁体)
              梁思成 1952《人民首都的市政建设》北京:科普出版社,12月。(单行本,繁体)
              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 1954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建筑学报》第二期12月。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2-10-29 12:32
              回复
                建筑设计作品
                王国维纪念碑(1929年)
                梁启超墓(1929年)
                吉林省立大学礼堂和图书馆(1930年)
                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铺面改建(1932年)
                北京大学地质馆女生宿舍(1934-1935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
                任弼时墓(1952年)
                林徽因墓(1955年)
                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1963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2-10-30 10:38
                回复
                  致敬..................


                  15楼2016-10-31 11:31
                  回复
                    中国缺少这样的业界良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0-31 12:11
                    回复
                      准备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要看》


                      IP属地:河南17楼2016-11-01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