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吧 关注:7,347贴子:360,118
  • 6回复贴,共1

《丰乳肥臀》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彻底颠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丰乳肥臀》对“**历史小说”的彻底颠覆及其意味
“新历史小说”与“**历史小说”之间具有明显的互文关系,其有些人物和情节甚至能在“**历史小说”中直接找到前文本。可以说,没有“**历史小说”就没有“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类是对“**历史小说”的补充或修正、超越,另一类则是对“**历史小说”的颠覆或反写。张炜的《古船》、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及莫言前期作品《红高粱》主要属于前者,兼有一些后者的成分,而《丰乳肥臀》是对“**历史小说”有意进行彻底颠覆的作品。


IP属地:上海1楼2012-10-22 21:33回复
    阶级出身对个人的政治选择、政治立场有没有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论旧社会新社会,一般来说,富人总是赞成对富人们有利的政治主张,穷人总是拥护代表穷人利益的政治派别。一些“革齤命历史小说”的偏颇只是在于对此写得过于阵线分明。一个人的政治选择,除了出于维护自己所在社会集团的利益,还取决于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人生理想。即使是“革齤命历史小说”,也写到了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刘思扬、林道静、林丽等投奔共齤产党的事例。《丰乳肥臀》里,上官鲁氏的几次选择,其实也与其家庭背景有关:几个女婿不同的政治身份,正是导致其政治表现上摇摆的重要原因,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而她的最终选择,则取决于其并不自觉的人生追求,那就是忠实于自己的生命本能,即生存本能,以及包括生育本能和养育本能的母性本能。
    《丰乳肥臀》传达的价值观念确实有很大的“突破”:它从生存和繁衍这一基本价值出发,突破了此前诸多价值铁框。单看开篇部分上官鲁氏的生产与母驴生产同时进行、婆婆上官吕氏重驴轻人的描写,似乎表达的是与萧红《生死场》类似的启蒙主题;但后面的篇章中,它又从生存与繁衍的基本价值出发,突破了民族和阶级的感情界限,对不同阶级民族的一切杀戮行为予以谴责,而对一些违反人伦的行为,只要其与生存繁衍本能有关,则予以同情[1]。这种价值态度不只与“革齤命历史小说”判然有别,与《古船》、《白鹿原》等“新历史小说”也不尽相同。莫言自己说过曾受“红色经典”特别是《苦菜花》的影响。笔者揣测,上官鲁氏为保护儿孙而不理会什么阶级与民族利益的描写,应该与《苦菜花》中的一些场面与情节有关:《苦菜花》中的母亲为了不说出军工厂的秘密而忍痛目睹幼女被日寇虐杀,可能使莫言觉得不太近乎普通的人情。
    从《红高粱》开始,莫言小说就让人感到作者极强的反叛意识和宣泄欲望。反叛和宣泄,是由于以前的压抑感太强烈。而不同欲望强度或处境的人,其压抑感和叛逆意识也有差异。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在进入青春期后,往往有一个叛逆的阶段,就是故意与家长的意思反着做,以确证自我的独立性。就文学创作而言,对过去经典作品的反叛与颠覆是由于“影响的焦虑”和创新意识。以补充或修正的方式对待以往的经典,是创新的重要方式;但若对其价值体系彻底颠覆、完全“反着写”,则需谨慎。以往的经典虽有偏颇或盲点,但既是影响深远的作品,必有某种合理性;若取完全相反观点,便易导致另一种偏颇或遮蔽。在改革开放之初,写富而能仁的典型,为曾经的“富人”翻案,能给人以新鲜感并引发共鸣,因为确有大量出身富家的无辜者在极左路线时期遭受过不公正待遇。这样的典型今天仍有价值。但在当下语境中,若单纯突出、渲染贵族出身者更高贵,或富人多圣徒、穷人多恶棍,就无助于社会的和谐。
    固然文学作品都具有互文性,但我们同样不可忽视其各自的独立性。一部作品倘只有狭隘的互文性(需要与另外的作品合起来读才行),就难以成为流传久远的经典。若与“革齤命历史小说”参照来读,《丰乳肥臀》的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但不熟悉“革齤命历史小说”的人读《丰乳肥臀》,不知它为何突出富人的“圣”与“仁”而多写穷人中的“恶棍”,就会对其产生误解。在这方面,《丰乳肥臀》不及《古船》与《白鹿原》,也不及莫言本人的《红高粱》。
    


    IP属地:上海5楼2012-10-22 21:36
    回复
      同楼上···


      7楼2012-10-23 08:25
      回复
        感谢!


        8楼2019-05-01 22:09
        回复
          莫言他早已坦言自己是用小说来反党了


          IP属地:广东9楼2024-05-16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