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韵吧 关注:372贴子:7,257
  • 3回复贴,共1

【国学宝典】《大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学>教案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原作者:曾参shen):《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1楼2012-10-22 17:34回复
    鉴于《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是教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大人”的教材,“大人”亦即“君子”“圣人”。《大学》所讲述的道理不是一般人能理解透彻的,若想学习《大学》的真谛,必须向德高望重的贤人志士学习。因此,下面我拿熊春锦老教授的道解《大学》与大家一起分享。
      道解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按:“大学”,程子解为:大人之学。《礼记》中记载:古人八岁入“小学”,先从学洒扫应对开始。“洒扫”,即打扫卫生,这是人生基本生活的劳作。“应对”,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之际的言语、礼貌、态度。其次还要渐学“六艺”。
      “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礼:是儒家对道德传统文化的统称。乐:是生活正性的情趣艺术,也包括音乐、舞蹈。射:是学习武功,古代的武器以弓箭为主,所以射箭是必学之功。御:是驾御马和马车等驾驶技能。书:是指文字学,包括对公文的学习。数:是指算术和数学。
      古时孩子由八岁入“小学”,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才能算正式成人。还有一说,就是“冠礼”之前,十八岁束发也算成人。“束发而冠”以后,要进修就学,那就要学“大学”的学问。《大学》是不是大人之学呢?按宋儒朱熹(晦庵)先生所注:“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怎样才算是大人?中国民间习惯把凡是做官的、有名望的人,都称作大人物。“大人”这个名词,在《易经》里就有二十多处。例如:在《乾卦》九二、九五、“利见大人”,《升卦》的“用见大人”,《革卦》九五“大人虎变”等等。《乾卦•文言》上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样的“大人”,连鬼神都无可奈何他,天也改变不了他,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凡有志于修学道德,内具丰厚的德性,由圣心主宰心身;外用与天地合同,与阴阳合一,熟练地运用法无定法,能达到这个水准,方可称之为“大人”,或曰“真人”。正像老子在《德道经》“道篇”《道用》章中所云:“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能知大道无名之始,又知有名万物之母,冲而用之,这个“象帝之先”才是“大人”的真义。而并非今人专学科技文化知识,不修学实践道德的现代“大学”。
      大学的真义,在于教人穷德道之理,以道德正心修己,明白人生的真谛,懂得天地人万物的自然规律,自觉地行做人之道、治世之道,此即是大学之道。《大学》这本书全是讲的修德之学,是做一个合格人的大学问,故名曰《大学》。
    


    4楼2012-10-22 17:36
    回复
      经一章
        大学之道
        【经原文】
        1.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字义】
        (1)道:泛指万事万物的道理。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状的物质能量和环境,她诞生并长养宇宙自然万物与人类,是可以通过修德去体悟、认识并进入的一种先天无为状态。
        (2)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指学习道德,实践德道修养,明白掌握修养德道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个“明”字,是指明白德道的关键属性和应当达到的状态。
        (3)亲民:亲,《说文》:“亲,至也。从见,亲声,字亦作儭。”亲有爱、近、准确、真切等义。亲在此所指的,是仁爱,慈爱,博爱。亲生于仁德,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生出亲爱之心。修持仁德,是亲爱、亲近众生的基础。民,《说文》曰:“众萌也”。从古文之象,民也就是众生,不分贵贱善恶的民众。
        (4)止于至善:《说文》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其根本是指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
        【释经义】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博大精深。天下之学问门类繁多,有自然之学与人文之学;有天文之学与地理之学;有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就人类现在所学的领域,又分为政冶、经济、军事、文化、医学等等细目,举不胜数,但皆是后天显态事物之学。天下学问虽然众若繁星,古有七十二行之说,但最大、最根本的唯有道德之学才能称得上是大学。道德之学并非今人所理解的仅仅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意识范畴,她包容着天地人万物自然之理,涵盖着人世间的一切学问,反映了宇宙间的自然客观规律,既有先天之学,又有后天之学,是一个由后天之学进入先天之学,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巨大理论系统与方法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学的根文化。不仅是做人立世、安身立命首先必须明白的根源之学,也是人类认识、遵从、适应天地自然规律的大学问,因此称之为大学之道。
        大道之学有质与文、华与实之别。若以一棵参天大树来比喻,先天之学犹如树之根,后天之学犹如树之枝干、叶花。两者一显一隐,一深一浅,其理不言自明。树之干再粗壮,枝叶繁华,都系之于根本,根深方可枝健叶茂,若根扎不深,乃至根本枯竭,则树木冒在地面上的枝干叶花何能生存?求学之道亦是此理。世间万事万物之理甚深,人类所学的知识领域门类繁多,但九九归于一理,皆归之于德,本之于道。能明其德一之理,得其道之光明,才是抓住了求学之根本、做人之根本。故天下之学,惟以道德为最大。)
        在明明德:
        (大人必有大人的学问,大学必有大学的道理。大学的道理就在于“明明德。”大学之道学习与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明白德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修德?如何通过修德达到明白德性,使心中的礼德明亮,使心身的五德达到圆满状态,才能做一个明德、有德、守德、行德的明白人。人的先天本性禀赋中,都具有道、德、仁、义、礼、智、信这七大自然属性,携带着这七种自然道性的遗传基因,本自灵明不昧,只是被后天阴我私欲心所蔽障,被七情六欲所凿丧,故而才落入到五德不全的人身性命组合体,对自然德道之理不明,在做人的路途上迷茫困惑,在人生路上走得坎坷艰难而不自知何因,陷入一种无明的愚昧状态。所以圣人皆教导人们要在克己私心,悔过迁善,修养道德,使自己的本然之性由阴转阳,由暗转明。
        大学所教授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道德,达到“明德”。“明明德”这一句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大学之道”的道,是做人的根本,是求学之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的行为。“明明德”的本义,就是自明、内明德道学问的准则,这是“大学之道”的纲要。要达到明明德的实际,就要用“止、定、静、虑”等学问层次去证得。正如老子在《德道经》中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为世人几乎都苦于不自知,人都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不知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自心不明自心,因而不能见道。人最难明的是自我本性真心,最难战胜的是阴我私欲心。因而实现“明明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
      


      5楼2012-10-22 17:38
      回复
          明德重在修心。老子有“观心得道”之训,孔子有“克己复礼”之教,讲的都是以修心为主导。心为人身中的君主,是人性命去向的先导,心正则性明命旺,心明则人的性命必健康。在仁义礼智信五德中,心主礼德。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心由火主。心火中又分为甲阳木所生的丙阳火与乙阴木所生的丁阴火,当心中被丁阴火主宰时,人心中必是阴气笼罩,丙阳火难以透出,故而使人心昏暗,理性不明,言行无规,做人做事常越轨逾矩,违悖自然规律;对人生的真正价值若明若暗,常被一颗阴我私心牵着鼻子走,妄言妄行,自造恶果而不知,乃至糊涂一生。当一个人真正能明白这些道理,从而觉悟人生,立起正心,不断改造世界观,积累道德。当五德俱足,心阴驱散,冲破心中物欲之蔽,摆脱阴性气质之拘,使自家心中的道德复明,重新透射出无量的德道光炁物质之时,慧智随之而生,对天地人万物之理一目了然,处世应事自能自然入理,此时即是“明明德”之境了。)
          在亲民,
          (“亲民”是在明德基础上的德行外用,是内修成就之后的展开,也是实践道德的目的之一。“亲民”有两层含义:一是亲爱自己身国内天地的众生,修心修德,以道光德能运转内乾坤,吸聚天光地炁,养育体内性体系统的众生,供给他们充足的道德食粮,使他们生命旺盛,具有无限活力,从而达到再造性命,并使之不断升华,煅造成为道德之容器,成为大道的工具。二是当自己心身内修道德的能量积累丰厚,心德光明,并以自身这种道光德炁投向人间,走入人群社会,亲近家人、乡人、众人、众生,并尽心尽力为之服务。这是明德立己以后,以仁善心、慈悲心、博爱心等十种善德心,外用到立人亲民的最终结果。
          修养道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明明德”,而且在于以己之德推及于人。道德实践者不是自了汉,不单纯是为了自己心身健康、家人幸福、性命解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天下众生都能德化归道,幸福健康,从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舍己奉献。当自己有德之后,不仅是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用善德去感化别人、帮助别人、亲近别人、亲近众生,亲近天下所有的人与万物,以一己之善去包容众生万物,德化人间,使人人都能修德行德;使人人都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心中光明磊落,摆脱烦恼与痛苦;使人类的生命整体升华,心身健康,人人都能达到与德合道的天人合一的先天之境,从而使普天下和平安宁,天下为公,道德光明一片,朗朗满乾坤。这就是“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初修大道到明明德,都是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用)”的学说,是“内明”之学。由明明德到亲民,做到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用)”阶段。无论是自立的“内明”,还是利人的“外用”,都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才算是人伦之道的完成。
          “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修学道德,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的目之二?。“止”,是立根基、达到之义,大学之道的基础和根基,就是修养至善。至善,即大公无私、仁爱众生,唯德是行的十种品行就是至善。至善,也就是老子《德道经》所阐释的上善。道德之学非同于一般知识之学,而是全在心意上下功夫,使心身经过德性实践的不断积累与升华,进而达到清阴增阳,立正去邪,止于至善的五德圆满状态,从而使生命的质量升华,成为一个公而忘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止”是达到圆满善德后不迁动的意思,也就是如如不动的“金刚心”,是道德深厚之时的至诚至坚。
          “善”字的含义,《说文解字》曰:“善,吉也。从誩jìng(争论),从羊。此与义美同义。”故善从美、从羊、从祥,引申而言,“善”含有善良、亲善、仁善、本善等义。“人之初,性本善”。善与人生俱来,是天赋人的德性,人人皆有,内含于心。只可惜人心的本善被私欲我心和后天主观妄识心所污染、所遮障,所以本善缺失,恶心张扬,才使人生命运曲折坎坷,疾病丛生。本心觉醒之人,逐渐明白人生,看淡世俗,诚修道德,以复天良本性之善,持修不辍,积善蓄德,以止于至善。
          “至善”就是善德的极处,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欲念与邪思妄识,心灵达到纯净的上善之境。善有十种,要求修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是礼德的基本成分,其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既能明德亲民,便不可苟且便了,务要造到天理当然之极,使心德无一毫之不明,对民一律亲善而无一人之不亲,如此才是大成之学,是大学要达到的“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既是此三者,故必尽于此道,然后才可以称之为大学;必有此学,然后才可以成为安身立命的大人。这是学道者的分内之事。达到明德,完成了人道善德的修证指标,才能迈入“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高级层次,继续完成道德的后续境界。)
        


        6楼2012-10-22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