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过】六五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现注解周易的有关资料将此爻辞这样解:
浓云密布而不下雨,从我西边的郊野飘聚过去。王公射箭猎取穴中之物。
笔者对此解存疑:
我们知道古人一向惜墨如金,特别是周易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怎能将有云不雨同射猎两件毫不相关的事连到一起呢?
这又是以现代汉字字义去译三千年前古文的例证。
其实这里的“云”,“雨”不是自然界中下雨的云雨;“西郊”也非指简单的郊外西边;“弋”也不是指的箭。
实际此爻辞讲的是有位古人离开众人,独自隐居学习深造,后被提拔录用之事。应这样解:
【译】六五 隐密的疏远离开,不到众人之中,自己独自学习深造,后来他在其穴居之地,被公侯选拔录用。
注“云”比喻疏远。如:云仍(泛指远孙);云孙(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云嚷(指天地;比喻相距很远)
“雨”比喻众多《诗经·齐风·敝笱gǒu》:“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西郊” 比喻学习深造。周代天子设立太学。形圆而四面环水,在京都西郊。故称西雝《诗经·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
“公”先秦时期诸侯的通称。《战国策·赵策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弋”取。《尚书·多士》:“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
“取”选拔,录用。《韩非子·五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彼”他。
“穴”穴居。萧统《文选序》:“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