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是佛教经典中篇幅最长的一部经,有80部,144万字。是佛成道后说的第一部经典。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说最胜妙的经典呢?后人解释说: ”譬如太阳初升,先照高山。-----这部经,是为十方世界诸大菩萨而说的。
上面这首偈,特别是最后一句,不仅佛门中人,乃至教外人士也是耳熟能详。这也是佛教被判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证据。
然而,这个判断是误会了这句偈的含义。原因在于:这句偈中所说的“心”,并不是意识心。
这个误会很正常,因为一切凡夫所能感知的心,一定只有意识心。所以,他们都认为这句偈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意识心创造出来的” 。如果这样话,将佛教判为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正确的了。
可是,佛经中大多数情况下谈到的“心”,都不是指意识心,而是我们从未感知到的真心。之所以叫做真,是因为他恒常不灭(轮回的主体)。他创造万物,也不是主动创造,而是他含藏着这个众生造作善恶而形成的业力。业力是世界形成的直接原因,含藏业力的真心,就是背后的真正原因。推究多最后,则是“一切唯心造”。
根据佛经,世界成住坏空一个循环,叫做一大劫,一大劫分为四个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其中,只有在住劫时期,世界才能供共业众生居住。
在成劫时期,因含藏相同业力,当生某世界的众生,他们共同的业力,聚合四大元素(四大极微)逐渐形成世界;世界形成并可以供这些众生居住时,这些众生开始逐渐由其他世界往生到这个世界,这就是住劫;当这些众生的业报受完,再无一个众生含藏生于此世界的业力时,这个世界就开始毁坏,这就是坏劫。世界毁灭后,还有长时间的空劫,世界是不存在的。等到众生的共业再次开始成熟时,上述循环再来一遍。
当然,每一次的共业不尽相同,所以每一次形成的世界也有不同。现在的世界,当然是为了”当生此世界的众生“而创造。创造者不是神,恰恰是我们自己,以及这个世界上无量无边的共业众生。比如,一克土壤中居住着数以亿计的众生,他们每一个个体,共业与我们每个人是一样的,业力大小也是一样的。再比如,这个世界的其他部洲,也有无量无数的众生:他们有的情况好于我们,有的情况比我们差。而且,不仅这一世,整个住劫中不断来生此世界的众生更是无量无数。所以,住劫的时间一定很长:要等到所有众生”当生此世界“的业报全部受报完毕。
如上所述,世界(宇宙)不仅是人择,而是”人造“,只不过,不是有意创造,而是过去生生世世造作的善恶业运作推动的结果。业力不同,世界的面貌各有不同。我们这个世界,算是很优越的世界,所以众生在这世界里,苦乐参半。若是地狱道,世界的面貌就很恐怖了。这也是地狱众生的恶业运作推动的结果。
所以,如果想在几十年后离开这个世界,往生到其他世界,就要看个人的善恶业报如何了。
当然,下一世生到更好的世界并不容易,乃至继续生于此世界也很难,往往是生到更加严酷恐怖的世界很容易。这是因为:现在处于住劫中的减劫,杀盗淫妄酒等五种恶业越来越普遍,若是有毅力杜绝这些恶业,那么未来世生于更好的世界的几率就会提高。
这才是真正的人择:以五戒十善之善业,在几十年后生于更好的世界。这些世界,即便仅仅高于我们一个层次的忉利天,寿命也有3600万岁,而且生而具有五神通。
这个世界是我们过去的选择,未来世则是现在就要作出的选择。
”一切唯心造“:因为能知能觉能选择的意思心,也是真心出生,所以,世界是由这个意识心创造的,也说得通:因为这是过去世的意识心造作的善恶业导致了这个世界的形成。
科学界提出的人择原理,与佛法法义很接近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科学界依然认为是异端邪说。比如:我们都是外星人。这是对的:过去无始劫以来,我们不知道多少次生于别的世界,即便是我们这个宇宙:娑婆世界,也有四大部洲。我们不过是南瞻部洲的一小部分而已。有朝一日,科学能够证明轮回的客观存在,也许佛教就能兴盛起来。可是,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佛早已语言,佛法在这个世界只剩下大约9000年的法运。9000年后连一个”佛“字也难寻觅。众生业报如此,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