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59
  • 7回复贴,共1

杜诗行迹(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旅行到这里,觉得应该交待一下旅行的路线,杜甫的大多数诗都可以考证出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并不需要参考很多的资料,只从诗本身就可以确定,比如“三吏”,从诗题就可以确定写作的地点分别在新安、潼关和石壕村,再看一下诗的内容,参考一下史书,时间也基本可以确定了,事实上杜诗比史书还要可信,一般当杜诗的内容和新旧《唐书》的记载发生矛盾时,学者们都会以杜诗为准,“以诗订史”,杜甫这个人确实太认真了,就算是对某个人的称呼也决不会马虎,称之为“诗史”可不是浪得虚名。唯其如此,杜诗集才能基本按时间顺序编排,唯其如此,“杜诗行迹”也才能成行。

其实整个一部杜诗就是杜甫的自传和心灵史,同时也是唐帝国的一部兴衰史,既可以一首首地挑出来欣赏,也可以整个地当成一部规模宏大的纪实文学来读。杜甫生前并不算一个很著名的诗人,比李白的名气差远了,同时代人对他的记载很少,但杜甫的生平几乎是古代诗人中最详尽的,因为在他传世的
1400多首诗和几篇赋表中,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平家世交代得清清楚楚,反观李白,生平一直模模糊糊,家世更是无从考证,只是凭一句“千金散尽还复来”猜测他家可能是有钱的商人,整个一天外飞仙。


这次写“杜诗行迹”,我会尽量按照杜甫游历的时间顺序安排行程,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再现杜甫的一生经历和杜诗由壮阔走向沉郁的脉络,感受其心路历程,但也只能是大致如此,要完全按照先后顺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不得不顾及时间、费用和旅途的便利。比如杜甫从出生到
35岁之前是以洛阳为活动中心,杜诗按时间顺序的第一首诗《游龙门奉先寺》就是25岁时作于洛阳,而他在31岁、38岁和45岁时又几次回到洛阳,也分别有诗作,我不可能真像杜甫一样先去洛阳,再来山东,再回洛阳,再去陕西,再回洛阳,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在游历,而我只不过是用几个月时间来模仿,亦步亦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此“杜诗行迹”写到的第一首诗是杜甫作于山东的《望岳》,然后就是十年后作于济南的几首诗,至于中间十年杜甫“浪荡齐赵间”的生活容后再叙。


第二天一上午在旅馆写笔记,中午吃过饭准备向(左“山”右“昔”)山湖进发,地图上济南城北只有一处标为鹊山湖水库的地方,我想这应该就是(左“山”右“昔”)山湖了。正要出门,却接到老婆的电话,焦急地说我一个月前转到她账户的5万元钱还没有查到,问我是不是转错了。我顿时头大,开始担心5万元的下落,游兴一下子全没了,看来俗人还是要被俗事打扰,想做神仙游是不大可能的了。



1楼2012-10-19 15:07回复

    稳定了一下情绪之后,还是决定出游,这种事急也没有用,既然摊上了,就让银行去查吧,不行就报警,憋在小屋里还不急出病来。


    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向旅馆借了一辆自行车,沿地图指示的方向往北骑。


    话说杜甫在济南宴乐了多日,决定到北边的临邑看望在那里当主簿的弟弟杜颖。走到城北的(左山右昔)山湖的时写下了《暂如临邑至(左山右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一诗奉怀招待他的齐州司马李之芳。诗中描写景色曰: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
    其中“奔”字用得奇妙,为明代杜诗研究者王嗣奭所推崇。

    骑了大约一个小时,见到一条大河堤横亘在面前——黄河到了。上到堤上,只见黄水奔流向东,东面是雄伟的铁路桥,西面则是一条供汽车和行人过河的浮桥。我沿着一条斜坡骑上了浮桥,以前曾坐火车从黄河上驶过,今天从浮桥过河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浮桥由一架架舟桥连接而成,有汽车经过时还会不停地上下起浮,桥面离河面只有1米左右,骑在桥上,只见浑浊的河水从桥缝中汹涌而过,水声沉着凝重,头一次与母亲河这样亲近,脑海中不禁一遍遍回响起黄水谣中“黄水奔流日夜忙”的旋律。一群姑娘在河边趟水玩,离岸边很远了水也才没过脚脖子,黄河喧嚣了一路,流到这里变得抒缓宁静,真的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了。

    过了河继续向北行,这里已是乡村风光了,路两边都是庄稼、荷塘和防风林。看得多了,我也学会了分辨高梁和玉米,高梁杆又高又细,难怪叫高梁,相比之下玉米则显得矮而粗壮,几棵高梁不小心混进了玉米地里,立刻无所遁形,低着头还是高出了一大截,好象被揪出来的奸细。


    一路打听鹊山湖,老乡皆指向北。又骑了大约七八里地,穿过一片村庄,一汪湖水扑面而来,村民说这里就是鹊山湖。但此湖与老杜诗中的(左“山”右“昔”)山湖已是大相径庭了,首先近处没有山,山都在远处,湖的面积也不大,湖边用石头砌成斜坡和阶梯,甚至还有人工的绿化,更像是一个水库,岸边还有村民在洗衣洗菜。“鱼跳日映山”的景色勉强还能看到,但“鼍吼风奔浪”是无论如何也见不到了,“鼍”也就是鳄鱼,大概在这一带早已绝迹了吧。

    


    2楼2012-10-19 15:07
    回复
      亭子还在前面的另一个山头上,接着爬吧。然而前行却越来越艰难,山顶上全都是一堆一堆的乱石,好在没有什么棱角,我在山石间蹦跳,有时感觉没路了,四处一转,原来还是有办法跳到下一块石头上,我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前面遇到的两位老人都为我担心。膝盖磕破了,有些疼,但既然是朝圣嘛,总要付出些牺牲。况且偶然间向远处一望,红彤彤的落日悬在低空,将湖水与山脚下的村庄笼罩在一片夕阳与雾蔼混杂的光影之中,确也算壮丽的景象。

      既然杜甫诗中称“歇马高林间”,那么杜甫应该是登上了这座山的,水无常形,鹊山湖已与千年前不同了,但山却是千百年不变的,我一个不小心可能已经踩在诗圣的足迹上了。终于来到了亭前,这是一座六角形的景观亭,可惜一看就是近几年才建的,与杜甫肯定没什么关系,地上散落着一些花生皮、碎纸之类的,看来还真是有人到这里游玩,尽管我一路上连个人影也没见到。


      远处还有一亭,决定还是去看看,做好了辛苦攀登的准备,没想到路况却突然变好,有一条明显的人工开凿的小路,有的地方还修了护栏,虽然已经锈迹班班。很快又走到了第二座亭子所处的地方,发现这座亭子与前面那座也没什么区别。但我却不甘心,姑且就把它当成杜甫当年赋诗的(左山右昔)山湖亭吧,借来发发思古之幽情。


      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以看到鹊山四面都有水,东面是黄河,其他三面不是湖就是水库,共有四五个,共中北方一座水库相当巨大,将这几个水库和湖连接起来,将山脚下的村庄搬走,也换成水,我想大概就是古(左山右昔)山湖的样子了吧,难怪杜甫会写出那样的诗句,原来这个大湖曾经如此雄壮。


      天色已晚,我选择了另一条路下山,这有些冒险,好在这条路没有辜负我,把我安全地送下了山,到了山下却找不到自行车了,我沿着山边向前寻找,天越来越黑,我有些焦急,天一全黑想找到它就更困难了。终于,我看到了停在草丛里的自行车,不禁松了一口气,此时突然对这辆
      3个小时前才借来的自行车充满了感情,仿佛见到了战友。




      1、鹊山湖夕照。2、棉花地里的扁鹊像,很魔幻现实主义吧。3、鹊山上村民们求子的地方。4、鹊山湖亭,是当年老杜歇马高林间的地方吗?
      


      4楼2012-10-19 15:07
      回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2-10-19 15:48
        回复
          老杜身后千年,有许多人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时间和精力,显然您就是其中一位。我佩服得紧,看了您的帖子,可为什么第三篇找不到了,可否分享?这样的行程为什么成书出版呢?


          IP属地:中国台湾6楼2015-12-24 19:38
          回复
            我还挺喜欢这样的帖子。希望继续跟进。开心。


            IP属地:北京7楼2015-12-25 08:36
            回复
              作者:独服少陵
              杜诗行迹(一)~ (二十三)......
              强烈关注!
              顶起,精品!


              杜诗行迹(一):《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1919931051
              杜诗行迹(十一):《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1938070310
              杜诗行迹(十三):《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1987427832
              杜诗行迹(十四):《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1987443588
              杜诗行迹 (十七):《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1994025168
              杜诗行迹(二十):《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2010389849
              杜诗行迹(二十三):《杜甫吧》:http://tieba.baidu.com/p/2019867064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6-01-02 10:38
              回复
                杜诗行迹(二):http://tieba.baidu.com/p/1921546516
                杜诗行迹(四):http://tieba.baidu.com/p/1925637181
                杜诗行迹(七):http://tieba.baidu.com/p/1926824217
                杜诗行迹(九):http://tieba.baidu.com/p/1929212381
                杜诗行迹(十):http://tieba.baidu.com/p/1931172228
                杜诗行迹(十二):http://tieba.baidu.com/p/1938106962
                杜诗行迹(二十二):http://tieba.baidu.com/p/2017882097


                IP属地:上海9楼2016-01-18 1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