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吧 关注:152贴子:1,347

丁秉鐩:金少山在北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笔者生长平津,自幼嗜剧如命,迨三十七年(1948)秋,才离开北方。所以民国十六年(1927)以后二十年间,平津菊坛情形,虽非了如指掌,却还依稀记得。一代名净金少山,习艺于旧京,成名在上海。二十六年(1937)初,也就是丙子年岁末,他认为在上海走红,却是依人作嫁,不能独当一面,就打算组班当老板,过过头牌的瘾。再则,自己从北平出来的时候,还是庸庸碌碌、藉藉无名,人总要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综此,他就回到北平定居,挑班演唱,虽然以后也到天津、济南,甚至关外,又回上海去演出,但是总以北平为根据地,直到病逝。笔者兹就他在返平以后迄逝世以前,这十年来的演戏情形,约略摭谈一番: 


IP属地:河北1楼2012-10-17 12:34回复
    金少山组班阵容
      金少山在北平所演出的戏院,有华乐、长安、庆乐、中和、吉祥、新新、广德楼几家。他在北平唱了十年戏,班中阵容,随时变换,先后搭他班的各行角色,汇录于下:
      老生:杨宝森、张如庭、贯大元、王少楼、陈少霖、白家麟。
      青衣:李慧琴、陶默广、林秋雯、沈鬘华。
      武生:周瑞安、高盛麟。
      花脸:王泉奎、马连昆、裘盛戎、霍仲三。
      丑角:王福山、慈瑞泉、刘玉泰。
      里子:李宝奎、鲍吉祥、贯盛习、金仲林(少山之兄)。
      二旦:任志秋、诸如香、于莲仙。
      小生:姜妙香、李玉太。 老旦:李多奎。
      其中金仲林和李玉太,是金少山从上海带回北平的私人傍角的。金仲林除唱里子老生外,还在后台管点事,后来死在北平,在少山之前。李玉太随金到北平后不久,也偶搭别的班,后来就不知所终了,他跟少山不很久。 后台管事,头几期由万子和帮忙,稍为安定一些就换了孙焕庭。孙帮金少山,一直到金逝世为止。
    


    IP属地:河北3楼2012-10-17 12:35
    回复
      抵平四场打炮戏
        过去北平的老戏迷,对某一个所喜欢的角色,不但每戏必听,而且不止一次。如果对某一出戏兴趣特别浓厚,对这一出听上一二十次,不算新鲜。笔者对金少山在北平所演过的戏,自然每戏不止看过一次,这里,仅就他到北平以后,每一出戏第一次露演的时候,稍加追述,现在先谈营业戏。
        金少山是在二十六年(1937)一月(丙子年腊尾)回到北平的,稍事安顿,拜客、过年。在二月份(丁丑正月),趁新春好季节,就组班出演了,当时拜托万子和为他全权办理。万是北平戏院业的名人,梨园有名人物,外号“万麻子”。他开华乐戏院多年,又和萧振川、马连良联合投资,开设新新戏院。他给金少山组班,打炮戏当然在他自己的华乐戏院演出了。头一天在二月十四日(旧历正月初五日),贴出金少山、周瑞安、王福山的头二本《连环套》。自行围射猎、坐寨盗马起,到盗钩下山完。压轴杨宝森、李慧琴、慈瑞泉的《打渔杀家》。倒第三李多奎的《钓金龟》。开场是许德义的《金沙滩》。消息传出,轰动九城。年岁大的戏迷,当初见过金少山,他还年轻,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年轻的戏迷,对他在上海的红劲儿,久闻大名,却未曾见过。那天上座满坑满谷,自不待言,别的不提,只谈《连环套》。
      


      IP属地:河北4楼2012-10-17 16:49
      回复
        梁千岁行围以后,喽罗探子过场已毕,上四位大头目排山,窦尔墩一上场,就是满堂好儿。人高马大,外型简直就是个大山贼。站在台口,一念〔点绛唇〕,居然嗓音盖过海笛,那真是高亢入云、声震屋瓦,一点也不过分。台上场面人员和台下观众,好像都愣住了两秒钟,然后立即报以热烈彩声和掌声。接着,观众们吱吱喳喳,交头接耳:“这个大怪物,嗓子怎么这样冲啊?”全剧演完给台下的印象,盗马身段不如侯喜瑞边式,拜山的念白不如郝寿臣有劲;就是一样,嗓子真冲


        IP属地:河北5楼2012-10-17 16:50
        回复
          万子和安排的金少山档期,是一转儿连演两天。第二天(二月十五日)仍在华乐演出,金少山和李多奎的《断后龙袍》。金这出戏比《连环套》对工,因为身段少而唱工多;而且老腔老调,规矩正宗。台下观感比头一天好,认为这真是好花脸,不只是一位大怪物了。
            那天前边的戏派小了,散戏才十点半(经常是十一点,或再过二三十分)。笔者回家以后,一时思潮澎湃,等不到第二天,当晚给天津《大公报》的本市附刊写了一篇报导。记得大题目我标的是《金少山演出盛况》,下面两行副题:“遇皇后打龙袍黄钟大吕,盗御马连环套痛快淋漓。”后来金少山到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时,预售票最多,和上座满堂的盛况、热烈的情形,超过任何人。津友戏告:“你那篇报导文字,给人先入为主的印象很深,作用很大呢!”
          


          IP属地:河北6楼2012-10-17 16:51
          回复
            笔者写国剧的评介文字三十多年,信笔涂鸦,只抒个人观感而已。但至早也要听完戏,次日再动笔。像这种当晚听完,马上就写的情形,只有两次:一是这次金少山,一是孟小冬的《搜孤救孤》。那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她拜余以后,孟小冬首次露这出戏于新新。听完戏回家,那种满足、兴奋、感情的冲激,满室徘徊,不能入睡。也是马上铺纸执笔,详细报导一番。次晨航空寄上海《戏报》,当蒙头版头条,用“本报北平航讯”的方式,大字足本的登出来。因为在当时南北各报,除要闻外,还很少有戏稿航讯呢!后来据刘慕耘兄告我,此文当时在上海,还很引人注意呢!少年热情,思之可哂。


            IP属地:河北7楼2012-10-17 16:52
            回复
              金少山头两天打炮既然红了,名利双收,万子和自然也不撒手了。第二转两天,仍然排在华乐,二月二十二日头二本《草桥关》,二十三日《青风寨》和《刺王僚》双出。 金少山的头二本《草桥关》,自马杜岑调姚起,历万花亭,到姚刚打死郭荣,姚期绑子上殿,《上天台》止。后来裘盛戎的全部《姚期》,就是宗这个路子。少山这出戏很对工,唱腔正宗大路,而韵味隽永。脸谱大方,神态肃穆。裘盛戎这出戏在气魄上唱不过金少山,就只能在俏皮巧腔,和姚期起跪的小动作上,讨好观众来取胜了。 


              IP属地:河北9楼2012-10-17 16:53
              回复
                《青风寨》是架子花脸的小本喜剧。侯喜瑞的最好,郝寿臣藏拙不动。金少山总想表示我不止会唱铜锤,架子花的戏也会,头天打炮贴《连环套》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他的身段与动作,距侯喜瑞的边式漂亮,相差甚远,所以这个李逵就算“白唱啦”。燕青却是大将,由周瑞安担任。据说当年周瑞安以杨派武生身份,出演上海共舞台之时,金少山还在当底包。有一天因贴《连环套》,后台没有合适的花脸,就把金少山凑合上去。但是演出效果却很好,不但周欣赏,台下也欢迎,老板马上长包银,算是由底包而升为配角了。从此金少山对周很感激,所以到北平组班,武生指名要周瑞安,也有点报答知遇之意。他在北平十年,武生一直用周瑞安,偶尔赶上周瑞安外出,才由高盛麟暂时瓜代。但是《青风寨》的燕青,是二路武生的活儿。周瑞安是杨小楼以次,北方资深的武生,孙毓堃、吴彦衡都在他以后,论理绝不能扮燕青的。就也因周对金也有知遇之感,才破例接这个活儿。当时在北平,很多内行认为异数,也都佩服周瑞安肯捧人的风度。


                IP属地:河北10楼2012-10-17 16:54
                回复
                  《刺王僚》是笔者认为金少山两大拿手好戏之一。他饰姬僚,那副油黄三块瓦的脸谱,就开得庄严美观。台风大气磅礴,俨然帝王气象。唱工的“列国之中……”倒板转原板,二六,再转快板一段。唱得板槽工稳,转得自然,而且佳腔迭出。像“见一个鱼儿水面走”,唱到“水”时,两手平伸往左右摆动,身形也微晃,真使人有水面荡漾的感觉。“冷气吹得寒浸透”那个“浸”字,走鼻音,有转折,也使人有身冒冷气之感。这一段真是唱得一句一彩,掌声不绝。等到专诸捧鱼上来,小倒板“霎时一阵香风绕”以后,两眼一望鱼,两手高抬打哈哈,把渴望美食、垂涎欲滴的形态,刻画得细腻入微,叹为观止。然后再转唱快板。所以这出戏堪称他的杰作,因为唱、念、做派,都有深度,无一败笔。那晚的专诸是马连昆,刺僚一场,上来一段快板,卖劲卯上,也获得满堂彩。
                    这四场戏卖了四个满堂。演完以后,金少山觉得自己在北平挑班算站住了,信心也有了,就脱离万子和的包办,自己请孙焕庭管事,要挪到城内唱几转儿,而戏码也要自己派了(前四场是万子和参加意见的)。没想到,自己一切作主,一开始就碰了钉子。前文谈过,长安戏院于二月二十四日新张开幕,金少山在二月二十三日唱完《刺王僚》以后,下一转马上决定进长安;于是决定了三月一日、二日连演两天。三月一日贴出《黑风帕》,就是全部《牧虎关》,从游庄起,到进关团圆止;三月二日露演《法门寺》。
                  


                  IP属地:河北11楼2012-10-17 16:55
                  回复
                    那么三月一日晚的《黑风帕》呢?那是他另一出的拿手好戏了。这出戏除了他自饰高旺以外,王福山的高来、李玉太的张保、任志秋的儿媳。游庄起的唱做,还是春云乍展。到了牧虎关阶段,金少山就使出浑身解数来了。尤其阵前调戏儿媳那一场,庄谐杂陈、唱念并重。个人认为金少山有两出拿手好戏,一出《刺王僚》,是表现了他剧艺的严肃造诣;一出是《牧虎关》,反映了他性好渔色、游戏人间的本性,才能演得那么自然,看着叫人舒服。


                    IP属地:河北14楼2012-10-17 16:57
                    回复
                      这才知如何派戏
                        在这次《法门寺》挫折以后,金少山学得乖一点了。第一、多进戏院,不拘于一两家,好培养各戏院的基本观众。第二、每转儿只唱一天,不唱两天,也学会北平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细水长流”了。因此于三月七日(正月二十五日),在吉祥戏院,贴出了《白良关》带“圆兆”。那天正是新新戏院开幕。笔者算好了时间,把新新开幕的戏,听到一个段落,从西城赶到东城,正赶上大轴前的休息,坐定以后,《白良关》才开始。
                        《白良关》又名《父子会》,是很普通一出铜锤戏,在各戏班的前三出,常常出现。不过普通都从发兵起。从“金殿圆兆”起,尉迟恭有大段念白,把夜得三梦说出来,徐茂功详为讲解,程咬金从中挑拨,尉迟恭几乎与徐变脸,最后还有一段快板,这是西皮。到发兵以后,就全是二黄了。在北平的铜锤,有的没学过“圆兆”;有的虽然学过,但因码列前场,后台管事的不给你那么大时间,还是得从发兵唱起,合着学会了也用不上。因此《白良关》的“圆兆”在北平就在台上失传多年了。这一次金少山贴出来,堪称空谷足音,于是吉祥园卖个满堂。
                        金少山的尉迟恭,在“圆兆”一场,三个梦念得斩钉截铁、清楚响亮。那段快板,也如哀梨并剪,台底下反应热烈,掌声不绝。后面几段二黄摇板,都在腔调、韵味上用工夫,不只是卖嗓子。于是这才把观众的好感又赢回来,将《法门寺》的印象逐渐冲淡。马连昆饰尉迟宝林,俗称“小黑儿”。在父子对阵一场,一句“我问老将名和姓”,使足功力,落个满堂彩。金少山当然不能示弱,下一句接“你老爷尉迟敬德保唐家”,又找回一个满堂彩来。这种如火如荼的“对啃”场面,最使戏迷过瘾、兴奋而满意。此后,金少山再演《白良关》,王泉奎、裘盛戎,都配演过尉迟宝林。
                      


                      IP属地:河北15楼2012-10-17 16:58
                      回复
                        以后陆续贴演的,有《王英骂寨》和《阳平关》双出。《王英骂寨》又名《太行山》,由贯盛习配演王英,这出戏卖个新鲜,在北平很少人动,也是出开场戏。《阳平关》的曹操,金少山可比郝、侯差远了,观众印象不佳。下面又贴《天水关》和《探阴山》双出。《天水关》是和张如庭合演,金少山的姜维,也是卖个新鲜。《探阴山》倒是满宫满调。再一期贴《铡美案》,这出戏对工,路数大方。以后又是双出,先和张如庭唱《托兆碰碑》,金少山的杨七郎,就卖一个脸谱一段原板。大轴《锁五龙》,虽然才二十分钟,却紧张火爆,颇博台下欢迎。后来又贴一回《丁甲山》和《忠孝全》双出。他演《丁甲山》和《青风寨》同等学力,稍为火炽一点而已。《忠孝全》是他在北平露的头一出京白戏。有了《法门寺》的前车之鉴,绝不敢光贴一出了,所以带一出架子花的码子。
                          以上这十八出,是金少山在北平演营业戏的第一轮戏码,以后就翻头再唱了。自己也知道北平的观众喜欢什么,什么戏可以多唱,什么戏可以避免了。
                          在二十六年(1937)这一年里,金少山就把前述戏码,翻来覆去的唱了。到了年底,他的朋友们劝他,也该再露一出新戏了。他在大家群情催促之下,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二月二十五日(戊寅年正月二十七日),在长安戏院露了一出《芒砀山》。是三国演义桃园弟兄徐州失散以后,“古城会”以前,张飞在“芒砀山”落草,后来占据古城,张飞做知县的故事。这出戏在南方大概流行,北平观众没见过,所以卖座还不错,实际唱做都没有什么繁重和具有特色的地方。再以后,直到他逝世以前,金少山在戏码上,就一直炒冷饭了。
                        


                        IP属地:河北20楼2012-10-17 17:02
                        回复
                          义务戏与合作戏
                            北平梨园界,除了每年年底,有两三天救济贫苦同业的义务戏,俗名“窝头会”义务戏,全体在北平名伶都要参加以外。平常为了赈灾、捐款,或是什么公益的目的,也常有小型义务戏的演出。不过,不是全体名伶参加,只是主办人所能请到的一部分名伶而已。名伶们参加义务戏演出,一来表示热心公益;二来平常营业戏不敢动的小戏,或是需有好角合作,而自己戏班里派不出来的码子,都可以借此露一露。
                          


                          IP属地:河北21楼2012-10-17 17:04
                          回复
                            金少山在南方以“金霸王”驰名,故都人士也打算看看他这一出。金少山从二十六年(1927)初起,演出前述的十八出戏以后,已知收敛,不敢把这出招牌戏贴出来试验,万一砸了,岂不一世英名付与流水,所以营业戏里一直没敢动。在二十六年十二月四日,新新戏院有一台义务戏,他才和陆素娟贴出《霸王别姬》来,还一半仗着陆的号召。金少山的项羽,只是大嗓门大个儿而已,把霸王的性格并没有把握住,更谈不到发挥了,比杨小楼的霸王差远了。北方的武生如孙毓堃等演霸王固然宗杨,花脸如袁世海,他的霸王也是宗杨而不仿金少山,因为没有什么特色可仿效的。杨小楼是向不听同行戏的,那天也去捧场,大概震于“金霸王”的大名吧。他坐在五排中间,人生得高,很引人注意。当霸王上场唱〔粉蝶儿〕时,和别姬一场,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曲子时,杨小楼还喝了两次彩,以示捧场,老伶工的风度的是不凡。其实,金少山的〔粉蝶儿〕就是嗓门儿大,和《连环套》的〔点绛唇〕一样,以声唬人。“力拔山兮……”那个曲子,少山唱时,身段较杨为繁,但是缺乏慷慨悲歌的气氛。杨小楼身段简略大方,却表现出莫可奈何的悲愤声色来,极有深度,少山远不能比。北平观众看完这一出,对“金霸王”比预料还失望。


                            IP属地:河北23楼2012-10-17 17:07
                            回复
                              另外在小型义务戏里,金少山和程砚秋、王少楼合作过《二进宫》,和马连良合作过《渭水河》,都是大轴,也都在新新戏院。民国三十四年(1945)秋,马连良因汉奸嫌疑有短期牢狱之灾,恢复自由后,梨园同人慰劳他,在长安戏院和他合演一场全部《龙凤呈祥》。谭富英平常演此剧,都是自《回荆州》起饰后刘备,这一次破例捧师哥,从《甘露寺》过江一场就上,演全部刘备,非常突出。马连良前乔玄后鲁肃、程砚秋孙尚香、李少春后赵云、叶盛兰周瑜、金少山的张飞,从听琴起,也是他头一回露这出戏。


                              IP属地:河北24楼2012-10-17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