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429贴子:10,049,476

回复:任是无情也动人——玉竹眼中的宝姐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宝钗亦有心冷心硬的一面。金钏之死,她宽慰王夫人是可以的,但“几两银子”那些话,连王夫人都有感觉。”
——37楼
@军人张永杰
先引出原文:
宝钗叹道: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
我问你,宝钗说这句话有什么不好的用意没有?若有,请你指出。
难道你是要让宝钗对王夫人说:
“姨娘念念于兹,已是善心有嘉,即已十分过不去,当随金钏去也,方了善缘。”看来只有宝钗这样对王夫人说,才能不被你所指责。
我告诉你,宝钗没有权力,没有理由在这件事情上给王夫人判死刑。
所以宝钗也就只能说“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连王夫人都有感觉。”
请问你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连王夫人都比宝钗有人性,你是这意思吧?请你回答。


55楼2012-10-15 23:02
收起回复
    我也挺喜欢宝姐姐的,我要有个这样的就好了。如果从性格上来讲,你们说你们是喜欢黛玉那种的,还是宝姐姐这样的。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56楼2012-10-15 23:06
    收起回复
      2025-05-14 09:58:10
      广告
      “探春提议的大观园管理改革方案通过后,众婆子高兴坏了,她最后却让婆子们把“好”记在她身上——“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
      ——37楼
      @军人张永杰
      我无法,也没有必要大篇幅地引出原文来反驳你,只需引出章回的题目:
      五十六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你要是阅文读字有选择性的,只能看到“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几个字,而看不到“时宝钗小惠全大体”这几个字,那就算了。
      我问你,难道“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不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的组成部分吗?
      若没有“时宝钗小惠全大体”,那么“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也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貂蝉风雪迎故人
      你的原楼我删了,但直接删又有不忍,所以我做了一些删减,你们在尊重双方的前提下讨论吧,我在旁边学习学习。


      57楼2012-10-15 23:26
      收起回复
        “探春提议的大观园管理改革方案通过后,众婆子高兴坏了,她最后却让婆子们把“好”记在她身上——“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
        ——37楼
        @军人张永杰
        我无法,也没有必要大篇幅地引出原文来反驳你,只需引出章回的题目:
        五十六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你要是阅文读字有选择性的,只能看到“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几个字,而看不到“时宝钗小惠全大体”这几个字,那就算了。
        我问你,难道“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不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的组成部分吗?
        若没有“时宝钗小惠全大体”,那么“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也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从此事中也可以看出探春的大度,她若不大度,她也就别寻思“兴利除宿弊”的事了,她就计较宝钗的那句话吧。但探春没有这样,她对得起宝钗对她的全力支持了。
        宝钗对探春已全力支持,探春怎么还可能计较宝钗的那句话呢?
        在她们“全大体”的同时,她们两个人之间也在“全大体”。这样的战斗团队,无往而不胜。


        58楼2012-10-15 23:35
        收起回复
          总觉得楼主说的不像是宝钗了,我不能否认宝钗的坚忍,宝钗也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她的经历是促使她世故的最主要原因


          来自手机贴吧59楼2012-10-15 23:42
          收起回复
            总觉得楼主说的不像是宝钗了,我不能否认宝钗的坚忍,宝钗也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她的经历是促使她世故的最主要原因


            来自手机贴吧60楼2012-10-15 23:47
            回复
              “柳湘莲出家了,薛姨妈遗憾得不行,可宝钗那番话,也确让人觉得难受。”
              ——37楼
              @军人张永杰
              请问,宝钗的话怎么就让人难受了?
              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 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第67回
              简短几句话,斩断悲情。大爱所致。
              我看宝钗就是太实在了,今天的人就是容不得这种实在。不来点虚的就好像少点啥。
              以虚做善,以虚做仁吧,宝钗不会。
              宝钗的善,善在实处。引出一段原文:
              宝钗笑道:"。。。。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 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
              ——第56回
              先问问军哥,你听到宝钗的这几句话是不是也难受啊?是不是也像你说的那样“宝钗那番话,也确让人觉得难受。”啊?
              宝钗作为一个小姐,能这样悲悯和体恤下人,古今少有。
              这样善良的一个姑娘,竟然被现在人说成是冷漠无情,不知现在人都善良到什么程度。
              我想,抹杀善良人的善良,这本身就是一种冷漠无情。


              61楼2012-10-16 01:55
              收起回复
                “宝钗善于用心:这本不是坏事,因为考虑问题细致的人,必然要用心,只是太过了,就有些问题了。如她通过元妃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就猜度娘娘不喜欢“绿玉”,便让宝玉别用了;娘娘后来送一浅显灯谜,宝钗近前一看,无甚新奇,口内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已经猜着了。还有,贾母为她过生日,她虽然应该考虑老人的喜好,但也过于刻意了些。这类事还是不少的,所以,难怪凤姐评说她是“事不关己……”,连王夫人都说“这孩子心重”。”
                ——37楼
                @军人张永杰
                先拣出你的两句话:
                1、“所以,难怪凤姐评说她是“事不关己……”,”
                2、“如她通过元妃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就猜度娘娘不喜欢“绿玉”,便让宝玉别用了;”
                一遍红楼都没读过的人都可以根据你的自相矛盾来反驳你。
                你不是认可了凤姐对宝钗的评价,认为宝钗“事不关己,一问摇头三不知”吗?那宝钗为什么还要因娘娘不喜欢“绿玉”而告诉宝玉不要用了呢?
                既然宝钗“事不关己,一问摇头三不知”,那她为什么还要主动管宝玉的事?请你为你自己的自相矛盾圆场。
                你的自相矛盾也正说明了凤姐对宝钗的评价属【非议不实之辞】。
                


                62楼2012-10-16 05:50
                收起回复
                  2025-05-14 09:52:10
                  广告
                  “但她把小红想得那么龌龊,却让人难以释怀——如果没有心冷心硬的一面,是不可能有如此难堪的心理活动。”
                  ——37楼
                  @军人张永杰
                  先引出原文: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 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
                  ——第27回
                  请看好了,宝钗心中的这句话最后落实于“心机都不错”。
                  请问,既然宝钗“把小红想得那么龌龊”,那她为什么还要把小红的品行落实于“心机都不错”?
                  我告诉你,你要是回答不上我的问题,那么你以此事为据来说宝钗“心冷心硬”是站不住脚的。


                  63楼2012-10-16 06:31
                  收起回复
                    幸好姐姐写的是宝钗 否则不知道黑子们怎么黑呢


                    64楼2012-10-16 09:11
                    收起回复
                      楼主说得极好,难得一篇好文章。逛红吧好几年许久没这么开心了。


                      IP属地:山西65楼2012-10-16 15:56
                      收起回复
                        从头到尾全看完了!lz写的真的很好!对于宝钗,我认为真正错误的是过于极端地看待。她有她的好处,我也不否认诸如”滴翠亭事件”这样的事,重要的还是理性看待。曹公塑造的人物都是复杂的,需要我们正确理解。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6楼2012-10-16 16:12
                        收起回复
                          楼主这篇文章很客观,不死有些人踩得深或者捧得高。
                          宝钗也是世间的人,做事难免世故,只是她有她的无奈之处,我们也不必对她诸多苛责。。
                          顶楼主一下!


                          IP属地:浙江67楼2012-10-16 16:31
                          收起回复
                            即是无情,动人有何用?罂粟花也挺动人的,害人却是无情的。


                            68楼2012-10-16 17: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