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曾经评价江东四督,给周瑜的评价是最高的。
孙权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孙权对周瑜的评价手否恰如其分。
先说公瑾之雄。
赤壁一战,面对曹操的二十万大军,面对众多的投降言论,慷慨陈词,力挽狂澜,最后用自己超卓的军事统筹指挥才能大败曹操,是其雄也。
在说公瑾之胆。
南郡之战,先派甘宁夺取夷陵,断曹仁归路,再留凌统独守大营,最后亲率将士前救甘宁并杀伤曹仁大批人马,是其胆也。
最后说公瑾之略。
南郡成功逼退曹仁,在孙权为了多树曹操之敌而把南郡借给刘备后,雄才大略地提出先暂时搁置刘备集团,而进去西川,把刘备集团扼杀在偏僻的南荆州之战略。虽然最后病死巴丘让如此计划不复再有,这当是其略也。
因此,孙权对周瑜的“雄烈,胆略兼人”的评价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
只可惜,天妒英才,让一代雄才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就走了,实为江东政权的巨大损失!
孙权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孙权对周瑜的评价手否恰如其分。
先说公瑾之雄。
赤壁一战,面对曹操的二十万大军,面对众多的投降言论,慷慨陈词,力挽狂澜,最后用自己超卓的军事统筹指挥才能大败曹操,是其雄也。
在说公瑾之胆。
南郡之战,先派甘宁夺取夷陵,断曹仁归路,再留凌统独守大营,最后亲率将士前救甘宁并杀伤曹仁大批人马,是其胆也。
最后说公瑾之略。
南郡成功逼退曹仁,在孙权为了多树曹操之敌而把南郡借给刘备后,雄才大略地提出先暂时搁置刘备集团,而进去西川,把刘备集团扼杀在偏僻的南荆州之战略。虽然最后病死巴丘让如此计划不复再有,这当是其略也。
因此,孙权对周瑜的“雄烈,胆略兼人”的评价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
只可惜,天妒英才,让一代雄才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就走了,实为江东政权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