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吧 关注:269贴子:6,946

【历史·人文】绝非过眼烟云:顾氏“过云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5年,一套私家藏书拍出2310万元,创下当时中国古籍拍卖的神话;2012年6月,这批重要人类文化遗产再次现身,一露面即以起拍价1.8亿元人民币、竞拍者提前缴纳5000万元人民币保证金为门槛,让世人叹为观止。这套古籍便是“过云楼藏书”。最终,在藏家的拉锯战中以1.88亿元落槌,加上佣金2.162亿元。
过云楼藏书何以屡拍天价?
过云楼的收藏真的甲天下吗?
谁是过云楼的主人?
过云楼藏书如何被公于天下?
过云楼藏书第一宝《锦绣万花谷》内隐藏什么秘密?
过云楼的乱世遭遇如何?
过云楼藏书今何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2-10-07 01:40回复

    2012年6月4日晚21:30,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在北京匡时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落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2-10-07 01:43
    回复

      过云楼为江南名门望族顾氏之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以藏有宋元以来佳椠名抄、珍秘善本、书画精品闻名遐迩。自清同治以来,已超过六代,历经百余年清芬世守、递藏有绪,在中国收藏史上罕有其匹。命名为“过云楼”,是意取苏东坡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2-10-07 01:45
      回复


        过云楼是清代怡园主人顾文彬收藏文物书画、古董的地方。在1993年干将路建设工程中,过云楼得到了照原样全面的复原和修缮。楼前庭院除叠筑假山花坛外,还种植名贵花木,保持了硬山重檐,门窗古雅、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


        4楼2012-10-07 01:48
        回复

          苏州干将路14号的“过云楼”,现在这里是“苏州市风光三轮车服务有限公司”。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2-10-07 01:50
          回复

            图:泥人“顾文彬像”
            过云楼由顾文彬始建,并一直被顾氏家族的几代人保护继承着。
            顾文彬(1811-1889)是“过云楼”的第一代主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浙江宁绍台道。也因为顾文彬,才有了“过云楼”。顾文彬精鉴赏,富收藏,工倚声,善操琴,书法宗唐欧阳询,一生殚精竭力,多方搜求,积累书画墨迹达到数百件之多,自晋唐至明清,连绵千年,其中有不少为传世的赫赫名迹。他在晚年精选所藏书画250件,编纂成《过云楼书画记》十卷,著录了他一生搜集、赏析、研究历代法书名画的业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2-10-07 01:52
            回复

              关于过云楼及怡园建造的经过,顾文彬曾留下这样的文字:“庚申之乱(按:指太平天国运动),铁瓶巷房屋无恙,尚书里止隔一街,房屋烬毁,余在任时(按:顾文彬时任浙江宁绍台道),开拓住宅东首两落,其一改造“过云楼”,上下两层。前一进平屋三间,即“艮庵”也。南院中购得戴氏废园湖石甚多,择其佳者五峰,环列如屏(按: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岳起方寸”,意味方寸之地包罗五岳景致)。余石尚多,嘱承儿(按:即其第三子顾承)购得尚书巷废地,垒石为山,坎地为池,初念不过一丘一壑而已,继而渐拓渐变,又购得杨家、曹家数园之石以实之,比余归田,功已及半,于是尽得巷中废池,先构义庄祠堂数十楹,余地尽归于园,园归于庄产,余与承儿互相斟酌,添造亭台,广搜树石,名为怡园。

              其实,顾文彬关于造园的最早构思还不是“一丘一壑”,只是“竹篱茅舍”而已,后来在亲友们的怂恿下,逐步扩大,才建成了这样一座园林。所以,在怡园进门处,曾特意布置了一排竹篱、一间茅屋、一丛翠竹,还饲养了一对孔雀,便是纪念造园初衷的,这成为苏州各园林中独特一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2-10-07 01:55
              回复


                图:苏州顾氏家族过云楼历代楼主关系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2-10-07 01:58
                回复

                  【顾氏家族书画收藏十四忌】
                  霾天、秽地、灯下、酒边、映摹、强借、拙工印、凡手题、徇名遗实、重画轻书、改装因失旧观、耽异误珍赝品、习惯钻营之市侩、妄摘瑕病之恶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2-10-07 02:00
                  收起回复

                    光绪元年(1875),顾文彬告病辞官,回归故里后,就开始在过云楼贮藏大量的古代法书名画、版本书籍。就这样,有过云楼的收藏和怡园这样的活动场所,更兼地处市中心,主人好客,过云楼及怡园很自然地成为当时苏州文化人士的活动中心,诗会、画会、曲会、琴会都在这里举行,而书画活动最为活跃。顾氏的收藏在顾文彬的父辈时就已经开始,但这些藏品许多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太平天国战事以后,不少私家藏品流散在社会上,就像许多私家园林毁于战火后,大量湖石待价出售一样。顾氏购得湖石而建成了怡园,书画藏品也很快丰富起来,因此决定修建过云楼。


                    10楼2012-10-07 02:02
                    回复

                      第二代主人“顾承”】

                      顾文彬三子,即主持修建过云楼的顾承,从小书画出众,又精于鉴别。顾文彬说他“性爱古董,别有神悟,物之真伪,一见即决,百不失一”。乱世之际,私人珍藏都急于转手,顾文彬与顾承趁机收购了大量的珍贵字画,这奠定了过云楼藏品的基础。顾文彬每到一处赴任官职的时候,总是会拜访当地的收藏大家,四处寻觅各种藏品。顾文彬和顾承父子一个主外收购,一个对内打理,在藏品的采购上,顾文彬也没有心疼过,他曾经就此事书信顾承说,“汝可放胆购之可也”。惜其英年早逝。
                      爱子顾承的去世给顾文彬打击很大,过云楼藏品的收集也一度中断,顾文彬过世后,遗留书画及家产被拆分传予三位儿子,顾承一份再传其子顾麟士。顾麟士此时已逾25岁,他通过古董商掮客调协,把传于另几家的过云楼书画陆续购归、继藏,避免了拆分流散的危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2-10-07 02:05
                      回复


                        图:顾麟士像

                        图:顾麟士扇面作品
                        第三代主人“顾麟士”】
                        顾承之子顾麟士(1865-1930),为顾氏第三代传人,字鹤逸、著名书画家和藏书家,是顾文彬孙辈中杰出代表。自幼家学精湛,享誉画坛,山水画尤以临古为擅长,宗法清初四王。秉承先人遗志,鹤逸广搜金石书画名迹,使得过云楼藏品再次充盈一时,书画庋藏堪称富甲江南,复著有《过云楼续书画记》,详细记述了顾氏书画的收藏情况,作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在怡园以金石书画自娱,多次组织画家如吴昌硕、金心兰、吴清卿、顾若波、王胜之、陆廉夫、费屺怀、颜莼生等在怡园雅集,并创办国学社。到了民国初年至20世纪20年代,常到过云楼活动的吴子深、王季迁日后均成大家,颜文梁成为著名油画家。怡园画集,一时文采风流,影响后世甚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2-10-07 02:07
                        回复

                          过云楼藏书一直很隐蔽,很少有人知晓,因民国著名藏书家傅增湘而大白于天下。   
                          顾氏家族示有家训:过云楼藏画可任人评阅,而家藏善本古籍不可轻易示人。

                          故此过云楼藏书终年置于秘室,隐而不宣。虽然过云楼藏书秘不示人,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它大白天下。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目录、版本学大师傅增湘先生。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顾麟士好友傅增湘先生造访过云楼,观赏其收藏,因而对过云楼藏书有所了解。其中不乏宋元名椠,明清稿本。应傅增湘再三要求,顾麟士同意其在楼内观书,但不能带纸砚抄写。于是傅氏每天阅书后凭记忆默写书名,后发表《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过云楼藏书始方大白于天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2-10-07 02:13
                          回复

                            图:傅增湘像

                            【傅增湘履历】

                            傅增湘(1872~1949),四川泸州江安人(今属宜宾)。字润沅、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著有《藏园瞥目》,《藏园东游别录》,《双鉴楼杂咏》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入袁世凯幕府。辛亥**后,受袁世凯委任,参加唐绍仪的议和代表团南下议和。1917年12月,在北洋政府任教育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北洋政府欲追究北大校长蔡元培策动包庇学生,逼蔡离职。傅增湘极力抵制,不得不辞教育总长职。后担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以图书收藏研究为乐,开始大规模搜访中国古籍,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末,曾赴日本搜集流失的中国古籍。一生所藏总计达20余万册。其中多有宋、元、明精刊及抄本。傅的收藏在当时独步天下,中外闻名,仅宋、金刊本就有一百五十余种,后来编制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就著录傅氏藏善本二百八十多种,为同期个人收藏之冠为我国著名藏书家。


                             
                            据傅增湘撰《顾鹤逸藏书目》可知,过云楼藏书中,宋元旧椠有50种(其中傅增湘判断为明本的有9种),精写旧抄本有165种,明版书籍149种,清精印本175种。傅增湘对版本目录学独具只眼,识见特高,记录在这个《藏书目》中的多是藏园以为的珍稀、精善之本,普通线装书并未收录在内,即便是已列入其中的,藏园也自言“目录下漏注尚多”。由此推知,顾氏藏书总量当在万卷以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2-10-07 02:19
                            回复
                              【乱世中的过云楼藏书命运】

                              顾鹤逸身后有四个儿子继承了家产,其中当属是顾公雄和顾公硕最为出彩。顾家第四代时,已经是战乱时期,眼看战争要打响,顾家人紧急商讨对策,书画怎么办、人怎么办、家怎么办,逃难到哪里去?

                              经反复研究,最后决定逃到上海租界。他们先把家藏书画中最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其余部分只能仍旧藏匿在家中。他们在朱家园住所的天井里挖了一个地窖,地窖有一人多高,面积有10多平方米,把一部分不能运往上海的书画密封在白铁皮箱中,藏入地窖。8月16日,日寇投向苏州的第一颗炸弹,炸毁了朱家园顾家大厅,顾公雄、顾公硕及家人连夜逃离苏城,分别暂时避居农村,然后通过亲友帮助,辗转到了上海租界。


                              图:顾公硕像
                              “苏州沦陷后,顾公雄、顾公硕(顾鹤逸幼子)在朱家园的住所被日本兵搜索了7天,顾公柔所居的西津别墅则被搜查了整整15天。”与顾家后人熟识的沈慧瑛谈到。等局势稍稍平静后,顾家人回苏州探视,发现自己的家被日寇践踏得满目疮痍,放在楼上书柜中不及带走的字画遭日寇翻箱倒柜抢掠,被搜出的字画卷轴堆积一地,而字画全被挖走;那些来不及带走沉在井里的铜器也全部不知去向。地窖虽未被日寇发现,但却已进水,变成了水窖,白铁皮箱浸润在潮气中,箱体生锈,白铁皮箱中的书画霉变,损失惨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2-10-07 0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