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奠定的理学基础,中经弟子杨时,再传弟子罗从彦,三传弟子李侗(岳飞的老师),再传到南宋朱熹,形成体系完备的理学思想。从广义上说,理学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及南宋朱熹及其弟子们的研究成果。所以,理学也称程朱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推崇,经元、明、清,正式上升为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有三:
(一)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一元论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程朱理学首先演绎出一个“天理无限大”的思想网络,把人们的思想统统网络起来。理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天理所定。君有君的威严,臣有臣的本分;父亲在家庭中享有绝对权威,子女应该绝对服从、孝敬。
(二)理一分殊论。“理”是这个学说的“总司令”,是统管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各种道理的最高统帅(即谓“理一”);但是,万事万物又各有各的道理,甲事物不同于乙事物,乙事物不同于丙事物,这就是所谓“分殊”。根据“理一分殊论”:君要守为君之道,对臣民要“仁”、要“义”;臣对君要“忠”、要“诚”;父对子要养、要育、要教;子对父要敬、要孝、要从。
(三)存天理、灭人欲。理学认为,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需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为天理所不容,所以必须剔除。天下臣民都应该遵循“天理”,不要有超越现实的奢求和欲望,不要有“非分”之想。为理顺臣民的思想行为,南宋朱熹们明确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行为准则。“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用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理学对女性要求更为严格,除须遵从“三纲五常”外,还必须遵循“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容、妇言、妇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即正身立本;第二要注意相貌端庄、稳重、持礼,不轻浮;第三言语方面: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正确理解别人的话,并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第四要有治家的本领,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要善于教育子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