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吧 关注:74贴子:396
  • 4回复贴,共1

二程奠定的理学基础,中经弟子杨时,再传弟子罗从彦,三传弟子李侗(岳飞的老师),再传到南宋朱熹,形成体系完备的理学思想。从广义上说,理学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及南宋朱熹及其弟子们的研究成果。所以,理学也称程朱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推崇,经元、明、清,正式上升为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
  程朱理学的基本观点有三:
  (一)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一元论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程朱理学首先演绎出一个“天理无限大”的思想网络,把人们的思想统统网络起来。理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天理所定。君有君的威严,臣有臣的本分;父亲在家庭中享有绝对权威,子女应该绝对服从、孝敬。
  (二)理一分殊论。“理”是这个学说的“总司令”,是统管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各种道理的最高统帅(即谓“理一”);但是,万事万物又各有各的道理,甲事物不同于乙事物,乙事物不同于丙事物,这就是所谓“分殊”。根据“理一分殊论”:君要守为君之道,对臣民要“仁”、要“义”;臣对君要“忠”、要“诚”;父对子要养、要育、要教;子对父要敬、要孝、要从。
  (三)存天理、灭人欲。理学认为,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需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为天理所不容,所以必须剔除。天下臣民都应该遵循“天理”,不要有超越现实的奢求和欲望,不要有“非分”之想。为理顺臣民的思想行为,南宋朱熹们明确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行为准则。“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用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理学对女性要求更为严格,除须遵从“三纲五常”外,还必须遵循“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容、妇言、妇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即正身立本;第二要注意相貌端庄、稳重、持礼,不轻浮;第三言语方面: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正确理解别人的话,并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第四要有治家的本领,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要善于教育子女等。
  


1楼2012-10-05 22:05回复

      第九,解决税粮边运,减轻农民负担。北宋时,晋城县有税粟移边问题。老百姓缴纳粮秣,不是就近缴纳县府粮库,而是让运送到战事需要的边庭去。因为那时,先有辽国入侵,后有金军犯境,常有战事。朝廷无力运输,就把粮秣边运负担转嫁给老百姓。运输、路费开支,远比粮秣本身高得多。“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民以为苦”。为了帮助老百姓解决这个问题,经细心调查,程颢选择了一些可靠的富商大贾,让他们提前到缴纳粮秣的地方购买足够的粮秣,原地储存。待到朝廷征缴时,如数缴纳上去。百姓足不出县,就近把应缴钱粮费资交给商贾,劳役免除,费用大减,无不欢呼雀跃。
      第十,致力文化教育,培育有用人才。这是程颢在晋城4年任内最突出的功绩。《凤台县志》记:“程明道来令晋城,以五代抢攘孑遗瘁苦,安定后,未识礼让”。于是,他在晋城设乡校72处(也有说70处或40处),立社学几十处。行县(下乡视察工作)时,亲自召开座谈会,向老百姓宣传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家支持孩子们上学读书,并亲自检查学生作业,为孩子们改正错别字、病句。他特别注意从青少年中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集中起来进行重点培养。教师中有不称职胜任者,及时进行调整,以免误人子弟。
      经过程颢4年的精心治理,晋城县面貌大变。史赞:程颢治理过的晋城,成了全国的模范县。“县之政可达於天下一邑者。天下之式也。”生产发展了,百姓生活改善了,“丰年可得温饱,歉年亦可充饥”。(《宋史》)在思想文化教育、培养人才、移风易俗方面更是功不可没。《凤台县志》记:晋城县“虽穷乡曲巷,时闻弦诵声”。《泽州府志》发凡记:“泽,故伊(伊尹,商朝贤相)耆(音其qi 尹耆,古时贤臣)旧壤,民有余古。而自程纯服教后,学者如牛毛野处,安得无才贤辈出,压太行而砥河朔者乎!”郝文忠经云:(晋城)耕夫贩妇亦耻谣诼而道文理。而午亭陈氏亦云:(泽州)士皆却扫诵习,不骜声利,有古隐君子风,得宋程明道遗教,则是邦之人,其节行之美应有自来矣。”
      《泽州府志》、《凤台县志》多处记载:程县令离去之日,“民哭声振野”,沿街设香案,摆供品,夹道相送,“牵衣顿足者”,不计其数。程颢再三劝解,不肯离去。
      程颢在晋城办学的历史影响
      由于程颢兴学办教,在他走后的若干年内,晋城县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一种良好的兴学育人之风。读书求学者与日俱增,人才辈出,如“牛毛野处”。明正德年间一位晋城知县回顾说:由于明道先生的教诲,晋城自“熙宁元丰至绍圣元年间(1078-1094),应召者数百人,登科者数十人”。
      我们从《泽州府志》、《凤台县志》等史籍查到,唐至明、清晋城科举考试的一些资料,足以说明程颢在晋城兴学育人的良好效果和深远影响。
      唐朝(618———907)289年间,泽州所辖5县,仅出进士12人。其中,晋城县6名,陵川县3名,阳城县1名,高平县1名,外籍1名。
      后晋(937———946)2帝9年,泽州5县进士及第仅4人。其中晋城县1名,沁水县3名。
      后周(951———961),3帝10年,泽州5县进士及第仅3人。其中晋城县1名,阳城县1名,沁水县1名。
      而到北宋以后,9帝,167年(960———1127)间,泽州5县进士及第者遽增至两三百名。晋城一县竟有149名。超过唐至五代476年的8倍。宋朝的宋太初,仕至权御史中丞;刘羲叟,仕至崇文院检讨;王献可,仕至泸州知州、英州刺使;王云,仕至资政殿学士;段思恭,官至镇国将军,节度使;金状元李俊民,极受元世祖忽必烈宠爱,朝廷五诏不仕。
      元朝,8帝,97年(1271———1368)间,泽州5县进士及第者80人。
      元至明、清,泽州5县涌现出来的人才更是多如繁星。如,元,监察御史贾鲁;明,监察御史茹太素、兵部尚书侯琎、工部右侍郎张昺、礼部侍郎杨砥、云南巡抚杨继宗、南京户部尚书李瀚、大理评事常伦、户部右侍郎王国光、大理寺正卿张五典、刑部右侍郎张慎言;清,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廷敬、清吏部尚书田从典、刑部尚书白胤、湖广布政使毕振姬等。
    


    4楼2012-10-05 22:07
    回复
      2025-07-10 22:51:45
      广告

        明朝官员张琎在《重修程子祠》中说,程颢在晋城县办学的辐射力 ,“达乎邻邑高平,渐乎晋绛(临汾、运城),被乎太原,所谓济济洋洋有齐鲁之风焉者。”对太原、晋绛等地影响如何,暂且不论,程颢在晋城县办学,直接影响了泽州几县则十分明显。以高平县为例。《泽州府志》和《高平县志》,多篇文章记载:“宋程明道先生虽为晋城令,教化旁及(高平)士风,发生巨变”,“多建庙祠以祀之”。宋、元以降,高平县修建有“晋城书院”、“宋程书院”,而且是历代翻修、扩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泽州衙门下令调查程明道办学遗址时,晋城县仅查到6处,高平县却查到23处。
        时隔千年,陵川县郝氏后人仍称:祖上曾从师程明道。说郝氏一门人才济济与受程氏教育有关。
      《安乐
      吟》,诗云:
      安乐先生,不显姓氏。
      垂三十年,居洛之俟。
      风月情怀,江湖性气。
      色斯其举,翔而后至。
      无贱无贫,无富无贵。
      无将无迎,无拘无忌。
      窘未尝忧,饮不至醉。
      收天下春,归之肝肺。
      盆池资吟,瓮牖荐睡。
      小车赏心,大笔快志。
      或戴接篱,或著半臂。
      或坐林间,或行水际。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
      乐道善言,乐行善意。
      闻人之恶,若负芒刺。
      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不侵禅伯,不谈方士。
      不出户庭,直际天地。
      三军莫凌,万钟莫致。
      为快活人,六十五岁。
      (《伊川击壤集》卷十四)
      程颢的诗题为《秋日偶成》,诗云: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明道文集》卷一)
      但“道接子舆”、“学贯濂溪”的春秋大义又是什么呢?
        “周敦颐号濂溪,他的《爱莲说》,我们都很熟悉。他是宇宙学家与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是他的学生,这‘学贯濂溪’,不难理解。但二程‘道接子舆’,这‘子舆’,又是谁呢?这个我一时也难以搞清楚!”陪同记者采访的当地专家说。  “道”是“道统”,之前记者倒是读过韩愈罗列的关于儒家道统的文字,谈及孟子之下,儒家道统命若悬丝,无人能够担当儒家道统传人之大任——“不得其传”。
        “这‘子舆’,会不会是亚圣孟子呢?”记者心中打鼓,未敢明言。
      回家翻阅《辞海》:孟子,名轲,字子舆——如斯,二程兄弟果为中国儒家“千年等一回”,才盼将而来的道统传人;这一不世之誉,是新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于百年之后对二程兄弟的“盖棺定论”。而二程兄弟的出现,亦被朱熹称为孔孟之后中国的一大盛事:“夫以二先生但明道学于孔孟既没千载不传之后,可谓盛矣。”


      5楼2012-10-05 22:07
      回复


        8楼2013-03-14 11:22
        回复
          尼玛这和程门立雪有毛线关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3-07-01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