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A兄家,他问我去西藏玩有什么感悟或者收获。感悟或者收获这种东西肯定是有的,不过在这之前我也许还得搞清楚点别的问题,比如:我干嘛来西藏;以及,我来西藏干嘛。
对于前者,答案相当简单明了:因为我想来。去年的此时不知怎么的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于我这种经常性的异想天开地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的情况,大家也是见怪不怪了。
这几天看的王小波里面,有句话叫做”山就在那里”,王小波本人对此说法不太赞同,我也是。山就在那里,但是我去爬山的原因始终还是因为我想去;如果山不在那里,我大概会换一座山接着爬。
而对于后者,我自己概括能力不是很好——当然也跟我们来西藏这个行为有点复杂具有一定联系——我觉得B概括得不错:我在西藏进行大规模乱逛。
说到底我是个比较喜欢不求甚解的人,所以大不会去玩什么格物致知来到这里探求人生意义啊什么的——再者我也没觉得我大概会在这里修行或者修炼出什么出来;同时,虽然是坐的硬座来的西藏,时不时也吃个巧克力当饭啥的,可是无论是过程中两人包一车或者是回成都住五星酒店,都让这次旅程跟大家玩得很开心的穷游之类有点距离;到头来这次旅程更像是把平时的几个周末压缩起来,再把广州换成拉萨:从原来的广州,现在的拉萨出发,到附近三五百公里的地方看看拍拍,呆上一两天之后回来;而后接下去所做只不过是回来之后接着重复这一过程。如此看来,确实是大规模乱逛。
记得C在去年说过,他希望成为一个观察者,看着别人生活。对我来说,我更喜欢成为一个体验者,让自己经历不同的生活。感谢老平以及身边的所有人让我有机会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西藏乱逛亦是其中之一;我在上海乱逛过,我在香港乱逛过,但我切切实实没有在西藏乱逛过。
在西藏乱逛,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经历吧。
记得轩尼诗VSOP还是XO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经历越多,越欣赏;越欣赏,越懂欣赏。对于前半句话,我想大概是没啥问题的。根据逻辑学的说法,概念都是建立在归纳推理之上的,而关于归纳推理,我们知道,素材越多一般来说会越接近准确值。因此,对于某些事物,例如美的欣赏,自然是需要经历来沉淀的。不过,对于后面半句,我却有点不同意见了。越欣赏,我反而越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卑微,距离真正的所谓的”美”是这般的遥远,更别说真正的世界。
很久之前,当我第一次拿起单反拍模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拍得还挺好挺高兴;当我第一次使用摄影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拍得还凑合;当我开始尝试拍风光片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用相机;现在,看了许多人的作品之后,我觉得自己距离摄影这东西,实在是太远太远。摄影尚且如此,对比起眼睛所见之物,又有着很大的距离。感叹完他人拍摄的照片,自己亲自去现场观看,又会又更大的感叹:为何有如此美妙的世界,让人们只要取一个合适的方式,就能拍出如此美妙之图片?
大概我还达不到”欣赏”的水平,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管中窥豹依旧让我沉浸于世界之美;于是愈发感叹,按Discovery的话来说,”The world is just awesome”。而我,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这般微不足道。
对于巨大而美好的世界我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一开始想到这一点有些失望。世界如此之大,我对其认知如此之少;虽然D说我有很多机会到外面走,但事实上在大多数方面来说我是如此的无知,并且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而同时有很多很厉害的对世界,至少是世界的某方面,理解远比我深刻的人(比如说拍照很厉害的E)在闪耀。
不过,过了一会我除了失望更多的是庆幸。首先,如此无知的我是喜欢体验和尝试新事物的。而盘横在我外面的如此巨大的世界总是这样的充满未知,等待着我去探寻;其次,身边闪耀着厉害的人,让我不至妄自菲薄变得更无知;另外,我知道了自己是无知的,虽然应该不会是一无所知;当然,我也一直相信着哪天我同样会在他人眼中闪耀的可能性。说白了点,感谢世界是如此的巨大让渺小的我明白了我有比以前的认知中更多的空间闹腾。
世界如此美好,去哪干啥又有啥关系呢。
”I love the whole world,so many sights to see.”
我爱这世界。
题外话:这算是一篇写得比较严谨的旅行感想了吧。这篇文章的主要想法就是在前往林芝的路上想的;娘亲总说那一路风景好我坐夜车可惜,其实个人觉得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想法,这样的旅途也是不错的。
对于前者,答案相当简单明了:因为我想来。去年的此时不知怎么的突然冒出来的想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于我这种经常性的异想天开地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的情况,大家也是见怪不怪了。
这几天看的王小波里面,有句话叫做”山就在那里”,王小波本人对此说法不太赞同,我也是。山就在那里,但是我去爬山的原因始终还是因为我想去;如果山不在那里,我大概会换一座山接着爬。
而对于后者,我自己概括能力不是很好——当然也跟我们来西藏这个行为有点复杂具有一定联系——我觉得B概括得不错:我在西藏进行大规模乱逛。
说到底我是个比较喜欢不求甚解的人,所以大不会去玩什么格物致知来到这里探求人生意义啊什么的——再者我也没觉得我大概会在这里修行或者修炼出什么出来;同时,虽然是坐的硬座来的西藏,时不时也吃个巧克力当饭啥的,可是无论是过程中两人包一车或者是回成都住五星酒店,都让这次旅程跟大家玩得很开心的穷游之类有点距离;到头来这次旅程更像是把平时的几个周末压缩起来,再把广州换成拉萨:从原来的广州,现在的拉萨出发,到附近三五百公里的地方看看拍拍,呆上一两天之后回来;而后接下去所做只不过是回来之后接着重复这一过程。如此看来,确实是大规模乱逛。
记得C在去年说过,他希望成为一个观察者,看着别人生活。对我来说,我更喜欢成为一个体验者,让自己经历不同的生活。感谢老平以及身边的所有人让我有机会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西藏乱逛亦是其中之一;我在上海乱逛过,我在香港乱逛过,但我切切实实没有在西藏乱逛过。
在西藏乱逛,也算是一种特别的经历吧。
记得轩尼诗VSOP还是XO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经历越多,越欣赏;越欣赏,越懂欣赏。对于前半句话,我想大概是没啥问题的。根据逻辑学的说法,概念都是建立在归纳推理之上的,而关于归纳推理,我们知道,素材越多一般来说会越接近准确值。因此,对于某些事物,例如美的欣赏,自然是需要经历来沉淀的。不过,对于后面半句,我却有点不同意见了。越欣赏,我反而越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卑微,距离真正的所谓的”美”是这般的遥远,更别说真正的世界。
很久之前,当我第一次拿起单反拍模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拍得还挺好挺高兴;当我第一次使用摄影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拍得还凑合;当我开始尝试拍风光片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用相机;现在,看了许多人的作品之后,我觉得自己距离摄影这东西,实在是太远太远。摄影尚且如此,对比起眼睛所见之物,又有着很大的距离。感叹完他人拍摄的照片,自己亲自去现场观看,又会又更大的感叹:为何有如此美妙的世界,让人们只要取一个合适的方式,就能拍出如此美妙之图片?
大概我还达不到”欣赏”的水平,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管中窥豹依旧让我沉浸于世界之美;于是愈发感叹,按Discovery的话来说,”The world is just awesome”。而我,作为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这般微不足道。
对于巨大而美好的世界我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一开始想到这一点有些失望。世界如此之大,我对其认知如此之少;虽然D说我有很多机会到外面走,但事实上在大多数方面来说我是如此的无知,并且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而同时有很多很厉害的对世界,至少是世界的某方面,理解远比我深刻的人(比如说拍照很厉害的E)在闪耀。
不过,过了一会我除了失望更多的是庆幸。首先,如此无知的我是喜欢体验和尝试新事物的。而盘横在我外面的如此巨大的世界总是这样的充满未知,等待着我去探寻;其次,身边闪耀着厉害的人,让我不至妄自菲薄变得更无知;另外,我知道了自己是无知的,虽然应该不会是一无所知;当然,我也一直相信着哪天我同样会在他人眼中闪耀的可能性。说白了点,感谢世界是如此的巨大让渺小的我明白了我有比以前的认知中更多的空间闹腾。
世界如此美好,去哪干啥又有啥关系呢。
”I love the whole world,so many sights to see.”
我爱这世界。
题外话:这算是一篇写得比较严谨的旅行感想了吧。这篇文章的主要想法就是在前往林芝的路上想的;娘亲总说那一路风景好我坐夜车可惜,其实个人觉得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想法,这样的旅途也是不错的。